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中华碑设计人,玻璃中国画创始人夏明绘画艺术和研究设计的中华碑人文博览园项目简介暨中国历史与碑文化

2009-03-29 03:43 736 查看
上下五千年,神州新一绝!"中华碑"设计人,玻璃中国画创始人,大师,画家夏明绘画艺术和中华碑人文博览园项目简介: 夏明,字浩宇,号绿潭,艺名夏青,玻璃中国画创始人.画家.祖籍浙江省绍兴.陕西省西安市人.从小生长在上海,绍兴等地.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受祖上影响,耳濡目染,浸淫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20世纪80年代回陕,在古城西安,耕耘不缀,克服种种困难,长期默默从事玻璃中国画的艺术探索工作,终于成功地研究出具有独特风格和特点的玻璃中国画新画种,是新画种的创始人。绍兴日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陕西电视台,绍兴人民广播电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西安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众多媒体均予以了广泛报道。玻璃中国画新画种的探索成功,一举打破了千百年来传统中国画的媒材局限,实现了从帛绢纸等媒材向以玻璃为代表的一切透明的,非吸水性,软硬皆可材料上创作国画的历史性跨越,玻璃中国画作品既保留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韵味,又达到了在传统媒材上无法达到的质感效果,具有西洋画的立体感,为中国画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实用领域,作品不怕风吹雨淋,不怕光照虫蛀,永不退色。永远不变质,可永久保存于世。众所周知,千百年来,传统国画经历了帛绢纸等媒材的历史演变,理论上,宣纸的保存期为300年,但是,由于受气候,温度,和各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无法达到300年的年限.受材料特性的局限,历代能传之后世的优秀作品非常稀少,能够体现历代优秀画家个性和风格以及历史特点的绘画语言,绘画风格,绘画技法等也就无法能够完整地传之于后世,不可谓不是一大缺憾,同时,与西洋画相比,传统国画无法在室外露天世界展示,作品只能束之高搁,不能得以广泛的展示,玻璃中国画的问世,实现了中国画能够冲向广阔的室外世界展现其艺术风采!是中国画走向实用领域的一大飞跃,对于促进中国画艺术的应用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夏明的作品被海内外许多机构和个人收西藏.他涉猎广泛,不限于单纯的玻璃中国画作品创造作,他格守艺术创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纵横人文科学的众多领域,在艰难的环境中经过长期不懈的研究和探索,写就并设计出独特的以展现中华上万年文明史为主脉的《中华碑人文博览园》人文工程体系。夏明在坚持研究探索的同时还积极参与许多有益的社会文化活动,参与了《“中国报纸博览中心”广州—1993年—1996》的策划与建设,国际美术家联合会文化科技经济发展委员会的主要创办活动等,出任务国际美术家联合会委员,国际美术家联合会委员文化科技 经济发展委员会常务副主席,炎黄书画院副院长等职。多年来许多优秀作品被国内外众多的收藏机构和个人广泛收藏。“中华碑人文化博览园” -简称 “中博园” - 沿 中华民族几百万年到上千万 年的人类起源的根源 ,上年的文明脉源 , 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两千年的形成这一灿烂文明脉络 ,以后民族传统文化 为底蕴,从人文与技术角度,运用园林,建筑,碑石,雕刻,石刻,文字,图录图像,影视,文物陈列,电子激光虚拟仿真和声控技术等综合手段纵横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众多领域,贯穿时空长河,全面,集中,立体地展现波澜壮阔华夏历史画卷!地下-地面-空间三位一体,层层展示,主次分明,结构紧凑,总体按太极八卦,河图洛书,奇门形式与数学理布局,具有文化的承传性和雅俗共赏。地面呈现中国南北地貌特征,主要的江河水系。湖泊,平原,草原,丘陵。沙漠,高原特点,历代中国疆域变迁线廓,现今中国行政区域划分,960万平方公里陆地和40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版图线廓,——象征中国东海南海黄海渤海四大海域及台湾-海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北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众多群岛和岛屿岛礁的环园湖景,以示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历史教育,具有亲和力!按八卦布局,形成八方幅射,主体建筑中的中华碑-又中华艺术碑-主碑,附碑,民族碑,神州碑合计99尊碑石,由内向外,层层环绕,错落有致,形成“九九归一”气势磅礴的群碑碑阵,体现弘扬民族正气和精神,并置列中华神龙,中华镇物,长城雄姿造型等经典,象征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神州一统,56个民族共同的人文渊数和当代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主旋律,是“中博园"的主题思想内容和立意主脉。围绕主旋律主体建筑中国的“六大”标志性建筑“中华祭祖坛”“中华圣火坛”“民族时空塔”“神州九鼎台”“中华殿”“神州九龙塔”环绕碑阵,八方布列,是主题思想和内容的延伸,是纪念性和实用性建筑特点的高度统一。沿主脉,按历史和文化内容的不同类别,主体建筑中的中华历史博物馆群群落,环绕“六大”标志性建筑。就机串连,八方布列,计有中国宗教文化,哲学文化,民俗文化,教育文化,外交文化,军事文化,科技文化,经济文化等系统性博物馆文化展示功能区,是主题思想和内容的具体展现,与之对应,建有环园地下展示馆,依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前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现代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阶段,时至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展望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腾飞的辉煌未来,串接历史的过去-今天-未来,由下-地宫廷-至上-博物馆等构成地下-地面-空中-“九九归一碑阵”-三位一体的立体性文化与历史内容的展示格局。沿主脉,按展示格局形成的要求,主体建筑中的中华姓氏考源石刻文字环园廊房建筑环围中华历史博物馆群群落,形成““中博园” ”文化功能的内园,其中以历史纪念,文化展示为主线,“九九归一碑阵”中国的56尊民族碑和34尊神州碑的碑石树立按八方八位,纵向排列,每尊碑石前均有长廊和造型不一的传统楼宇建筑形成房舍-寨落相连的体现56个民族中各民族文化特色和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地方特色的“民族村”-“地方城”,将文化功能与地方观光娱乐融合。别具心裁。内园布局按太极拳八卦中的方位体现“天圆”。沿主脉,按深化主题思想和内容的表现要求,用奇门布局南北园精品-中国经典性的传统园林-用河图洛书数理中的“百数”配置的方位格局,布局中国人文与自然名胜缩微百列,历代民族英雄与文化历史名人雕像群落,是主体建筑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内容。。。。。。与环园湖景融合,辟有度假村,疗养院,专家别墅小区,将军楼小区,公寓小区,国防教育基地,儿童村,敬老院,校园小区,图书馆,美术馆,体育馆,高科技开发小区,大型会议中心,超市购物城,娱乐城等不同的旅游-文教-科研-慈善等等工作和交流功能区,形成“中博园” 外园中整体性的活动区域,由内向外射,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各建门楼牌坊一个,由网状绿色爬滕长墙环连,构成传统建筑中特有的山门格局。外园布局,按太极八卦方位,体现“地方”,“中博园”外,辟为环园森林,与自然景色和地理环境完美融合,和谐一致,“中博园”的绿化率超过百分之六十,建成后可成为集博物馆,风景区,主题公园功能和优点为一体的从事祖,史纪念,爱国教育,艺术欣赏,文化交流,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慈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疗养,防宣传,环境保护等,举办国内外各种大型社会与文化论坛活动,具有代表性。标志性,综合性的当代人文“第一园“!由夏明研究设计和写就的“中博园”已获国家版权法保护,陕西作登字:25-2000-A-034号,25-2000-F-035号,25-2003-A-081号.我们在此征询和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合作“中博园,商议“中博园项目开发事宜。联系-电话:陕西西安-13032946086夏明。13909262384,20981964023联系人张建。13892887860联系人李东伟。欢迎各地朋友与我们联系及交流,订购玻璃中国画作品。商议项目合作。作品价格根据规格议定。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促进新画种得以更广泛的普及和推广,促进“中博园”这一优秀项目在中华神州大地上横空出世!《国际美术家联合会文化科技经济发展委员会》。说到中华碑竖碑,需要引论一番有关碑文化或“碑石”的起源与功用 。石头和人类的文明有着不解之缘。漫长的石器时代可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毛泽东诗《咏史》)碑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文明的进程中,当甲骨文消泯、金文衰微之际,古人用刀笔赋予冰冷的石头以艺术生命和历史内涵。碑石开始成为文字的重要载体,它记录着历史沧桑的脚步,折射着文字嬗变的过程,展现着中国古代灿烂的书法艺术,最终形成独特的碑石文化。碑石文化的起源:

