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移动开发 > Android开发

搭上Android,台湾手机产业后来居上的Turbo引擎

2009-05-07 09:33 197 查看
相信这是绝大多数电脑使用者每天必定经历的过程:打开电脑开关,萤幕中立即跳出微软(Microsoft)招牌的视窗(Windows)标志。随着视窗标志的摇曳摆动,视窗作业系统便带着我们开启了再熟悉不过的电脑使用环境,然后上网、处理文书……。

很多人已经把这样的使用路径,视为必然且无可取代。但或许很多人忘记了,早年电脑的使用其实并非如此,微软也是历经奋战,才打下了它视窗作业系统的绝对领先地位,开启了十多年的视窗独霸荣耀。

过去,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参与掌握电脑发展命脉的作业系统革命,但现在,另一场作业系统世代的变革,却将与更多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新的作业系统
之战,正发生在每个人口袋中的手机里,除了将决定起飞中的智慧型手机未来发展方向,更将影响使用者如何使用智慧型手机上网、阅读、处理文件或事务,甚至是
手机的最终市场价格。

只不过这场从电脑转移到手机的战场,下场竞逐的作业系统,包括想借着Windows
Mobile广泛授权,将既有势力从电脑延伸到手机的微软,还有挟着Symbian已获得手机市占绝对地位的诺基亚(Nokia)、以iPhone优势使
用介面打开手机市场的苹果(Apple)iPhone
OS。而Google更大动作打破手机产业壁垒分明的现况,以开放原始码方式推出Android作业系统,试图从底层翻搅智慧型手机产业动能。

Google的动作不仅让手机制造商纷纷宣布开发Android为基础的智慧型手机,并刺激诺基亚随后也宣布将Symbian开放,Google与台湾宏
达电子示范性合作开发的G1、Magic两款Android手机,也顿时将宏达电HTC的名号,在全世界手机舞台上打亮。手机产业已经吹起一股由
Android掀起的手机龙卷风暴。

风暴1搭建免费的应用软体开发平台

Android是Google在既有的开放原始码Linux作业系统基础上,所开发出来的新作业系统架构。延续Linux的开放精神,Google也无条
件免费公开Android的底层程式语言架构,这代表不仅手机厂商可以无偿取得,并以Android为核心开发、制造手机,第三方软体开发商也可以在
Android的基础上自由开发应用程式,延伸作业系统的应用可能性。

Google移动暨产品研发部门主管沃戴尔(Matt
Waddell)指出,电信商现在主推吃到饱的手机上网费率、更精致的手机网路浏览器及更人性化的手机使用介面,是手机上网的三大关键性因素。从这个角度
来看,Google在手机的整体布局与Android开发,是十分契合的两方策略。

「我们(Google移动开发部门)的目标是将服务在所有移动装置都做到最佳化,而他们(Google
Android部门)是借着让装置更简单、更便宜,来确定使用者有办法取得最好的装置,」沃戴尔表示,两者都是希望能够保障使用者可以最简单的方式,在手
机上接触到Google的服务。

Google行动平台资深总监,同时是Android催生者的安迪.鲁宾(Andy Rubin)指出,全球以电脑上网的人口不过十七亿人,但拥有手机的人口却高达四十亿人,Google切入手机来延伸服务的打击面,可说是以市场规模为出发点的必要之举。

Google免费释出Android,就是希望以「免费」吸引更多厂商加入阵营,越多厂商使用了整合浏览器、作业平台等功能的Android作业系统,也
就代表Google更有机会在越多手机上递送最佳化的Google服务。目前此策略的效益也逐步开始发酵,除了宏达电的G1手机在美国销售突破百万支、
Magic今夏陆续在台湾、欧洲、日本上市,三星(Samsung)第一支Android手机I7500,预计也将在六月于欧洲开卖。

另外,借着开放原始码,Google则能号召全球众多开发者,投入系统的底层架构及应用软体开发,塑造一个环绕着Android核心发展的大产业环境,「开发者可以为这单一平台进行开发,让软体的销售可以更加简单,这是我们的目标,」鲁宾说。

