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士兵突击作者兰晓龙:我只是凭着一种娱乐精神在写

2009-01-23 09:38 471 查看
兰晓龙,湖南人,职业编剧,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刚进学校,老师让大家看《西厢记》,结果兰晓龙把整本《西厢记》都抄下来了。以致,老师指着他鼻子说:“兰晓龙,你有这个时间,干点什么不好……”他则振振有辞:“我不只是抄《西厢记》,我自己写的评语比原剧本多四倍。”兰晓龙如此解释当时的惊人之举:完全出于对《西厢记》的敬仰,因为敬仰所以尊敬。
从“中戏”毕业后一心想当近广告公司的兰晓龙却当了兵,至今已有十年军龄,衔至中校。他如是评价自己:“我一般是一个违令不从的人,但打仗了我肯定冲在前面。”
这样的兵在他的作品《士兵突击》和《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都能找到影子。但他说真实的“蓝本”并非自己,而是他身边那些实实在在的官兵。
如今的兰晓龙不会再做抄《西厢记》的事了,因为他想看的书都能买到,而且他也不缺钱了。这个时代还做那样的事,连他自己都骂自己有病。
但是,他仍有敬仰,因为敬仰所以还有尊敬。
兰晓龙现在也为很多人所敬仰,因为他佳作频出:《士兵突击》、《生死线》和《我的团长我的团》……且三部小说均被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好评如潮,《我的团长我的团》即将播出,颇受瞩目,《生死线》正在紧锣密鼓拍摄中……
因兰晓龙IP中间三位数为249,所以他也被简称“249”。刚刚从“生死线”探访归来的兰晓龙,被本刊记者逮个正着。
兰晓龙,身材不高,偏瘦,戴眼镜,口音重,属貌不惊人型。与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位高挑、漂亮的女子,她默默选择一个角落坐下,很少插言,偶尔对着兰某人调侃一句,他迅即笑着抢白:“你谁啊,路人甲?”一嗔一怪中,记者方知,此女乃传说中“249”那位聪慧贤惠美丽的老婆大人。

我的戏“火”的不只是演员更是一种心态
兰晓龙坦言他写这三部作品的状态完全不同:
有一天,有人请他写剧本,并告知:你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那时请他做编剧的人比较少,他特别珍惜这个机会。于是他就写了《士兵突击》。
之后,他想更多地摸索这个行业的一种操作规则,这个操作不是那种草台班子,而是有底蕴有商业的模式……于是,他又写出了《生死线》。
《士兵突击》成功后,他和这些“官兵”们成了朋友,想为这帮兄弟再做一点事,但绝不是《士兵》的续集……于是,他在云南花了五个月的时间写出了一部比较沉重的《我的团长我的团》。

兰晓龙的这几部作品都是在云南完成的,他称在云南写作只缘习惯,与采风无关。“跟老兵接触,完全与戏无关。我从来不采访谁,只是见天地跟他们呆在一起,动不动就把哪个兵‘抓’出来聊天……我很怕刻意采访,我是想找一种比较抽象的状态……”
“写作中有什么特别的习惯吗?”通常作家和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都有些“怪癖”。
“有时一气呵成,有时会卡住,我不想做很模式化的东西,做模式化就可以很规则的去计算,这不太好计算。”

“ 卡在什么地方?”
“一般不会卡在情节上。往往在找人物状态时,突然找不到了,这时,必须要寻一个突破点。过去了,结果会非常好。《士兵突击》大家认为非常出彩儿的地儿,都是当时卡住的。比如钢七连解散,许三多杀了人,史今走的时候……”
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兰晓龙说的这些感人情节,同时好奇他是如何迈过这些砍儿的?
“没窍门,卡住了就撞墙去吧。”他有些自嘲地笑。“我相信审美是有规则的,写作没有规则,我们遵循这个客观规律就行了。”

他笃信艺术来源于现实、非现实、超现实之间,不是虚构。“其实,我们本身虚构不出什么,更多的是现实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情绪。这种情绪,跟我们狭义说的现实,比如房子装修成什么样,是完全不相干的。”他的思维有些跳跃。
兰晓龙自认不是一个现实主义作者,是一个想象力太过丰富的人……

“外星人?!”我突然想起他的一句自我评价。他连忙点头。比如,最近这段时间,他正充分发挥自己“外星人”的想象力:
“接下来我想做个这样的戏:火星人跑到地球上要开动物园,抓了两个地球人,放到火星的动物园笼子里。这两个地球人后来发现这不是自己的家,亲人没有了,朋友也没有了,在笼子里不死不活的……火星人想了个招,在笼子里安了两个股票的标识牌,告诉他们,给你们两个人每人投资一百万美元,你们在里面呆十年,赚了全是你们的。从此以后,两地球人天天欢呼雀跃,有时哭,有时笑,有时要请火星人吃饭,有时要自杀。天天看牌子,完全被数字所左右……”

我听得一头雾水,又听他自圆自话:“我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被一些虚无的数字耍弄,生活要知足。我是学戏剧出身,在世界上的目的就是看和玩。没有什么更严肃的东西,比如,我是不是反映了现实,我是不是教育了世人……我从不肩负这些使命感,我还没上升到那么高的精神层面,只是凭着一种娱乐精神在写,我喜欢好玩、有趣的事物。王小波说过,‘一本书写得无趣是最大的罪过’。”兰晓龙的这些言谈似乎很耳熟,好像他笔下的某个人物说过……”