拓印拓本

中国的石刻文字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河北中山王国出的《公乘得守丘刻石》、陕西凤翔发现的石鼓文都刻在不太规整的天然石材上。如《石鼓文》刻在十个鼓状花岗岩上,被称为“中国碑刻之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加威海内,多次巡游,并刻石纪功颂德,有泰山、芝罘、琅琊等刻石,传为李斯以统一后的小篆书写。可惜这些刻石已毁亡,或仅存残石,或凭复制品传世。从宋代重刻的《峄山碑》中我们可以领略当年的风貌。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以石头为载体的铭刻都可称碑。从狭义上说,碑是一种专门的刻石形制,如我们常见的竖石形状,有碑身、螭首、龟座。碑的初始是没有文字的,其用途有三:一是通过太阳运行的影子来观察时间;二是树在宫庙,祭祀时用来系牲口;三是设在墓地,碑上有孔用来贯穿绳索下棺。早期的汉碑,大都保留着圆孔,名曰“穿”。1986年陕西风翔秦公大墓的墓道中,发现了四座巨型墓碑,为引棺入墓之用。汉代的“碑”字亦写作“  ”,碑,悲同音假借。古诗《读曲歌》云“石阙昼夜题,碑泪常不燥”。碑者,悲也。后来木碑演化为石碑,人们在碑上镌刻文字,述德纪事,树碑立传,逐渐演化为比较固定的形制。石碑在东汉时开始兴盛。碑的形制,可分为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汉代的碑较为简单,碑首与碑身连为一体,下有碑座。碑首有尖首、圆首、方首。尖首如古代的玉圭,如西安碑林藏的《汉苍颉庙碑》;圆首如《汉仙人唐公房碑》,碑中有穿,仍保存着施轱辘引棺下葬之遗意。方首如《汉曹全碑》,汉代的碑首有简单的纹饰雕刻,有瑞兽、四神等。至魏晋时,碑首演变为螭龙。碑首上有圭形的碑额,上刻碑的名称。碑座起初是长方形,至隋唐时出现了龟形。俗称“赑屃”传为龙的第九子,好负重,故用于碑座,有长久、吉祥之意。碑身的两边称为碑侧。多刻有各种纹饰图案、画像等,以线刻的手法为主,如《唐大智禅师碑》碑侧,刻有蔓枝莲花、菩萨像等,富丽华美。《唐兴福寺残碑》碑侧有表现唐代柘枝舞的形象,造型优美生动。碑从汉代以后,除了为历史研究提供资料外,还集书法、雕刻、文学等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观赏、研究价值。 根据碑的性质、内容、用途可大致分为以下三大类。(一)墓碑:也称神道碑,立于墓前。内容主要记载墓主的姓名、世系、履历等,赞颂其功德业绩。(二)宫庙碑。这类碑多立于宫殿、庙宇、寺观、祠堂等。一是宫殿类所用。二是为先哲圣贤、祖先建祠庙等所立之碑。三是在宗教寺观所立之碑。(三)纪功纪事碑。这类碑的内容比较广泛,有铭刻帝王将相功德的蜀《诸葛武侯碑》、唐《纪泰山铭》。有记载某些事件和战争的如《汉敦煌太宗裴岑纪功碑》记录了裴岑战胜匈奴王之事。西安碑林藏《宋京兆府新移石经记碑》记载了碑林建立的情况。此外,一些圣旨、诏书、符牒等官方文书也以碑刻的形式表现,以冀永久。还有许多修城、建桥、修栈道,祀福、兴教建学、典章契约等纪事碑,多由当地官员和书法家撰书,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珍藏于地下的墓志,

石刻陈列室

墓志的功能与碑相似。主要记载死者的籍贯、生平事迹、死葬时间,并系之以铭,加以怀念和赞颂。同时有记墓的作用。西安碑林藏《隋关明墓志》云“疑陵谷之易迁,刊金石之难改,寄万古而扬名,托流芳于千载”。墓志的起源,《西京杂记》说西汉杜子春临终作文刻石,埋于墓中,但形制、内容不详。东汉时的《马姜墓记》。金石学家认为此“墓记”为墓志之滥觞。较定形的墓志则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时皇帝多次下诏,废弃厚葬、严禁立碑。东汉以来盛行的墓碑只得依照碑形缩小而置于墓中。西安碑林藏《晋菅夫人墓碑》呈小碑状、龙首、两面刻字。后逐渐演变为墓志平放,上面刻字。并出现了墓志盖,将标题刻于盖上,在墓志及盖的四边刻有各种纹饰。隋唐时盖多为覆斗形,至清代一直沿袭这种形式。也有一些特殊的形制,如《唐李寿墓志》为龟形,可能是受碑的龟座影响。墓志埋藏地下多年,未遭风雨侵蚀,保存完好,书韵犹存。特别是北朝墓志,为提倡碑学者推崇。刻经——石质的经典图书自汉代以降,儒家学说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古人将儒家经典刊刻于石,作为正本,以防止在流传过程中讹错。中国历史上有几次著名的刻经。最早的刻经是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汉灵帝下令将《周易》、《尚书》、《诗经》等七种典籍,由著名学者蔡邕等订正文字,以隶书刻石,字体典雅,规整。刻成后立于洛阳太学。后几经战乱、迁徙,多半毁亡,现只有残石存世,弥足珍贵。三国时,曹魏正始年间(公元240-249年),又在洛阳刊刻《尚书》和《春秋》二书,用古文、篆书、隶书书写,故称《正始石经》或《三体石经》,后亦几经迁徙战乱,所存残石无几。唐代《开成石经》是继汉《熹平石经》和魏《三体石经》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刻经。唐文宗时,国子监祭酒郑覃建议刊刻石经。以防儒家经典讹传,唐文宗遂命将儒家的十二种经典刻石。共计一百一十四石,双面刻,二百二十八面,共计六十五万余字,这项宏伟浩翰的文化工程,历时七年,于开成七年(公元842年)完成。《开成石经》至今还基本完好地保存在西安碑林。唐代以后,还有几次著名的刻经活动。五代时蜀国所刻的《蜀石经》、北宋嘉祐年间时所刻的《嘉祐石经》,清代所刻的《十三经》等。另外,还有一些单刻的经书,如《石台孝经》碑,四面刻字,碑体宏伟高大。周至楼观台的《道德经》为道教经典。还有经幢等各种形式的佛教经书。与碑有同类功能的还有摩崖石刻和刻帖。将文字直接铭刻在山崖的石壁上称为摩崖刻石。它充分利用山崖的自然形状,省去采石、运输、雕琢之工。唐代以后,众多的文人墨客,在各地的名山胜地,题咏赋诗,挥毫作书,与自然景观相辉映,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刻帖,也是石刻的一种。人们常将碑刻的拓本统称为“碑帖”。在石刻中,碑与帖同刻于石,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性质和用途,碑主要是纪功纪事。帖,则主要出于书法上的需要,将古代或名人的墨迹如书札、手稿、诗词文赋等刻诸石上,供人们欣赏、临习。现存最早的是刻于北宋的《淳化阁帖》共十卷,前五卷为历代帝王名臣的书法,后五卷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被尊为“法帖之祖”。 造像题记——佛教徒的祈祷文还有一类石刻与宗教有关。佛教传入中国后,南北朝至隋唐兴盛流行,各地都开窟造像。在各类造像上题刻发愿文及供养人姓名等文字,以期佑福,这类石刻称造像题记。大约有两种,一种为石窟寺造像旁边的题记;如洛阳龙门石窟的《龙门二十品》造像记驰名于世。另一种是造像碑,仍依照碑形,在上面开龛造像,在造像以外的空间处刻有供养人姓名,发愿文等题记,形式多样,不拘一格。除上述几种主要的碑刻种类外,还有一些石阙、画像石、建筑石构件等上面的铭文,也属于碑刻学的范畴。书法艺术的殿堂——西安碑林,碑石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悠久,遗存极为丰富,灿若繁星,分布于中国各地。在谈中国的碑石文化时不能不谈到陕西的西安碑林。西安碑林以收藏各类碑刻众多,蔚然成林而驰名中外。它是一座以收藏、展示、研究古代碑石墓志及石刻艺术品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 西安碑林的建立与唐代《孝经》和《开成石经》有直接的关系。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提倡道教,亲自作序、注释以隶书书写《披麻带孝经》,因碑体高大下有三层台座,故名《石台孝经》。《开成石经》如前所述刻于唐文宗开成年间。两者均先后立于唐长安城务本坊太学内。后因战乱和环境不好,几经迁徙。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漕运史吕大忠等官员和文人,将石经及其他一些著名碑石迁至此地,使这批文化瑰宝得到妥善保存。距今已经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后经历代的官吏贤哲,仁人志士修葺、萃集,将一些原存于荒郊野地、孤冢残庙的碑石,集中于此。终形成碑石如林的规模。