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个人看法(设计思想)

2008-12-19 02:41 120 查看
我是一个初入设计的人,还是一个学生,从事过一段的时间的开发。从看过“设计模式”后,对设计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像我去年看《数据结构》一样,一个就是一年的时间,很值!像是一个沙漠中的远行者,终于找的了一口井水。也许,他能说明程序员对编程的喜爱。

给我带来了不少的想法,令我苦恼。

想法:

我在一个半医半计算机的学校上过,产生了一个这样的想法。(大家分享下,评论下)

如果我们把人看作是一个软件程序,人有:思想、神经网络、骨骼肌、骨骼、器官及组织等(也包括一些坏、死的组织)。

人是有生命周期,软件程序有软件使用周期。

人在生命周期内是活存在的,软件程序在软件使用周期内是变化存在的。如果一个人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存在,更进步人怎样延长自己的生命周期(例如,定时查体,将来的克隆技术应用);软件程序的软件周期怎样才能延长呢?

在现实世界中,就有一个规则叫:抽象。从抽象我们可以联想到集合。

在集合中我自己要一个这样的总结:“无形的事物,有形的规则,这就是世界。”

我引入集合和规则。先说下对集合认识。

在计算机中有一个词叫:“粒度”,我对它这方面的认识是集合化的程度。粒度越小,集合越小,规则越多;反之,集合越大,规则越少。从集合的关系讲,如果我们要求可复用,出现相同集合的关系很低;只存在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除了人这个整体集合,他的不同的子集合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则和不同的规则。

在人中的规则,(粒度大点)可以解释成:神经发布、骨骼分局、骨骼肌的运作方式、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和一些坏死的组织的坏点;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思想,它是规则中(部分)规则的产生源。可以说成是骨肉的运作结构。那软件程序中含的规则,就可以说成是数据的运作结构,简称“数据结构”。

人可以适应环境而活存在,是因为他有人这个整体的集合和骨肉的运作结构;所以,软件程序须有“数据”和“数据结构”才能变化的存在。

人能延长他的生命周期,就需要一个好的个体和好的骨肉运作结构(及治疗、更换);软件程序要延长软件使用周期,就需要建立一个好的“数据”和“数据结构”(及时更换)。

我任务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只是“数据结构”的一个分支,只是一个解决局部问题的方法,盲人摸象,冰山一角,罢了。分析一个软件程序应该从集合入手,数学思想更新周期慢,相对稳定,如果用数学的思想设计,能提高一个软件的使用时间。“数据”理解为集合对象的数据,“数据结构“理解为架构,设计模式,集合的规则等。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