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简明精益软件开发指南

2009-07-03 21:52 375 查看
简明精益软件开发指南

——《精益软件开发艺术》序言

凡事都有起因。

有时候,能够指出引发某件事情的单一事件;而其他时候,则是各种想法、活动和思考,以某种我们永远不能完全理解的神秘方式凑到了一起,引发了某件事情。对于本书的写作缘由,无疑,“单一事件”的模式正好适用。

Curt还记得整个事情就像是昨天刚发生的一样——他第一次坐下来与一位同事讨论精益软件开发。当他们讨论着把精益思想应用到软件开发上意味着什么时,同事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我只能做一件事情时,该做的是什么呢?”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这个问题就像一首歌一样萦绕在Curt的心中无法拂去。思考这个问题使他更好地了解到一点:软件开发者和管理人员是多么想相信精益和敏捷开发的方法能够帮助他们。他们觉得应该做些什么,但出于对失败的恐惧——这也很合情合理——他们不愿意(或不能)一下子就采纳一整套的方法学。

这就像给某人背上绑上一个时灵时不灵的新型喷气推进器,在要他跳过悬崖时,对他说: “相信我,这玩意儿会更快地把你带到深渊的对面去。” 也许……但如果它失灵了,后果又会怎样呢?

如果这是你的感受,那么这本书就是写给你的。

数十年来,精益方法已经在制造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在,精益方法正同样地被成功应用到供应链、产品设计、工程,甚至是软件开发中!与此同时,敏捷软件开发方法也表明,它们之中的核心实践,那些和精益软件开发所推荐的非常类似的部分,具有很大的价值。

在每一种敏捷方法和精益软件开发的实现中,这些核心实践是一致的。绝妙的是,这些实践可以一次只采用一个,但仍然会带来相当大的好处——你无须在使用了整个庞大的实现后,才能看到好处。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精益和敏捷是同样一件事情的两个不同名字。精益方法和敏捷软件开发具有相同的目标——提高质量和生产力,但它们却是采取不同的哲学方法(方法论)来达成目标的。本书第一部分将介绍精益软件开发的原则。我们会讨论精益和敏捷观点的不同及相似之处。

本书第二部分将根据价值大小,依次介绍这些核心实践。我们会告诉你,哪一项实践要首先采用,以使付出的努力获得最大的回报;而如果已经这样做了,则会指出下一步应采用的实践。

这本书覆盖了从开始精益软件开发之旅时,所能采用的最重要的5项实践的详情。这些都是简单、可增量递进的步骤,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将能使软件开发不断获得精益的效果!

在掌握了每一项实践后,你将会看到显著的可衡量的结果。这些成功将会让你更深入地了解到把精益思想应用到软件开发中所产生的威力。

对软件开发过程做出越多改善,你就越会乐于去发现仍然存在的那些障碍(用精益的术语讲,叫“浪费”)。这将带给你知识和能力,乃至开始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持续改进自己的软件开发过程。毕竟,“精益”是一个旅程,而不是目的地!

【谁应该读这本书】

Who Should Read This Book?

这本书适用于那些新近接触精益软件开发(也许还包括敏捷软件开发)的软件开发者和管理人员。也适用于那些想要快速了解“为什么精益软件开发是重要的”,以及“它可以为我做什么”的读者。

我们特意把这本书写成章节短小的简洁之作。我们知道,你也一样忙碌,我们也信奉“不在书中充斥无用东西”的信条。书中每一个章节都尽量简明扼要,并做到尽可能地一语中的。我们的目标是要向你介绍重要的专题和资源,让你知道当需要更详细的信息时可以去什么地方寻找。

【惯例约定】

Conventions Used in This Book

下面列出了本书所采用的一些格式的含义:

斜体(Italic)

代表一些新的术语、链接地址、电子邮件地址、文件名和文件扩展名。

等宽字体(Constant width)

代表广义的计算机代码,包括命令、可选项、分支开关、变量、属性、快捷键、函数、类型、类、命名空间、方法、模块、参数、值、对象、事件、事件句柄、XML标签、HTML标签、文件内容,以及命令的输出结果。

【使用代码示例】

Using Code Examples

本书希望能帮助你做好工作。一般来说,你可以在程序和文档中使用本书中的代码。你不需要联系我们获取许可,除非你是要复制使用相当大段的代码。举例而言,使用本书中的一些代码片段来编写程序不需要许可。销售或分销O’Reilly书籍并包含样例的CD-ROM需要获得许可。引用或摘录本书中的示例代码来回答问题,不需要许可。把本书中相当大数量的代码纳入你自己的产品文档,则需要请求许可。

如果引用本书的内容,不要求你一定明确标明出处,不过如果你这么做,我们会很感激。标明内容,通常包括书名、作者、出版商和ISBN。比如,“The Art of Lean Software Development by Curt Hibbs, Steve Jewett, and Mike Sullivan. Copyright 2009 Curt Hibbs, Stephen Jewett, and Mike Sullivan, 978-0-596-51731-1.”。

如果你对于使用本书中的示例代码是否属于侵权行为还不太确定,随时可以通过下面的邮件permissions@oreilly.com和我们联系。

【我们希望看到您的来信】

We’d Like to Hear from You

如果你想就本书发表评论或有任何疑问,敬请联系出版社:

O’Reilly Media, Inc.

1005 Gravenstein Highway North

Sebastopol, CA 95472

800-998-9938 (in the United States or Canada)

707-829-0515 (international or local)

707-829-0104 (fax)

奥莱利技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2号成铭大厦C座807室

邮政编码:100055

网页:http://www.oreilly.com.cn

E-mail:info@mail.oreilly.com.cn

北京博文视点资讯有限公司(武汉分部)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吴家湾邮科院路特1号湖北信息产业科技大厦1402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690813 传真:(027)87690595

网页:http://bv.csdn.net

读者服务信箱:

reader@broadview.com.cn(读者信箱)

bvtougao@gmail.com (投稿信箱)

我们为本书准备了一个Web页面,在那里列出了勘误表,示例和其他附加信息。可以通过下面的网址访问:

http://oreilly.com/catalog/9780596517311/(原书)
http://www.oreilly.com.cn/book.php?bn=9787121088667(中文版)
想就本书发布评论或者询问技术问题,请发信到

bookquestions@oreilly.com

想更详细了解我们的书籍、会议、资源中心,以及O’Reilly Network,可以通过下面的网址访问我们的网站:
http://www.oreilly.com
【致谢】

Acknowledgments

如果没有感谢到所有帮助本书成为现实的人,那是我们的粗心失职。感谢包括O’Reilly里那帮认为本书值得出版的好人,以及我们的家人,他们允许我们像失踪了一般关起门来写作本书。

我们还想感谢那些给我们反馈,让这本书变得更好的那些早期的审校者,他们是:Kelly Carter、Ted Davis、Laurent Julliard、John McClenning、Phyllis Marbach、Bill Niebruegge、Ian Roth、Beth Simon、Tim Sullivan、Ed Thoms和Brian Wells。

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感谢Beth Simon,因为他问了那个简单的问题!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