1962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西安碑林收藏着汉代至近代的各种碑刻三千三百余方,时代序列完整,真草隶篆各种书体齐备。有七个碑石陈列室,六个碑廊,八个碑亭,向游客展示。当我们徜徉在碑林中,可欣赏到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碑刻,汉《曹全碑》秀美灵动,婉丽多姿。晋《司马芳残碑》隶楷相间,宽博茂朴,北魏墓志气势雄浑,点画峻厚。《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碑》飘若浮云,惊若矫龙。唐代著名书法家的碑刻,在碑林中都可见到:欧阳询《皇甫诞碑》法度森严,虞世南《孔子庙堂碑》中和萧散,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风华绰约,颜真卿《颜家庙碑》雄健雍容,柳公权《玄秘塔碑》骨气洞达,张颠、怀素草书狂放飘逸。另外还有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董其昌、文征明、林则徐等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的刻帖,也都风韵独具,自成一家。以西安碑林和孔庙为基础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古典庭院,雕梁画栋,古柏参天,碑石矗立。蕴涵着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意韵,当我们置身于这座碑刻文化的殿堂、书法艺术的宝库中时,常常驻足流连,叹为观止,感受着碑石文化博大精深《作者赵力光/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具体考究,碑, bēiㄅㄟˉ ◎ 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石~。丰~。墓~。口~。~文。~碣。~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拓(tà )。~帖。~林。里程~(a.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b.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作为象征或标志的大事)。有口皆~。 汉英互译 ◎ 碑 stele English ◎ stone tablet; gravestone 详细字义 ◎ 碑 bēi 〈名〉 (1) (形声。从石,卑声。本义:古时宫、庙门前用来观测日影及拴牲畜的竖石) (2) 竖石 [upright stone] 碑,竖石也。——《说文》 上当碑南陈。——《仪礼·聘礼》。注:“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宗庙则丽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 公室设丰碑。——《礼记·檀弓》君牵牲…既入庙门,丽(拴)于碑。——《礼记·祭义》 (3) 石碑。石上刻着文字,作为纪念物或标记,也用以刻文告。秦代称刻石,汉以后称碑 [stone tablet] 碑,被也。此本葬时所设也。施鹿卢以绳被其上,引以下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后人因焉。无故建于道陌之头显见之处,名其文就谓之碑也。——《释名·释典艺》 有碑仆道。——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有碑载其事。——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4) 又如:楔形碑;碑文;碑记;石碑;丰碑;界碑;路碑;墓碑;里程碑 (5) 碑文,文体的一种 [inscription]。如:碑拓(碑刻的拓本) 常用词组◎ 碑额 bēi’étop part of a tablet] 碑首。碑头及其题字 ◎ 碑记 bēijì [a record of events inscribed on a tablet] 刻在碑上的记事文章=÷】 ◎ 碑碣 bēijié [stone tablet]∶碑刻的统称 荆楚碑碣皆协所书。——《南史·颜协传》 ◎ 碑刻 bēikè [inscriptions on a tablet] 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 ◎ 碑林 bēilín [the Forest of Steles] 众多石碑竖立如林之地 长安旧府学内有碑林,萃石刻六百余种 ◎ 碑铭 bēimíng [inscriptions on a tablet] 碑文和铭文。有韵的碑文,叫铭 ◎ 碑帖 bēitiè [a rubbing from a stone inscription] 石碑的拓本 ◎ 碑亭bēitíng [stele pavilion] 对石碑起保护作用的亭子 ◎ 碑文 bēiwén[inscription on a tablet] 刻在石碑上的文词 ◎ 碑志 bēizhì 【a record of events inscribed on a tablet] 碑文和墓志 ◎ 碑座,碑座儿 bēizuò,bēizuòr[pedestal of the tablet] 碑下的石座儿康熙字典【午集下】【石字部】 碑 【广韵】彼爲切【集韵】【韵会】班麋切【正韵】逋眉切,??音陂。【说文】竖石也。【礼·祭义】君牵牲,旣入庙门,丽於碑。【疏】君牵牲,入庙门,繫著中庭碑也。??用之曰:公食大夫礼,庶羞??於碑内,庭实??於碑外。燕礼聘礼皆云:賔自碑内听命。又士昏礼,賔入庙门鄕饮酒,賔入庠门鄕射,賔入序门,皆有当碑揖,则诸侯大夫士之宫皆有碑。郑氏曰: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隂阳。凡碑引物者,宗庙则丽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又【檀弓】公室视丰碑。【註】丰碑,斲大木爲之,形如石碑,於椁前後四角树之,穿中於闲爲鹿卢,下棺以繂绕。 又【释名】碑,被也。本王莽时所设也,施其辘轳,以绳被其上,以引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後人因焉,无故建於道陌之头,显见之处,名其文就谓之碑也。又【徐铉曰】古宗庙立碑,以繫牲耳。後人因於其上纪功德。又刘熙言,葬时所设者,盖今神道碑也。 又【初学记】碑,以悲往事也。今宫室庙屋墓隧之碣,镌文於石皆曰碑。说文解字【卷九】【石 竖石也。从石卑声。府眉切÷[其他相关]春秋时就出现“碑”这个名称,但它当时是宗庙里拴供祭祀用的牲畜的石桩子,同时,人们也根据它在阳光下投出的影子的方位来推算时间。到了战国时期,大贵族殡葬时,由于墓穴很深,棺木要用轳辘系绳缓缓放下,“碑”,就是那时装轳辘的支架。殡仪结束,往往把这个支架留在墓地里。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逝者,就在这块现成的大石头上面刻字,追述前人的“功德”,于是就出现了纪念性的碑。直到西汉墓地石碑的上部仍凿有一个圆孔(叫作“穿”),这是来供悬棺下葬用时留下的痕迹。我国现存最早的墓碑就是西汉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的“鹿孝禹碑”。到了东汉,树立墓碑的习俗已广为流行,并一直沿用至今。 开放分类语言、词语、辞海、生活、汉语参考资料: 1.辞海 贡献者:、帕萨特、板岩、平定准噶尔勒铭碑、圭斋集阴、einstein 、大观圣作之碑、龙马负图寺、崇正书院、汤山风景区、碑 。“碑”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百度词典)1.a stele 中国古代早期的碑,功能有所不同。一是立于宫室、庙堂之前,用以观察太阳的影子位置从而辨明阴阳的方向。二是立在宫室、庙门前用做拴牲口的石头。三是立在墓边用以拴绳子系棺木入墓穴的,用完之后,随棺木一起埋入土中。后来,这块石头不埋入土而留在地上,而且在石头上刻上墓主人的姓名及生平事迹,竖立在坟头或墓前神道上,称为墓碑或神道碑。这种在石头上刻文字记事的方式不但用在墓碑上,也逐渐地用到观日影和拴牲口的石头上,石上刻文记事成为石碑的主要功能,并且逐渐走出庙门与陵墓而出现在其他需要文字记载的地方。今河北围场县是清代皇帝专用的狩猎场所。每年秋季,正当水草丰盛、野兽出没时,帝王邀集汉、满、蒙诸族的王公大臣一起到这里狩猎。就在这一地区,留下了好几处石碑:“虎神枪记碑”记的是乾隆皇帝用虎神枪猎虎之事;“木兰记碑”记的是木兰围场创建的经过及狩猎的盛况;这些碑所记内容都围绕着围场狩猎的事,并抒发了帝王牢记祖训,不忘习武的心愿,多数还用了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镌刻在碑的四面。记事之碑,也有专门记述当地重要事件的,如四川西昌市郊的光福寺,共有石碑百余块,较详细地记述了西昌、甘洛、宁南等地历史上发生地震的情况,包括明清以来几次大地震的时间、受震范围及震后人畜、建筑所受损害状况,成了很重要的科学史料。碑也有专门记人的。河北唐县有一块“六郎碑”,是后人为纪念宋代将领杨延昭(六郎)镇守三关的功绩而建立的,这就是所谓的“树碑立传”。石碑是一部石头的史书,它浑身上下都是宝,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四川成都纪念蜀国丞相诸葛亮的武侯祠内有一块唐代碑,记载了诸葛亮的一生功德,由唐宰相裴度撰文,著名书法家柳公绰书写,著名石刻匠人鲁建刻字。