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以平台为技术,以开源为手段,成果共享开发建筑行业应用——IDC发布《软件商成长路线图》白皮书的感想!

2009-06-05 23:47 951 查看
最近在寻找新的开发平台,以开源的方式在第三方技术平台上以共享成果的方式开发建筑施工行业的产品。

“普元EOS”http://www.primeton.com 平台是很好的选择。它的政策比较“金蝶EAS BOS” 有优势。

普元 取开放的架式,EAS BOS 相对保守。

-----------------------------------------------------------------------------------------------------------------------------

http://gocom.primeton.com/modules/newbb/forumtopic33274_12421_81.htm

2008年9月2日,北京

今天,全球著名的信息技术咨询与顾问机构IDC联合全球领先的SOA中间件平台提供商普元软件在北京共同发布了《软件商成长路线图》白皮书,并在北京洲际酒店举行了盛大的发布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IDC中国总裁郭昕、普元软件CEO沈惠中等专家参加发布会,并针对IDC本次研究成果发表主题演讲。
IDC于2008年为期6个月对40家中国大中小型软件开发商进行电话或面对面访问,调研我国软件开发商的竞争力现状,并得出重要结论:根据软件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中国软件市场的特点,中国软件开发商应将核心竞争力锁定为对行业客户业务的理解和快速交付上,而非技术架构问题的解决,从而帮助客户快速交付高质量、低成本的软件产品。研究报告显示,由于商用技术平台已经成熟,软件商在技术能力上完全可以借助第三方平台力量,与平台厂商专业分工、优势互补,又快又好得推动自身产品、流程、经营和业务模式的全面创新和提升,从而踏上竞争力升级之旅。

超过70%软件企业竞争力不足
IDC将中国软件商分为产品型软件商与服务型软件商。两类公司的核心竞争要素并不完全相同。对于专注在软件项目定制开发方面的服务型软件公司而言,客户关系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和人力资源等要素是其关键评价指标;而对于专注于较标准的软件产品研发的产品型公司而言,战略能力、产品规划与开发能力、营销能力和人力资源则是其核心竞争力要素。两类公司在竞争力提升中,这些要素也将完成从低级到高级阶段的变迁,IDC将此过程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研究发现,我国的服务型软件开发商平均处在1.8阶段。产品型公司则平均处于2.4阶段。结果表明,近70%的中国软件开发商分布在1.5-2.5的较低阶段,竞争力普遍不足。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指出,从全球视野来看,中国国家软件产业需要准确定位,立足国内巨大的行业发展内需市场,从软件企业竞争力发展来看,软件开发商都需要研究那些卓越软件公司在不同发展时期的战略重点,不断发展市场、管理、运营能力,通过技术平台强化技术竞争力,最大限度整合产业资源,这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IDC中国总裁郭昕表示:中国的软件及IT服务产业规模占整个IT产业的比重仅为25.8%,而同期美国的这一比重达69.9%。据IDC的预测显示,中国的软件服务市场2008~2012年的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5%。伴之国家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等因素,中国软件开发商面对着巨大的市场空间。目前,中国软件商普遍面临着三大挑战,它们是:开发成本不可控;人员流失造成的不稳定性;以及企业资源结构多向技术层面偏颇。这些挑战也日益成为中国软件商赢得市场和获得利润的最大风险和破坏因素。每一个软件企业都应思考如何在快速发展自身业务的同时,获得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方平台是软件商竞争力提升必经之路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软件企业的特征,IDC给出了提高竞争力的行动建议。其中,IDC认为,技术平台及其与产品平台的分离正是当前软件开发商竞争力得以差异化并提升的战略重点。实际上,在技术开放的今天,当把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来看时,技术本身已无法让开发商产生差异化。客户最终需要的是解决方案——只有那些对客户业务有着精深理解、以及基于此理解,有着对客户业务的抽象、建模、软件化的能力的软件商才具有差异化的竞争力。
普元软件CEO沈惠中对研究报告做出了解析,他也认为:技术平台对于软件商的价值,从技术层面来看,无疑可以直接提高软件开发的复用度和敏捷性;从管理层面来看,则可降低对人员的依赖性并最终提升软件的规模化、流水线式的生产能力。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进行的提高,技术平台将最终使得软件开发商可以关注客户业务,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有业内专家认为,这种软件应用开发商与技术平台提供商的分工协作的模式,恰如汽车生产中的“福特模式”。技术平台就像一条现代汽车生产的流水线,它的引入可改变以往传统的应用软件商靠代码“手工”编写软件的方式,更可因为软件组件的“标准化”带来了软件质量的极大提升。这与“福特模式”的标准化和流水线带给汽车产业的的影响有异曲同工之妙。
IDC调研显示,针对困扰产品型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品研发周期长,稳定期太差”,服务型公司则更头疼于“客户的需求变化大,不好把握”。通过“提高技术人员的效率以及对其的管控”被认为是解决上述问题时,技术平台所能带来的最大价值。通过部署技术平台,软件开发商可实现更好的复用,从而可以缩短项目实施周期、降低项目风险,并提高对应用系统变化响应的能力。另外,IDC调研也显示,通过引入技术平台,也将大大降低软件商的人员流失风险与开发成本;并在人才结构上,可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将橄榄形的人才结构转变为更业务化的哑铃型企业.

“快成长”助力软件开发商重塑竞争力
在公司竞争力提升的路途中,部署技术平台成为重要一步。 IDC就目前市场中有哪些技术平台,以及如何进行选择、部署给出了分析。目前主要有自有平台,开源平台或第三方商业平台这三种技术平台模式,他们间各有优劣。综合比较,IDC认为,对于一个软件开发商,技术平台仅仅是其非核心能力,从总体拥有成本和专业分工角度来审视,IDC推荐软件开发商采用第三方商业技术平台产品。这样通过专业分工、优势互补,软件商可更经济地提升竞争力。
对此,全球领先的SOA商用技术平台厂商普元软件适时推出了针对软件应用开发商的商务合作计划——“快成长”。根据这一计划,软件商可以得到全面深入的端到端支持,它们包括技术平台产品、服务支持、市场活动、销售渠道、商业机会等。普元“快成长”计划负责人刘尔洪先生表示,”快成长”的核心是帮助软件开发商,以灵活的商务价格政策,获得与普元成熟的商用技术平台产品EOS的合作,从而可帮助那些耕耘在电信、金融、电力、政府、国防等各个行业的ISV们找到提升竞争力的快捷工具,通过变革技术架构,获得永续经营发展的大空间。
刘尔洪认为:“在软件开发商踏上竞争力升级之旅的过程中,一开始就选对技术路线和合作伙伴至关重要。好的伙伴会一路支持彼此走向成功。普元将持续引领技术平台的领先性,让软件开发商在技术能力以及对未来技术的兼容上没有任何后顾之忧。我们也提供持续、全面的平台技术服务,这样,一个软件开发商无论从前期的人员培训、平台实施(或者从软件开发商原有平台的过渡),到后期的平台维护升级、辅助软件开发商开发项目,都可获得可持续的帮助,得以让竞争力提升。”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