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软件测试的两张藏宝图和三个层次

2009-04-28 21:24 148 查看
参加第二届(天津)国际软件测试会议,和软件测试同仁交流了经验,结交了不少朋友,观赏了新疆和内蒙的舞蹈和草原歌声,并和大学同学叙叙旧,颇有收获,其中还有两项收获就是:

软件测试藏宝图,和我的软件测试全景图(如:基于过程的软件测试全景图)差异挺大,内容要丰富得多,覆盖了所有的知识点。而我的全景图,忽略细节和一般知识的具体内容,强调内涵和测试各环节的内在关系,逻辑清晰、实践性强,各有千秋。

结合性能测试来描述软件测试工程师的三个层次,这种描述更形象生动、具体,容易让团队接受和理解。



软件测试藏宝图是由韩国STA Consulting Inc. CEO Wonil 绘制的,并印成海报式(Poster)的地图。其韩文版见Software Testing Adventure(소프트웨어 테스팅 보물지도) / 권원일 。这里附上英文版(来源于公开信息 http://sites.google.com/site/swtestingmap/stadventure),虽然不是很清楚,但版权归STA Consulting Inc.所有,我手头有清楚的纸质版本,没得到同意也不能转换为电子版和大家分享(任何时候引用,也请一定注明版权所有信息)。



由上述藏宝图出发,在互联网上搜索,找到另外一幅软件测试藏宝图,内容更丰富,是由deltaaxiom提供,可以访问 Unique series of posters from DELTA AXIOM -Software Testing at a Glance - or two" 下载其PDF格式的文件。

不过,很难考证上面两幅软件测试藏宝图哪一个更先、哪一个参考哪一个 :-) 不管这样,都是很好的想法,通过一幅图来描述所有软件测试的知识点及其关系,对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软件测试是有帮助的。另外,因为暂时没授权,我们还不能将它翻译为中文。等将来有时间,我们倒可以自己做一个中文版的软件测试藏宝图。

全图



右上角部分截图



结合性能测试来描述软件测试工程师的三个层次(entry/middle/senior),是由微软公司的Principal SDET Adam Millard向我们演绎的。而且,他的演讲很注意语速(使大家能听清楚),地道的美语有声有色,让所有听众赏心悦目。



从测试工程师来看,如何从入门级,向中级、资深水平发展,一定要有一个清楚的目标。也就是说,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资深?当然不是工作年限就能决定,如果技术、沟通、业务理解、项目掌控等各项能力没有上去、影响范围小,年限再长,可能还停留在入门级或中级上。这里给出Adam的三张PPT slide, 供参考,帮助理解不同层次对能力的要求。

他也谈到中美文化的差异,例如, 在中国,技术管理的职业目标更吸引人,管理者(团队贡献)的薪水待遇要好得多,而Individual Contributor(个人贡献,指纯技术的资深工程师)职业发展路径(career path)就相对困难,而在美国多数公司,这两条职业发展路径比较平衡,一个资深工程师的工资可以比经理/总监还要高,有些人就喜欢技术,不做管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发展也没受影响。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