明代四川巡按华荣于碑上题跋曰:“人因文而显,文因字而显,然则武侯之功德,裴、柳之文字,其相与垂宇不朽也。”这是赞美诸葛亮本身的功绩和裴度的文章与柳公绰的书法,并称为“三绝”,又有一说是鲁建刻字之美亦堪称一绝,故合称“四绝”。常见的石碑分碑首、碑身、碑座几个部分,碑首多刻盘龙。龙的多少则要看碑身的厚薄而定。碑身是刻写碑文的地方,所以它占了石碑的主要部分.前后左右四个面平整光洁,很少雕饰。有的石碑为了求得华丽的效果,在碑身的两个侧面,有时也在碑峰正背两面的边上加雕饰,形成一种在文字外围有一圈边饰的效果。碑座中,以龟作座者多。龟自古就被当做一种灵兽,与龙、凤、麒麟齐名,称为四灵物,或与龙、凤、虎合为四神兽。海中的大龟称为鳌,传说共工氏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女娲氏断鳌足以立地之四极。鳌足可以支撑住天地,足见其力量之大了,所以宋《营造法式》中将碑座称为“鳌坐”。还有一种传说,认为龟力气大,善于负重,但它爱好扬名,常驮三山五岳在江海中兴风作浪,以显示自己。大禹治水时收服了龟并用其所长,让它用力推山挖洞。治水成功后,大禹搬了一大块石头让龟驮在背上,使龟无力随意行走,以免它再兴风作浪,但又在石头上刻着龟治水的功劳,从此龟就成了碑的基座了。尔雅翼?鼋》中也说:“鼋,鳖之大者,阔或至一二丈。”周穆王出师东征到达江西九江时,曾大量捕捉鼋等爬行动物来填河架桥,留下了“鼋鼍为梁”的成语故事。东汉时的许慎在《说文》中也指出:“甲虫惟鼋最大,故字从元,元者大也。”因为鼋的头颈后部常有疣状的突起,所以在我国民间还称它为“癞头鼋”,并认为其十分凶猛,可以伤人。因为它的力气的确很大,可以驮数百千克重的物体而依旧行动自如。在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第23回中,宝玉言语不慎,惹恼了黛玉,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忙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叫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而在中国古文化里,古代皇室、公卿、王侯、将相等显贵的陵墓前,常有石制巨鼋驮着墓主人的石碑。其文化背景也有多种说法。一、显应宫,曾名"鼋将军之庙"、"显应鼋将军之庙"、"定江王庙",民间习惯称"老爷庙"。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境内鄱阳湖北岸,与庐山、星子隔江相望,现庙宇仍保持明清时代典型的建筑原貌,是一座著名而神秘的"老爷庙"。大凡庙宇都建立深山之中,故有"名山名刹"之说,而"老爷庙"却占坡叠置,据水而旷,临湖而建,四无遮拦,面朝千里烟波,为世间独有。庙体坐北朝南,占地面积千余平方米,庙前有高大四柱石牌坊,沿三十多级花岗岩石阶登大殿,主庙高九米,前殿供奉显鼋将军神像,后殿供奉大王爷、二王爷、三王爷神像,东侧有龙王殿、同仁堂、观音殿、大小客堂,还有朱元璋"插剑池"和手书"水面天心"摩崖石刻,西侧有朱元璋"点将台"。为道教道场,四周环境显得十分神秘,历代在这里发生的传奇故事非常诱,"老爷庙"神秘之处,早被传媒传为中国"百慕大"的所在地。千百年来,它宁静伫立在鄱阳湖北岸,庙前的四个窗子,像似极目凝视着湖中的险要地段,关切过往船只的安全。过去曾有不少船民和旅客,过往"老爷庙"水域,遇到狂风大浪危急时,导致船体漂荡、失控、颠簸。他们在大雾朦胧,前方渺茫,一片漆黑,唯一是寻觅"老爷庙"的灯光和钟声,全速朝"老爷庙"靠近求救。这种惊心动魄的险情,在"老爷庙"所见所闻并不稀罕。因此,长期以来,它为保护船民的安危,救助受难的过往船民,招来香火极盛。无怪乎,凡过往"老爷庙"水域的船民,无不自动敬香、上供、放鞭炮、磕头膜拜,祈求"老爷庙"镇邪,济世救人,保佑来往"老爷庙"水域的船民安全渡湖。 显应宫(老爷庙),据民间传说及众多的史料证明,确有千余年的历史,明代以前,此处早有"龙王庙"的存在,祭祀鼋将军。600年前,明太祖朱元璋又给这座古庙涂上一层神秘色彩,据《明史》载,1363年,朱、陈(友谅)双方在鄱阳湖大战三十六天,朱元璋曾在这里遇险,被一巨鼋所救,他当即许愿:"承蒙救助,待登大宝之日,定封汝为王,庙食千秋香火"。果真朱元璋登基后,他下诏扩建此庙,赐名"鼋将军庙",不久又赐封"定江王庙"。之后这段传说佳话却使"老爷庙"流芳百世。 一进庙门,举目只见一只雕塑巨鼋,背驮一碑,上书"加封显应鼋将军"。庙东侧,一巨石上刻有"水面天心"四字,相传是朱元璋获救后,亲笔所书,意为遇救星是"天意"。这几个苍劲大字,吸引不少游客驻足。 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嘉庆帝再次加封赐号曰"显应",知府狄尚纲、知县陈煦分别作《加封显应鼋将军庙记》。清光绪七年(1881年)古庙再次维修扩建,塑"定江王爷"神像,庙宇重修后显得雄伟壮丽,金碧辉煌,光绪帝派遣大臣前来祭典。至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因古庙处于兵家必争之地,遭日寇轰炸,损坏严重。 斗转星移,解放后,都昌县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多次对"老爷庙"作了修缮,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点。从此,不少游人远道而来,寻访它的神秘风采。1996年,经政府批准,为开放道教活动场所。设立"显应宫道院",从此古庙重辉,道教界多方筹集资金,修缮老爷庙,并在庙前新建一座高大的石柱门楼(高10余米)和坚固的水上码头,在山顶修建望鄱亭一座,修复多处古战场遗迹,这些新修仿古建筑,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庙相映生辉,气势壮观。 在崆峒山原问道宫的大殿前,有一宽约五尺、高三尺、碑高八尺的鼋驮碑(现迁往二里远的新建问道宫院内),是古代所凿制。为什么要把它供放在问道宫的院内呢?这也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在崆峒山一个以打柴为生的小伙子,名叫袁勤,他为人善良、厚道,孝敬父母,可就是家里穷。有一天,他上山打柴,不小心把一棵神树伐了,被所守山门的道士发现,报告了道长,道长罚了他三天劳役。服役中,道士们看他身高力大,干活很卖力,为人忠厚稳重,是一块有用的材料,就劝他入道。他心想:我家父母健在,先去问问他们吧。他回家将原委给父母诉说了一遍,他父亲当即说:“吾儿年岁也不小,该成家立业好好过日子了,可是咱们家贫如洗,如何给你成得起家呢?既然道门看准了你,你就去吧,丢下我和你妈,你不用操心了。”袁勤听了父亲的话,谢过双亲,就上山入了道门。道长见他聪慧,给他分了一个诵经的差事。可是,袁勤家贫没有钱上学,只字不识,道长只好又给他分了一个差事,让他站在宫门前,向求神算卦、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们宣讲黄帝问道的缘由。道长费了很大的劲,给他说了一遍又一遍,他总是记不下,道长一看他是这么一个不中用的东西,就让他哪里来,原回哪里去。这下可把袁勤急坏了,他想:在山上干什么都比回家强,他苦苦袁求道长,最后在诸位道士的求情下,道长才把袁勤勉强留了下来。但他光吃饭,不会干经文之事总不得吧。于是,道长想了一个办法,让人把要宣讲的话,写在袁勤的胸前,他站立在宫前,让来往的人看黄帝问道的经过。就这样,他纹丝不动,一直站立了几百年。有一天,玉皇大帝来问道宫讲授经文,发现他还在那里站着,心里很感动,想找一个能代替他的动物来完成这项工作。正在此时,一位仙童来向他报告说:“玉皇大帝,你治治那个鼋聪吧,它说好驮我游览泾河,可刚到河中间就把我摔到河里了!”玉皇大帝一看他的仙童,被河水淹得湿淋淋的,冻得发抖,一下惹怒了他,大声喝道:“快把那个鼋聪给我找回来,让它接替袁勤的工作吧。”鼋聪知道玉皇大帝要惩罚它,就忙告饶说:“玉皇大帝,你饶了我吧,我已修行了几百年,现叫我站大门,不是一切都完了吗?”玉皇大帝禁不住这 鼋聪的苦苦求情,就说:“那好,把经文刻在石碑上,你就驮着修炼吧。”从此,鼋聪就接替了袁勤的工作,它驮道石碑修炼。它修道成仙后上了天宫,它的身骨就留在了大殿里,身驮石碑,头还够道着看经文,练道术。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神鼋,就用石头凿成它的身骨,一直传到现在。 在印刷术没有诞生之前,古代遗存下来的文字有不少是在石头上记下来的。据记载,大约在春秋的时候,就有33人想出来把文字刻在石头上了。战国初年的古书《墨子》中讲怎样保存文字记录的时候,就提到要刻在金石上面。“金”指的是青铜器,“石”指的就是石头。唐朝贞观初,人们在陕西宝鸡附近的陈仓发现了10个石鼓,上面的刻字记载着公元前8世纪时秦文公的事情。这是迄今为止,年代最久的“石头记”了。石鼓较小,刻不了多少字,看起来也比较麻烦,后来人们就把字刻到大石碑上去了。东汉末年,虽然已经发明了纸,但印刷术还没发明。若想看书,就得用手抄。那时的书,全是手抄本。你抄我的,我抄他的,抄来抄去,错误越来越多。“这样下去几百、几千年后,我们的子孙看见的经典著作就全是走了样的!”大学者蔡邕为此十分焦虑。汉灵帝熹平四年,即公元175年,蔡邕向汉灵帝建议:把一些儒家经典刻在石碑上,作为校正经书文字的标准本。灵帝同意后,蔡邕亲自书写,刻好后的石碑一块块立在首都洛阳的太学门外。这一下可热闹了。每天都有许多人赶去抄写石碑上的文章,或拿过去抄的书和石碑上的文章校对。有时候,一天载人来的车辆竟有1000多乘,车水马龙,挤成一团。这些石碑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熹平石经”,现在还有一些残块保存在西安的碑林里。对着石碑上拓印的方法。