“有没有顾虑你刚才那种想象力观众会否买帐?”我有顾虑。
他继续语出惊人:“从没想过,我不愿估算观众会喜欢什么,只是尽量在每一句台词上跟观众对上话。我是学戏剧出身,戏剧是一个在舞台上演的东西,演员随时在交流,观众是同步推进的。如果戏剧不能同步推进,就无法把观众带入到规定的情境中,你的戏剧就失败了。电视剧也一样,我尝试做一种电视荧屏上的舞台剧。”
“一部戏和一个人一样,你一生下来哪知道你面临的世界啊,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可以发生,好玩最重要,尽可能少判断,没有必要。”

虽然,兰晓龙告诫大家不要被一些虚无的数字所左右,但他很看中快乐的指数。“你从你的世界里得到了快乐,那就是乘法。不是2+3=5,而是2×3=6。
他还有一种欲望数字理论,是用来告诫别人的的。“人有很多种欲望,你可以用这种欲望压住那种欲望。我原来跟很多编剧说,你一定要攒钱,你得按一百万去攒。这可以让你不用为钱而拮据,用这种心态接剧本,你可以挣更多钱,也能找到真正的乐趣。”

兄弟们在一起,跟义气无关,与成长有关。
兰晓龙的这些理论都是有感而发。电视剧《士兵突击》的“异军突起”让他迅速收获到了成就感和快乐。而这种成功也带给他了更多的选择自由和为兴趣写作的空间。

“会为自己感动吗?”
“为别人感动和为自己感动,程度大不同。就比如你自己打自己不会狠,你想打的太疼的时候,多少会手下留情。但别人打你,你才会知道疼。
虽然兰晓龙表明自己写作不采风不上纲上线也不劳神别人是否喜欢,但他并不是所有都跟着感觉走的,有些做法就是有意为之,并且做好了为此付出代价的心理准备……比如《士兵突击》就准备要牺牲掉女性观众。因为这个剧里没有女人更没有爱情……
但女人的心思你别猜……

兰晓龙笑着摇头:“《士兵突击》是现代军事题材,野战军这个环境里没女人,我要是在这个环境里放女人,那我该抽自己了,这完全不合理。另外两部戏都是在一个非常残酷的,举国蒙难的环境中,这时候你要我‘风花雪月’,我会很不爽,觉得把这部戏变了调子。”
在兰晓龙眼中,爱情是藤、是爬山虎,它无法脱离载体单独生长,“单纯做爱情戏,我做不出来,而且我相信观众也已经烦了。也许有一天,我会做一部言情剧,但这个言情剧一定是真诚的,只不过到目前为止,我暂时还没有悟透玄机,也许有一天这层窗户纸被捅破,我会那样做的。”

战争残酷的……“可以理解你的此举是出于保护女人的角度?”也许,这种初衷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写的都是特殊的环境,这种戏剧空间带有一定的游戏色彩,男演员很容易融入其中,无论多么辛苦和残酷。女人适应性要慢些……”
于是,兰晓龙就堂而皇之地虐待“男人们”了。拍这三部戏,演员的生存环境和拍摄条件都非常艰苦。一部甚是一部……“你可够狠的?”
“这几个演员都习惯了,如果不受虐待,自己都不舒服……风花雪月,他们觉得不过瘾。”他狡黠地笑。
我说是“ 因为信任所以有力量!”

他强调:“这帮弟兄有一个共同特质——他们的生存能力都很强。我离开《生死线》时,跟张译握别,逗他:以后你要一个人生活了,抱一下吧,张译快哭了……但我走了没几天,他就跟那帮人混成狐朋狗友了。起初,我很不爽,我觉得他该难过……”兰晓龙和张译是战友,都是在1997年进的部队,张译2006年转业……
在《士兵突击》中扮演袁朗的段奕宏对兰晓龙说:“我现在明白你做剧本的心态,不管周围环境怎么样,你都要尽可能把它变成最好的环境。也就是说在现实下就认可这个现实,然后尽可能让这个现实往好的方向走。”

兰晓龙一言以蔽之:“这是一种真正的成年人心态。说明已拿得起放得下了。大家就是在一起玩嘛,功利心不要那么重。《士兵突击》中的很多演员都是一起出来的,那就必须一起往前走。这些兄弟为什么愿意在一起,跟义气无关,与成长有关。大家一同成长,永远可以对话。”兰晓龙坦言在这个世界上,找一些可以对话的朋友很难,所以找到了一定要珍惜。”

“所谓的戏剧世界是各种各样的人搭起来的,刚从学校毕业那会儿,总是想把人物写得丰满一点,现在反而是想把世界做得丰满一点。而且一定要有规则,像建筑物一样,谁是戏骨,谁是戏魂,谁是戏眼,谁是戏肉,这一定是要区分很清楚的。”

在兰晓龙看来,正在拍摄的电视剧《生死线》中,欧阳山川就是戏魂,戏眼,四个男人是这个戏的戏骨。如果单纯就一个人物得瑟,观众很快就审美疲劳了。
“《生死线》讲的更多的是成长,看戏更多的是看一个小世界,我觉得这才是有意义的。所以说,《士兵突击》不是火了这一部戏,而是火了一种心态,我希望把这种心态带到各个角落,不要把一个人的死亡吹得那么伟大,《士兵突击》和《我的团长我的团》这两部都比较老实,更多的是讲活人,不是死人,不要拿悲壮做文章。我的每个戏都讲的是关于自由的故事。”
相比小说创作,兰晓龙称写剧本比小说好玩,因为剧本有好几次生命。

所以,也注定了他的忙碌,从《士兵突击》开始,他一直没有闲下来,没有时间享受生活,也没有时间给太太制造浪漫。于是,前几天,他逼着自己在三亚呆了一段时间。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