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中国人的精神压力究竟来自何处? 

2009-06-01 18:02 281 查看
 
一个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年轻人跟我说,他所在单位几乎都是本科生、硕士生,人才济济也挤挤,他要出人头地提拔重用该要等待到猴年马月呀。他的意思我看明白了,主要是想要我帮助他策划策划,能否找到一个“快”一点成长进步的捷径?!
我跟他说,如今大学毕业生找个工作很不容易,先别去想那么多的事情,好好干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了,工作干得出色了,自然也就有机会出人头地提拔重用了。
他说我那都是老皇历了,也有些愚蠢可笑,如今的人们哪个不想快一点发财、快一点升官、快一点进步呀!
我说的这个问题,真的是那么愚蠢可笑吗?
  这事让我想起了一个话题,这就是咱们中国人的精神压力到底都是从哪儿来的。
记得在几年前,IBM公司推出一个中文语音识别软件,在使用这个软件之前,人们首先要对着电脑朗读由IBM公司挑选出的100多个词组以让软件熟悉你的发音习惯。然而,IBM公司预置的这前4个词竟分别是:票子、房子、车子和孩子。可见IBM公司是何等了解咱们中国人呀。据外国朋友说,和你们中国人一块吃饭,聊到最后一定是两件事:票子和房子。
  如今的人们思想解放了,追求几个“子”自然也不是坏事情,但是,当整个社会得男女老少都千军万马都要过这个独木桥时,对于那些过不去的大多数来说,带给他们的必然是巨大的心理压力。
《广州日报》有过一则报道称:“选择了深圳,就选择了压力。在各种压力下,深圳18岁以上成人各种精神疾病的终身患病率为21.19%,名列全国第一。每年有超过2000人轻生。”建设和谐社会,首要的第一点,就是要在全社会倡导五“子”登科之外的多元社会价值观,不至于让大家在一棵树上吊死。上面提到的那个外国青年尽管并没有真正放弃哈佛转投厨师学校,但类似案例在一些欧美国家并不少见。
我从《海外文摘》上读到一个英国人的故事,他喜欢旅游,每个假期都出现在世界各地,当然是掏他自己的腰包,于是他几乎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了旅途上,而他并不是一个家财万贯的百万富翁,只是一个现挣现花的低收入工薪阶层,住着廉租房,开着二手车,在银行的全部存款也仅有600英镑。
…….
  近来国内媒体有报道说,北京高学历女性由于找对象难而承受着额外的心理压力,其实背后真正的症结,是中国人主流的婚姻模式是男强女弱造成的,女本科非得找男硕士,女硕士非得找男博士、男教授,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连家里人都有些瞧不起你。有位干部家的硕士女生嫁给了一个本科男生,他竟然耿耿于怀了好长时间,甚至竟跟别人抱怨自己的女儿:“怎么的也嫁个副教授带回来呀!……” 而这最终又归结到 “票子、房子、车子、位子”上。这样一来,咱们中国人能不感觉压力太大吗?!
由此看来,要解决中国人精神压力过大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那就是人们不要把“票子、房子、车子、位子”的事情想得过多,看准了的目标脚踏实地去做就可以了,尽量不要整天胡思乱想。
我以为,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咱们中国人的精神压力问题也就差不多都排解了。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ibm 工作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