就是用事先浸湿了的坚韧薄纸铺在石碑上面,然后用丝棉包扎成拳头大小的软槌在纸上轻轻拍打,使纸透入石碑上刻字处凹下的地方。待纸干后,再用软槌在纸上拍上墨汁。然后揭下来,就成了黑地白字的拓本。这是一种从阴文正字取得正文字的复制方法,与以后的雕版印刷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碑帖的1、洗碑对于新碑要洗去石粉的碎块。对于旧碑要洗去泥垢杂草,洗后要吹干。对于有些碑,由于常年倒在地上,碑面长满青苔,要用火烧去青苔。经过火烧过的碑,容易变酥。这就是有些碑锤拓树次就碎裂的原因。2、准备传拓用纸各个时期用纸是不同的。南北朝时期用桑皮纸,唐朝时多用棉料纸。传拓碑刻用纸,是很讲究的。太薄易破,纸厚不能呈现笔锋;另外纸要有韧性,竹纸不耐久,棉纸易干起毛,藤纸虽佳,但不宜捶拓。碑刻古器物等用纸,先用小裁刀剔去纸上疙瘩、草棍、沙粒等杂质,裁掉纸边红色印记,把纸清扫干净再使用。闷纸,也是传拓碑刻的一个重要步骤。传拓碑刻闷纸,主要方法是清洗碑刻,按刻石尺寸裁纸,四边余3厘米,用棉连纸、料半纸等均可,把纸摺成20×20方块,或长方形,每摺相错5毫米,以便揭开使用,然后将一张叠好的纸放入清水盆内,湿透后取出放在洁净的湿布上,每一张湿纸,加上叠好的一张干纸,用湿布包好,双手用力压纸,待湿干均匀后取用。3、上水蜡古人是上白芨水,有的用薄浆水,也可以用水蜡。各个时期方法不同,性能也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主要是使拓纸能稍粘住。4、上拓纸 其方法是用椎包将纸与石之间,拓平,挤出空隙,把纸平服地贴在石面上。注意用力轻重适宜,纸张不能皱,不能破。然后,用垫纸的毡子吸干拓纸的水分。5、上墨拓纸打平后要检查纸需稍干,这是以纸质和拓件的不同,凭经验决定的。用两个拓包上墨,先干淡轻打,层层打上,墨色逐渐加深。当然拓本要求不同,上墨方法也有不同,这就形成了各式拓本的品种。主要有擦墨拓、扑墨拓两大类,还有蜡墨拓、镶拓、响拓等。擦墨拓法 :主要工具是细毛毡卷成的擦子。擦子要卷紧缝密,手抓合适为宜,将毡卷下端切齐烙平,把湿纸铺在碑石上,用棕刷拂平并用力刷,使纸紧覆凹处,再用鬃制打刷有顺序地砸一遍。如石刻坚固,纸上需垫毛毡,用木锤涂敲,使笔道细微处清晰,不可用木锤重击。待纸干后,用笔在拓板上蘸墨,用擦子把墨汁揉匀,并往纸上擦墨,勿浸透纸背,使碑文黑白分明,擦墨三遍即成。扑墨拓法:传拓用的扑子用白布或绸缎包棉花和油纸做成,内衬布两层,一头绑扎成蒜头型,按所拓碑刻、器物的需要,可捆扎成大、中、小三种扑子。把扑包喷水潮润,用笔蘸墨汁刷在拓板上,用扑子揉匀,如用双扑子,可先在下面扑子上蘸墨,然后两扑子对拍把墨汁揉均,再往半干纸上扑墨,第一遍墨必须均匀,扑三四遍墨见黑而有光即可。蜡墨拓法:用松烟子和蜡调合,做成饼状大墨团,将干纸贴在刻石上,用大蜡饼干擦,又名为干擦墨。在气候严寒或洞窟潮湿地区,均可使用干擦墨拓法。镶拓法 :用小扑子先拓大字边缘,然后镶补完整的方法。先把字边拓好揭下,再全补上墨。摩崖大字题刻,多用此种拓法。 响拓法 拓善本碑帖,将透明薄纸平铺在碑帖上,用笔双钩轮廓,然后用小扑子影拓。或在原碑帖上覆一层薄纸双钩填墨,也叫响拓。传拓碑帖用墨,以晚清、民国初年碎墨最佳,将碎墨放入小罐内,加适当凉水,用木棍搅成墨汁,写字不洇即可用。松烟桐油合香料制成的墨,或现在精制书画墨汁,也是传拓碑帖佳品。用烟子合胶做墨汁,或用烟子合蛋清做墨汁,必须在墨汁中加薄荷精、樟脑精等香料少许,可免去拓片的腥臭味。直接用黑烟子合水传拓的最劣碑。碑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中国书法艺术载体之一。将书写好的墨迹复写于平整的石板(或石壁)或木板上,然后镌刻而成。后人经椎拓,以拓本形式供欣赏和观摩、临池,称碑帖。碑刻一般包括:碑、建筑刻石、摩崖刻石、墓志等。碑由底座、碑身、碑额组成,底座有时雕成赑屃( 乌龟 )形象,碑额则浮雕成双龙盘绕,碑身镌刻碑文,有时碑文背面,即碑阴处或两侧均刻有文字。著名的碑汉代有《张迁碑》、《礼器碑》、《乙瑛碑》,东晋有《爨宝子碑》,北魏有《郑文公碑》,唐有《九成宫醴泉铭》、《颜勤礼碑》等。建筑刻石主要是在石质的建筑物上镌刻含有纪念性或题记性的文字 ,如汉代的石阙 、石祠,北朝的石窟等均有刻石文字,著名的有汉代的《少室石阙》、《芗他君祠堂刻石》,西晋的《枳阳府君神道阙》,北魏的《龙门二十品》等。摩崖刻石,一般刻在较平整的石壁或山崖上,著名的有汉代的《西狭颂》、《石门颂》,北魏的《石门铭》,北齐的《 泰山金刚经 》,南朝的 《瘗鹤铭》等。有的摩崖刻石亦被列为碑,如北魏《郑文公碑》。墓志专门用于丧葬,内容为墓主人行状,作为书法艺术来讲,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志最为丰 富,主要有《王浚妻华芳墓志》、《刘怀民墓志》、《刁遵墓志》、《张黑女墓志》等。!历史研究表明,碑石的功用和形成最初与历史上的人类的葬式有关, 中国历史上的葬式:土葬 最古老、最普遍的方式之一。在我国,已知最早的土葬是旧石器时代的北京山顶洞人。新石器 时代的墓葬已有大量发现。当时人们实行土葬主要是为了防止死者被野兽吃掉,同时也是为了 使死者的得到永恒的安息和葬地。初期的土葬不用棺材,只是将死者用树皮等物稍加包裹,埋 入地下,不起坟墓。以后为了便于辨认和,纪念,逐步起坟修墓。土葬方式一般通行仰身直肢式, 手放在两胯旁,不像西方人那样两手交叉于胸前。仰身代表睡眠的姿势,表示死者得到了安息。 云南拉祜族人认为,如果把死者仰身葬就会使更多的人死亡,所有让死者俯首侧身而卧,两手 交叉胸前。 由于巫术和宗教的影响,古人普遍承认阴间的存在。为了使死者在阴间有个安定的归宿,常要 给死者穿上干净的新衣,为了让死者在阴间有房子住,棺材和墓室也就应运而生,地上的墓丘 也越修越大。豪奢之家坟墓内外皆华贵精美,豪富之家为了使死者在阴间用度不缺乏,还要在 棺柩和墓穴之中放入陪葬品,帝王之家甚至以人做陪葬,帝王的墓穴称为地宫。除了放置棺材 之外,还有陪葬品、长明灯、墙壁上有壁画等,地宫分为几室,主室放棺材,附室放陪葬品, 他们死后仍要享受荣华富贵。 在上古时期,氏族成员死后,都实行氏族丛葬,葬入公共墓地。后来公共墓地往往成为下层社 会人民的埋葬地,称为“义冢”,因为坟墓大小不一,墓与墓间的距离也没有定制,比较混乱, 所以又称为“乱葬冈”。统治者的墓地又演变为家族墓地。古代的家族墓地是维护社会伦理道德 的一种方式。 初期的坟墓没有墓碑,立碑的目的只是为了便于识别坟墓,在墓碑上题刻文字,始于汉代。墓 志碑铭记载死者的姓名、籍贯、家世、生平事迹,宣扬死者的功德,或文章著作、逝世时间、 葬地,最后是铭文。石碑可以留存千百年之久,既可以使死者流芳千古,同时也能起到劝化世 人的功用。 火葬 火葬也是古老而普遍的丧葬方式之一。在我国已有大约4000——5000年的历史,在甘肃临洮出 土的陶器中发现有骨灰,说明火葬在原始社会已经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火葬最早见之于先秦 时期的文献,《墨子》、《列子》、《荀子》中都有记述。如《荀子》“大略篇”说:氐羌的俘虏,不担忧其被捆绑系累,而担忧死后不被焚烧。当时,火葬是西北地区游牧民族的习俗。 佛教从东汉时期传入我国,僧人和信徒都实行火葬,逐渐影响到全国。唐、五代、宋、元时期, 民间火葬比较普遍,尤其风行于江南各省。瘟疫流行之后死人太多,或贫贱之家无钱又无地埋 葬时往往如此。《水浒传》中就有关于武大郎被火葬的描写。但是,儒家文化排斥火葬,宋、元、 明、清时期,政府都曾明令禁止过火葬。现代社会文明开放,移风易俗,国家大力提倡火葬。 火化后的骨灰,处理方式各民族有所不同。游牧民族有掘坑掩埋和撒入江河的习惯。佛教僧人 及信徒,多装于陶罐之中,再放入墓塔,或埋于墓地。汉族人吸收了他们的方式或将骨灰撒向 山河大地;或留以纪念,祭供于灵堂;或装于陶罐、石匣、木棺之中埋入墓地。作为死者的象 征,骨灰的处理是一件庄重的事情。 天葬  这是西藏及临近地区十分盛行的一种葬法。大约始于十世纪,藏人死后,一般用牛驮到天葬场, 将尸体仰面平放,由喇嘛念经超度,燃烧树枝使灵魂随轻烟升天,同时引来苍鹰和乌鸦,喇嘛 用刀在死者身上划开皮肉,然后由天葬师将尸体分解,以尸肉饲喂苍鹰和乌鸦,待苍鹰和乌鸦 吃完尸肉,又将死者的骨架和颅骨打碎,拌上血水糌耙,让苍鹰和乌鸦把尸首吃得一点不剩最 好,证明死者已经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了。如果不曾吃完,则说明死者罪孽深重,将堕入地狱。 天葬时喇嘛不停地念经,家人跪在一旁,向天祷告,祈求亡人灵魂升天。甘肃地区的天葬,略 有不同,死者的尸体放在一块大石头上,由亲人把尸体的衣服脱去,喇嘛念经后即离去,过几 天再来看,如果尸体已经被苍鹰和乌鸦吃光,就证明死者已经升天,然后就地堆石垒坟。 水葬 靠近江河湖海的地区还流行一种水葬法。四川大渡河沿岸的汉人对患麻风病而死的人,实行水葬。藏族对患传染病而死的人,用牛将尸体驮至江边,先由喇嘛念经敲鼓,超度亡灵。然后把尸体投入江中水葬。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也有实行水葬的。水葬有全尸与分尸之别,有的把尸体捆成一团,装入木盆等物中抛入大江,有的把尸体碎裂,扔到江里。 风葬 藏族、东北、内蒙古等地流行的一种风葬法。藏人的葬法是将尸体焚化,再有亲人带到高山顶 上顺风扬撒。藏人认为,骨灰被风刮到哪里,哪里就是他的转世之地。鄂伦春人和鄂温克人的葬法是将尸体装入柞木钻成的棺材或用兽皮裹尸,放在野外并架在树上任其风干,然后再捡骨埋葬。 崖葬 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一种古老的葬法,包括悬棺葬和崖洞葬。人们将棺材放在凿出的 山崖平台上;或在峭壁上凿孔再打入木楔,木楔上放置棺材;或将棺材放入天然岩洞之中,岩壁上雕刻各种图案,铭文等等。我国目前已发现有殷商、战国、两汉、南北朝、唐、宋、元时期的悬棺。