风暴2创造多功能、便宜、个人化的手机

对于Google的Android企图,资策会MIC行动通讯产业分析师林伯齐也十分认同。他表示,虽然开放原始码的手机作业系统早已经不是新
闻,但却因为厂商各自开发,让作业系统的版本、标准规格不一,反而增加作业系统普及的困难,未造成对主流手机市场的影响。现在Android在
Google的主导下,将很可能摆脱Linux先前的阴霾,撼动整个手机市场的竞争关系。

过去手机产业各厂商,一直处于各自为政的竞争状态,让手机软体难以一致套用在各品牌的手机里,每一个软体若要套用在所有款式手机,都需要针对个别手机经过数十次,甚至上百次的最佳化调整。

中华电信行动通讯分公司协理陈长荣指出,Android带来的以作业系统为核心竞争架构,将可以打破既有的产业价值链,让手机软体、功能开发与电
脑一样,只要是在同一版本架构下,就可以互通套用。制造商及开发商省下了过去重复开发同一套软体的能量,自然可发展更多元的应用可能。
「各自为政的环境打破了,用户也更有机会发挥手机的功能,」他说。

在这样架构下,不仅智慧型手机可以靠着多元化软体及服务,达到个人化的目标,使用者的网路浏览经验,也能够同时藉由作业系统内建、为手机萤幕浏览
量身定做的浏览器而大大提升。从电信商的角度来看,这也代表使用者将有更大的动力,申请手机上网的数据服务,增加电信商语音通信之外的加值获利。

此外,手机产业的厂商愿意押宝Android,还有另一个强大的诱因。根据鲁宾的估计,手机作业系统及软体授权约占整体成本的二○%。一旦作业系
统以免费方式提供,手机制造商也可能将成本的缩减反映在最终价格上,「我们将Android免费释出,就是希望能够降低Android智慧型手机的成
本,」沃戴尔说。

「我们希望Android让终端价格降低,如果可以破万以下,就最好了,」陈长荣预估,若智慧型手机价格突破万元关卡,台湾的智慧型手机就有机会从现在的六%,市占挑战欧美现在的一五%,换句话说,这将是超越两倍的成长潜力。

然而这个如意算盘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市场上却有不同想法。由海华科技赞助,台湾第一个投入Android底层架构开发应用的
0xLab(Zero X
Lab)团队工程师李中旸就指出,虽然使用Android不用支付授权费给作业系统厂商,但厂商初期仍须投入庞大人力、软硬体开发资源。尤其是台湾较缺乏
Linux、Android程式语言高手,开发Android初期不见得就会比支付微软授权金,制造Windows Mobile手机来得便宜。

风暴3 Google势力将借此无限延伸

即使早期开发不见得低廉,但作业系统取得的方便性,却已足够吸引众多硬体商,把目光转移到Android作为其他硬体作业系统的相关研究上,Android跨硬体(multitasking)的可能性,也让其顿时跨出手机产业,成为焦点。

不仅电脑制造商华硕、惠普(HP)表态投入研究,半导体商高通(Qualcomm)、德州仪器(Taxes
Instrument)也透露,已有不少硬体商与他们合作进行Android在其他硬体上的开发。目前传出将以Android为架构的硬体,包括小笔电、
家用电话、电视机上盒、数位相框等。在微软仍苦思无法将作业系统势力伸入这众多硬体的同时,Google却有机会透过Android一网打尽。

0xLab工程师李圭烽指出,Android本身的程式设计就拥有跨硬体支援的特色,开放架构更让各开发商可以自行延伸功能,突破既有硬体制造的藩篱。而
这也是0xLab以「开放」架构成军的原因,希望能够将研发的成果与业界共享,经过长期的经验累积,才有实现成本下降的可能。

对此,沃戴尔也承认,各种新上网装置的推出,对Google这样必须让自家服务到哪里都畅行无阻的网路服务商来说,的确是莫大挑战。相对
的,Android在这个角度上,也将成为Google服务突破硬体界线的一大利器,「我们现在的目标就是希望在五年内,让Android能够与上亿以上
的人发生关联,」鲁宾说,如此一来,到处都有Google的服务,也就代表Google到处都能有它的关键字广告生意。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