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2009-05-29 11:53 309 查看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浮现出来,例如:诚信问题、信用问题、安全问题、电子商务法律问题、电子商务的税务问题等,这些都是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记得前阵子,看“公共台”的新闻,里面有一位很喜欢网购的女生,无论是什么,就连家私也是网购回来的,但她最近发现了一件事,原来很多诚信度很高的商家,大多数都是刷出来的,随后知道了网上是有很多专门帮商家们把诚信度刷高的服务,而且价钱不等,也有人说,诚信度高的商家大多数都是靠刷出来了,而单评这个,就已经造成了“商家的诚信度”是虚假的这一面,事后工作人员说,原来看网店是否值得信赖,不仅仅要看对方的诚信度,也要看商家们的好评,这点让我觉得,这位女生经常网购都只是看诚信度,很少看好评这一块,那么不是经常网购的人,就更加不懂这个问题,这样会导致很多人受骗,那么大家就觉得为什么不在现实中买卖,非要在网上进行买卖这个问题呢?然而就是因为一些无良的商家为了赚钱,而导致电子商务发展中出现了这问题之一。
我想很多网民应该试过在进行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遇到货不对板吧,即使是这样很多网民肯定都觉得无奈,好不容易看中了这件东西,满心期待着它的到来,但一打开,才发现和自己所期待的不一样,难免有所失望,想退货,但因为给了钱,就算是商家同意退货,可是手续都麻烦死了,导致网民们都懒去弄,可是起初在网上看这货品的时候,商家的描述是如此的好,说一些很吸引人的句子,然后又描述到自己的商品质量十分的好,但到头来,这一些都是假的。我想网民们有时候可能还遇到过,明明说是今天能拿到货的,但自己却就没收到,找商家说,商家就说过多几天就会收到的了,但没想到等了好一阵子,自己的商品居然还没有送到来,这是件十分纳闷的事情,明明说好什么时候给的,却又不按时发货,面对这些问题,我看都会导致网民对商家和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信用大幅度下滑!
说到这,就让我很自然的想起“安全问题”,由于电子商务是利用电子方式和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它的安全问题是用户特别是银行和企业最为担心和关注的问题。现在一些高科技犯罪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侵入银行网络窃取机密数据信息,骗取银行资金;制造计算机病毒,干扰和破坏银行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网络信息化犯罪日益严重。许多企业和个人不愿进行或参与电子商务,绝大多数人的问题是担心遭到黑客的侵袭而导致信 用卡信息丢失。因此,有一部分人或企业因担心安全问题而不愿意使用电子商务,安全成为电子商务发展中最大的障碍。也是因为对其安全性持怀疑态度。它涉及到资金安全、信息安全、商业秘密等等。因此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问题已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关键所在,就是因为一些不法分子导致成这些局面,让企业、用户们都在担心受怕,同时他们还会思考网上交易是否是真确的!
还有就是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着法律问题,因为我国的电子商务法律并没有国外的好和完善,因为Internet是一个缺乏“警察”的信息公路,它缺少协作和管理,信息的跨地区和跨国界的传输又难以公证和仲裁,而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统一的法律系统进行仲裁,纠纷就不可能解决。这让我知道了Internet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无国界性,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商务就必须与国际惯例相适应。但由于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占据主导权,目前有关电子商务的国际惯例也是以保护发达国家的贸易利益为基础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电子商务立法中若对国际惯例过分依赖,必然会被发达国家牵着鼻子走,损害本国企业的利益。因此,在电子商务的立法中,既要注意国际惯例与国际合作,更要立足本国的现实。还有我国需要做到跟踪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边制定边完善。同时我国制定电子商务法律的时候,应该要注意到立法的可操作性和应该加强执法力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税务这个问题,其实它对于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也是问题之一,因为税务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财政来源,但是电子商务的交易活动是在没有固定场所的国际信息网络环境下进行,造成国家难以控制和收取电子商务的税金,这样就可以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得逞,所以我国应该在制定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政策法规时,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税收政策和手段,建立新的、有效的税收机制。
其实我国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还有就是中国现有的1000万因特网用户中,真正具有消费实力并能形成网上购买力的群体很小,网络人口的结构决定了只有少数商品可能马上在网上销售,电子商务模式依然远不足与现实生活中的传统商业模式相匹敌。而且我国依然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的全国性货物配送企业,现有的物流企业呈现分散的多元化格局,导致专业化流通的集约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商品的长途运输、邮递的巨大成本、以及时间上的延迟,足以使消费群体望而却步。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无法满足消费者在等待订购物品的发送时间和代价上的要求。其实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国的消费市场一向缺乏"信用消费"概念的支持,与此相关的就是"货币电子化"进程的缓慢。其实,没有理由认定中国的消费者就一定会比外国的消费者更抵触信用消费,那些在外国定居的中国人也会像当地人一样,采用信用消费的方式购买商品。之所以形成国内外的巨大消费行为反差,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金融体系的呆板和服务意识的淡漠。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消费者之间的画地为牢,迫使那些想尝试信用消费的人必须为此付出额外的精神和财力代价。于是当电子商务这种新型商业模式出现时,众多消费者只能是裹足不前。消费者的反应冷淡反过来又给了金融部门以口实,其结果就形成了"因为没人用,所以没人做;因为没人做,所以没人用"的怪圈。这个怪圈不打破,中国的电子商务就不可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以上说的这些问题,都是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来说的,其实我个人觉得,问题有固然是件好事,没人可以一步登天的。如果有人问我,电子商务是否能在我国成功?说真的, "电子商务"在中国的成功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所以我们要一直不段完善和创新。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