以四川地区为多,蜀地人以为死人的灵魂升天可为仙,入地则成鬼,故以崖葬为高尚。北方人和汉人有少数地区使用崖葬。比如,汉代中山靖王与山东曲阜鲁王的墓葬方式就是崖葬,众多的崖穴是由人工开凿而成,规模宏大,俨然地下宫殿。 塔葬 是藏族最高贵的一种葬式,又称灵塔葬。只有极少数大活佛死后才能实行这种葬礼。先把尸体脱水,再用各种药物和香料处理后藏入塔内,永久保存。在布达拉宫内有这类灵塔。 其他葬 原始社会仰韶文化中,人们把夭折的儿童放入瓮中,实行瓮棺葬,瓮棺埋在住屋附近。瓮底有 孔,以便于死者的灵魂出入。 近现代赫哲族人把夭折的儿童用桦树皮困吊于树枝上,是为了使死者的灵魂转生。他们认为,孩子的尸体埋在地下,幼小的灵魂无力从地下钻出来转生,其母可能会因此丧失生育能力。 在一些瑶族地区,人们把夭折的婴儿用草席包裹后埋在屋旁的山岗之上,或父母亲的床下,或放在篮子、笸箕等容器中,吊挂在树林中,希望死者的灵魂早日转生。 古代傈傈族人把死婴的心脏和骨头砸碎扔到山谷里,以防灵魂来讨债。古人认为,孩子来到这个家中或是来报恩,或是来讨债。骂不听话的孩子常常称为“讨债鬼”。孩子夭折也被视为讨债 鬼。 古代少数民族有坐棺和立棺的埋葬方式。如:僚人用竖棺埋葬死者。 苗族有扭头葬,即将死者的头扭向背后,表示死去的老人正在扭头看着后人的成长,可以保佑后人。高车人掘地为坎,将死者坐放其中。 一些高山族人安葬死者的方式,是让死者以蹲踞的姿势竖埋在死者生前的床下,这是高山族人吃饭的姿势,表示死者仍然与家人生活在一起。土葬是我国最古老、最普遍的葬仪形式。已知最早的土葬是旧石器时代的北京山顶洞人。 由于宗教的影响,古人普遍承认阴间的存在。为了使死者在阴间有个安定的归宿,常要给死者穿上干净的新衣,为了让死者在阴间有房子住,棺材和墓室也就应运而生,地上的墓丘也越修越大。豪奢之家坟墓内外皆华贵精美,豪富之家为了使死者在阴间用度不缺乏,还要在棺柩和墓穴之中放入陪葬品,帝王之家甚至以人做陪葬,帝王的墓穴称为地宫。除了放置棺材之外,还有陪葬品、长明灯、墙壁上有壁画等,地宫分为几室,主室放棺材,附室放陪葬品, 他们死后仍要享受荣华富贵。 古代,下层社会人民的埋葬地,称为“义冢”,因为坟墓大小不一,墓与墓间的距离也没有定制,比较混乱, 所以又称为“乱坟冈”。统治者的墓地则演变为家族墓地。古代的家族墓地是维护社会伦理道德的一种方式。到了汉代,坟墓开始出现墓碑,立碑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识别坟墓。墓碑上题刻文字,墓志碑铭记载死者的姓名、籍贯、家世、生平事迹,宣扬死者的功德,或文章著作、逝世时间、 葬地,最后是铭文。石碑可以留存千百年之久,既可以使死者流芳千古,同时也能起到劝化世人的功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在天安门南约463米,正阳门北约440米的南北中轴线上。它庄严宏伟的雄姿,具有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格。在广场中与天安门、正阳门形成一个和谐的、一致的、完整的建筑群。纪念碑总高37.94米,碑座分两层,四周环绕汉白玉栏杆,四面均有台阶,下层座为海棠形,东西宽50.44米,南北长61.54米,上层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为主题,在“胜利渡长江”的浮雕两侧,另有两幅以“支援前线”、“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为题的装饰浮雕。浮雕高2米,总长4..68米,雕刻着170多个人物,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我国近百年来人民革命的伟大史实。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当天下午6时,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前广场上举行了建立纪念碑的奠基典礼。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政协各单位首席代表一一执锨土,奠下纪念碑的基石。后经全国广泛讨论,确定碑型。到1952年,全国优秀的建筑师和专家们共设计了一百多种图案,经有关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征求各界人民的意见,归纳、修正成最后的图样。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由北京市长彭真任主任委员,郑振铎梁思成任副主任委员。委员会下设工程处,分设计、施工、采石、美术工作等7个组,进行工作。此外,专设一个委员会,在中国科学院现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下,研究浮雕画片所需的史料题材。纪念碑于1952年8月1日正式动工修建,1958年4月22日落成,同年5月1日隆重揭幕。人民英雄纪念碑呈方形,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纪念碑分碑身、须弥座和台座三部分,共高37.94米。台座分两层,四周环绕汉白玉栏杆,均有台阶。下层座为海棠形,东西宽50.44米,南北长61.5米。上层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战争游击战、渡江战役为主题。在渡江战役的浮雕两侧,另有两幅装饰性浮雕,主题分别为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共有约170个人物形象,概括而生动地表现出我国近百年来惊天动地的革命史实。上层小须弥座四周镌刻有以牡丹荷花菊花、垂幔等组成的八个花环。两层须弥座承托着高大的碑身。碑身是一块长14.7米、宽2.9米、厚1米、重达60多吨的大石。碑身正面(北面)镌刻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碑身两侧装饰着用五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浮雕花环,象征人民英雄的伟大精神万古长存。整座纪念碑用17000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肃穆庄严,雄伟壮观。修建方案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在首都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议。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随即向全国各建筑设计单位、大专院校建筑系发出征选纪念碑规划设计的通知。到1951年,就收到140多件各种形式的设计方案和设计修改方案(截止最后定案时共收到240多件)。海外华侨也积极献计献策,侨领陈嘉赓组织华侨绘制了图纸,并制作了水泥柱头模型,花费15万多元(旧币)运费寄给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工程处。1952年5月10日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正式成立。该委员会主任由当时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同志担任,副主任由国际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同志担任,秘书长为薛子正。为了体现周恩来总理关于建筑纪念碑目的在于“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的指示,1953年3月首都兴建委员会从240多种设计方案中精选出8种,向专业设计人员广泛征求意见。这8种设计方案包括:矮而分散的典型设计,高而分散的典型设计,做成三座门的设计,矩形主柱式碑形——高的典型设计,有瞭望台的设计,红墙上立碑的设计,碑顶立群像的设计和最后被采用的碑形设计。在众多的设计方案构思中,设计意见有较大的差别。当时分歧较大的意见有:1、碑的下座要不要建成陈列室。2、下层台阶要不要作成检阅台。3、碑身要不要做成空的,顶部开窗,可供瞭望北京市容。4、意见中分歧最大的是碑顶的造型,到底是建成宝顶歇山式,还是塑造英雄的群雕。因为这些意见不统一,使得工程难以启动。最后经主持这项工作的中央领导与有关方面初步协商,决定:1、台基部分先按陈列室设计,留有改变的余地。2、因为已有天安门作为大检阅台,下层平台决定不作检阅台设计。3、为维修方便,碑身做成空,但筒顶不开瞭望窗以维护纪念碑的庄严肃穆。空筒碑身也使得碑体重量大大减轻,连地下的混凝土在内,总重量只有一万吨左右。(由于设计合理,当时虽然没有考虑抗震因素,但纪念碑却经受了唐山大地震的考验。)4、最难确定的碑顶暂缓设计,选意见最为集中的设计方案中的三个制成1∶5的模型,竖立在天安门广场上,广泛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就在底层按陈列室设计全部钢筋混凝土即将完成时,台基做成实体的意见又占了上风,他们提出的理由很有说服力:做成实体碑身显得庄重稳妥,如下设陈列室,碑身则有架空不稳之感,这对于一座烈士纪念碑是不合适的。关于纪念碑建在何处,也经过广泛的讨论。开始有人主张建在东单广场,有人主张建在前门楼上,有人主张就中华门的原址建立,也有人主张建在西郊八宝山上。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将纪念碑设立在全国人民政治活动中心——天安门广场。背景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十分关心的事情,是在他们直接指示下完成的。史料中有一份珍贵的毛泽东手书批示。事情缘于朱启钤章士钊叶恭绰三位民主人士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后,向毛主席建议,对纪念碑的设计提出新的意见,如:浮雕史料应特别慎选,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图画不可漏略;浮雕用材可考虑铜铸;整个图形宜再行斟酌;各部分纹样宜另行选择,明清两朝纹样纤弱无力,不宜多用等。毛泽东主席看到建议后,批示:“彭真同志,此件请付委员会讨论并邀建议三人参加。”在北京市档案馆的档案中还有另一份毛泽东主席亲笔修改的纪念碑奠基石碑文草稿。原碑文是彭真同志拟写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中国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奠基典礼”,毛泽东将它改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中国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纪念碑建造过程中,毛泽东主席于1955年6月9日为碑心石题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周恩来总理书写了毛泽东主席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起草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1952年8月1日,修建纪念碑工程正式开,纪念碑的碑心石,是建碑中最主要的一块大石料,称得上是中国建筑史上少有的完整的花岗岩,重达百吨,采自青岛浮山大金顶一带。采运工作历时七个半月,于1953年4月1日动工至10月16日大石料运抵天安门广场工地。7116名工人直接参加了这项工作,开采用打槽办法,运输用滚木及推土机牵引滚移。1953年7月开采出大石料荒料尺寸:长15.3米,宽3.55米,厚2.1米,重300吨。经过第一次加工,将石料上面做平,重量减为280吨。10日大石料由开采地运至山场(半山腰平坦处)行走60米。次日下午石料放下山。经转向、翻身、第二次加工后,石料长14.7米,宽2.92米,中间厚1.0米,两边厚0.8米,重量为102吨。8月19日,大石料由山场起运,经过4个村庄、一个山岭、十余处桥梁及交通最繁华的市内街道,行程15公里,9月27日安全到达车站(空军油库)。9月28日,在青岛车站,采用铁道滑动方式,将大石料装上东北电业管理局丰满发电厂90吨车皮。根据铁道部规定,该车载重为100吨,因此又对大石料进行了第三次加工,将石料中间厚度改为87厘米,两端厚度改为79厘米,重量为94吨,连同束车设备与垫木共重100吨。以直线20公里/小时,弯道及进站10公里/小时的行车速度开向北京,10月13日抵达北京前门西站,一路平安。三个夜晚之后,碑心石奇迹般地出现在天安门广场工地。纪念碑浮雕石料采自北京房山的汉白玉矿。纪念碑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筒体,将碑座和碑身各部分石块牢固地拉结浇注在一起。碑心石正、背面的题字都有阴文镌刻在石面上,然后采用中国传统的镏金方法,做成钢胎金字镶嵌进去。碑题、碑文共用黄金130余两。整个纪念碑用1.7万多块花岗岩和汉白玉砌成。

周士友:口碑物语品人生"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来到世间,逐渐溶入了社会,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于是就有了“口碑”一说。 说到“碑”,我们都不陌生,古往今来各种各样的碑不胜枚举,甚至可以这样说,一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也是一部“碑刻文化”的发展史。“五帝三皇”的推位让国,历代帝王的文治武功,文臣武将的卓著功勋,直至贤士烈女的高尚德行,刻满了千百年来大大小小的碑石,歌功颂德成了碑的最大功用口碑是相对于石碑来说的,但口碑与石碑有一点是不同的。口碑在通常意义上讲,包括在词典上的注解都是以喻“群众口头上的称颂”,是完全褒义的。人们常说某某人口碑不错,而绝不会说某某人口碑不好,“口碑不好”是有语病的,一个德行不好的人是不会有口碑的。而石碑却不同,它主要功用是歌功颂德,当然也可以承载一种纪念意义,譬如纪念一场灾难、一次变革、一件大事。它还可以记录上反面意义的东西,或者产生反面的意义。那么这种碑就成了“耻辱柱”。这在“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想不朽,但名字腐朽得比尸体还快”,这是藏克家先生写下的纪念鲁迅先生的诗中的一段,是的,历史最终承认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口碑,却不是刻得言之凿凿的石碑。 口碑是“审核”一切石碑的标准,不管是刻满了颂词的功德碑,还是武则天在陕西竖起的无字神碑,甚至是大明永乐皇帝为其父朱元璋在南京郊区凿成的至今还没有办法树起来的那离谱的天下第一巨碑,最终都逃不脱口碑的裁决,“千秋功过谁评说?”,但问口碑! 口碑能拔开历史的风尘,可以改写石碑上镌刻的历史,现出事实真象,甚至能让正义与卑劣互相转变。北宋中期,党争激烈,元祐党人遭受迫害,当权的奸佞之徒就想到了一个叫绝的办法,把元祐党骨干苏东坡、司马光等人的名字刻在了面江临水的千丈石壁上,想叫他们遗臭万年,这也就是我们镇江谏壁的由来。但谏壁警醒后人的恰恰相反,刻在耻辱石碑上的人被历史记住了,而权傾一时的奸佞却被历史所唾弃,而且就在短短的几十年后。历史老人和我们开了一个玩笑,很幽默。 口碑能穿越历史时空,那口碑又有多大?石碑没有记载的,它有记载;石碑记载不了的,它能记载。1925年,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当时的国民党诏告天下,撰写碑文,四年过去了,巍巍中山陵都已经建成了,而纪念中山先生的碑文却没有谁能写就,最后由国民大会决定,由国民党元老谭延闿书“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70年来,这块没有任何颂词的丰碑,让每一个拜谒中山陵的人多了一份沉思。口碑记录的是功德,是高尚;是道德,是正义;是光荣,是进步;而像中山先生那样,用碑文记载不了,只能通过口碑表达,则是千秋万代的景仰,是伟大。换言之,也是天下苍生的福祉。 我以为,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公民来说,可能你不会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但要做一个有口碑的人,这里的口碑就是追求做一个诚实守信、爱国守法、勤劳善良、道德高尚的人,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在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的奉献中体现自我,实现价值。与普通的社会公民相对来说,为官者是一定要有点口碑意识的。“为官者”在当今时代准确的说应该称“领导者”,就是领导着一批人、一群人,甚至更多人的这种身份,领导者追求口碑就是要求为政清廉,为民造福,心中装着集体,想着百姓,常言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起码要求。也只有这样,老百姓才信赖你,才拥护你,才有口碑。 但为官者要让人叫好,是一件不易的事。我认为首先一条,要有责任感,要有奉献心,不是图做官光宗耀祖,自己风光,要始终记住要为你所领导的群众、集体做出一点有益的事情来,任何时候都要有一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第二条,思路要清,脑子要活,要有眼光,主意多一点,办法好一点,要有表率的作用,要有把握的能力,要有方法,能集中群众智慧。否则出发点是好的,好心却办了坏事,好事也办坏了,自以为吃了不少苦,老百姓却不满意。第三条,要为政清廉,大公无私。无私才能无畏,无畏才能与邪气作斗争,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严于律己,并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进一步影响身边的人,周围的人,筑好堡垒,坚守阵地。只有这样,在关键时刻才能有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压制歪风、偏风、邪风。第四条,要有胆识,勇往直前。不唯书,不唯上,为任一方就要结合一方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承担责任,成功之时不骄傲,失败之时不气馁。第五条,领导干部要肯学习,懂学习,善于学习。当今时代,一日千里,不注重学习,是干不好工作的。善于学习,就要放下架子,不耻下问,才能不断提高,才能培养自己在关键时候抓大事的能力,抓大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苗头,这些都是学问。身为领导者要有口碑意识,但不能一味追求口碑而工作,为口碑而工作是容易出错误的,这一点值得高度警惕。一心只想创造轰动效应,想快速见效,甚至哗众取宠,也就出现了现在我们见到的不少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花架子工程。可能这些在短时间内会得到有些上级领导部门的夸奖,但老百姓最后承认不承认呢?不负责任,终将害人害己,反而成为罪人。坚持实实在在干好一件事,漂漂亮亮打好一个“仗”,干成功一件事,老百姓得到实惠,多数人满意。持之以恒,信任多了,帮助就多,事情越做越顺当,利国利民。这才是脚踏实地的方向。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还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口碑较好,往往容易把事情办好,老百姓也拥护他,一个没有口碑基础的人,即使做了好事,也许别人会认为碰巧,甚至冷眼相看,冷嘲热讽,“此事是为了标榜自己”,遇上此类情况,不必计较,少讲多做,甚至不讲,任别人慢慢看,慢慢议,我们群众中大部分是好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会有公正的评价。再退一步说,宠辱不惊是一个好领导者必须具备的素质,是一种学养,一种胸襟。 做一个好的领导者,不是为了追求口碑的,而是要追求怎样实践好三代领导人的教导,怎样“为人民服务”,怎样做到“三个有利于”,怎样实践“三个代表”。干部是称杆子 —— 腰板要直,宗师的教导是砣,老百姓是称杆上的星。我国碑文化发展,历史悠久,祖国各地,名碑林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座落在古都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西安碑林内容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驰名中外。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人所称的石经,包括公元 745年唐玄宗李隆基书写的《石台孝经》和公元837年刻成的《开成石经
碑林第一陈列室前是专为陈列《石台孝经》修盖的碑亭。《石台孝经》是碑林最 大的石碑,刻于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书写的。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编篡,专门讲孝道的。前面一部分是李隆基为孝经作的序。玄宗为孝经写序的目的是表示自己要以“孝”治理天下。 后面是孝经原文。小字是玄宗为孝经作的注释。 底座由3层石台组成,上刻有生动的线刻画,有蔓草、狮子花等,是唐中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上面是浮雕卷云瑞兽。此碑由4块石头组成,底下有石台,因而称 “石台孝经”碑林第一陈列室主要陈列《开成石经》,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 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经书,计650252字, 用石114方,两面刻文。清代补刻的<<孟子>>17面3万余字也陈列于此,合称《十三经》。12部经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因为当时印刷术不很发达,为了避免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并能永久保存,就把这12部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供人们校对。我国自东汉开始,曾先后7次刻经。《开成石经》是目前仅存的一套。

在任何时代,立碑都有它的鲜明性,为民族和国家献身的烈士立碑,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和事迹立碑就是崇高的!立碑的本身就是具有突出的政治和文化内涵的庄肃性和历史特点。“为共产党立碑”,这是北京军区给水工程团团长 李国安的名言。他们团不畏艰险,勇克难关,两年时间,打井一百二十八眼,解决了内蒙古八千里边防线十万军民的吃水难问题,大大提高了我们党和军队的威信。中国有立碑的传统。自从秦始皇巡行天下,到处刻石记功以来,中国碑石的功用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即由原来测日影、拴牲畜、立界标的功能转变为主要是记功颂德。碑有别人立的,也有自己立的,都要经后人评说。武则天立无字碑,表现了她的机智和明智。中国人既注重立碑,更注重口碑,所谓“人心是秤”,就是这个意思。 把立碑当做人生总要干几件事来理解,那么,政治家要干出政绩,思想家要出思想成果,科学家要有发明创造,无疑也是一种立碑。在这个意义上,“立碑”不在当时,而是看过去做了些什么;“立碑”不是盖棺论定,而是要经时间检验,由后人评说;“立碑”不是个人行为,而是要看其所言所行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需要。只有为国家为人民为历史进步做出贡献,才是真正的丰碑,才可能真正立在石碑、口碑、心碑上。 李国安认为,立碑就应该为党立碑,这个寓意是深长的,充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一个用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武装起来的现代军人的高贵品格。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以最先进的理论为指导,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依靠,以为十二亿人民服务为宗旨,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开拓者,是当代中国的凝聚中心。为党立碑,就是为人民立碑,为国家和民族立碑。任何一个人,只有和党所领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连在一起,才可能有所成就,背离这个事业,必将一事无成。 为党立碑,必须研究时代的变化、社会的需要和党的战略决策。在其他领域如何励精图治,建功立业,且不去说;在经济建设领域,就不简单是多上项目,铺大摊子,就能干出“政绩”来的。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正在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实现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国民经济开始进入以结构优化和升级、整体经济素质提高为特征的阶段。不像建国初期,工业建设刚刚起步,抓一个项目,上一个工厂,就容易做出贡献;在今天,盲目上项目,重复搞建设,不是丰碑,而是包袱。 组织部门考查有关领导干部的政绩,也不是只看其建了几个厂,修了几座楼,更要看其在集约、内涵、效益、创汇方面做出了多少成绩,对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多大贡献。 在经济领域是这样,在其他领域也是这样,只有不图个人的名利和政绩,真正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最需要的环节,励精图治,作出成绩,才可能为党增辉为国增光。在我们党内,为个人树碑立传者,其前途并不美妙;为党和国家树碑立传,前景广阔,却又很不容易,这须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忠贞、艰辛和才智。《人民日报》(1 9 9 8 0 2 1 1 四版)。。。。。。。综上所述,中国的碑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的碑石被烙上和赋予了丰富的文字传承,历史/人物/事迹/重大事件的纪念,线刻与雕塑等造型的艺术欣赏,独特的民族文化与精神的象征意义等内涵。从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正在崛起的当代政治高度,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竖建“中华碑”,凝聚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艺术,展现五千年灿烂历史画卷,象征各民族的团结与和谐,追求国家统一与富强,社会进步,体现中华民族复兴和崛起中我们这个时代文明发展的内涵与特点,既是立艺术和历史文化之碑,也是为我们的伟大民族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人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为海内外所有致力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而奋斗的进步党派,团体和人们立石碑,立口碑,立心碑!当中华碑在世界的东方在中国的大地上横空出世,那独特的艺术造型和文化内涵,高大的碑体象征并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特质的阳刚之美,与8个附碑56个民族碑36个神州碑环绕形成群碑,气势磅礴,与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系列建筑构成完整凝炼的“中华碑人文博览园”,成为独特的爱国主义宣传和历史展示及教育的中心基地并将为世界所属目!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