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后“开放”平台时代

2008-11-19 15:32 211 查看
最近Facebook开始对app收取费用,交费的APP可以获得“已验证”的标志并有更多推荐机会。
  收费的金额我们暂且不谈,我想说的是,APP应用开发已经进入了供求倒置时代.以前是供小于求,你会发现平台死皮赖脸的找你做应用.现在应用多了,到了你求着平台给你上应用的时候了.

  在国内,校内和51应用上架的要求明显提高.我最近被踢回来修改的理由有一条是”在firefox3下字体太小”.这让我很无语.校内的应用里边有一半在我的mac+safari下乱成一堆,而它们却占据着应用右侧的推荐位.

  随着平台APP数量的增多,我们发现开发者的地位的急剧下降,而平台本身的开放性和公正性正在迅速降低.

  伪开放平台剥夺了用户的选择权

  “开放”平台本身是不开放的.为什么?因为它剥夺了用户安装某个应用的权利.一个应用,只要有用户愿意用,它就应该能在该平台上存在.这才能形成APP长尾.

  而目前所谓的开放平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进行人工验证.这不可避免的加入了太多的个人喜好,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普遍缺乏责任感职业道德的国度.

  真正的开放平台对应用只进行合法性和安全性审核,而不进行功能性审核.因为那违背了开放市场的准入原则.如果你无法想象什么样的平台才算开放,那么想想firefox和wordpress.任何插件都可以被安装,而官方只控制推荐列表.

  伪开放平台上的非典型性生存

  重建平台这样的事情我们先放下,让我们从梦想回到现实.讨论下APP如何在这样的土壤生存.

  首先,我认为,就目前的情况看,单凭平台收入,完全无法支撑职业团队的开发费用.在一些开发者私下的沟通中,这个想法得到了确认.

  目前APP挣钱就两种模式,广告/互动营销和用户收费.

  而校内日活跃最高的应用在15万人左右,通过Adsense或者百度能挣多少钱已经屈指可数.由于校内自身平台的存在,品牌广告都会被校内自己拿掉,所以应用能得到的不会太多.

  校内豆之类的虚拟货币,可能是APP的最后一根稻草.不过从校内某员工在开发论坛上的留言里边,我丝毫闻不到钱的味道.

  顺便说一下,阿里软件的平台似乎离钱更近,但是其中最NB的好店铺也只是在4个月里边做到20万用户,3万的收费用户,收入在20万.平均月收入在5万,其盈利仅可支持一个5人团队.

  其次,作为一个业余开发者,独立开发和运营APP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相当之大.要买空间,要买流量,要做客服,要放广告,而最终广告还不一定能换成钱.当然在体验这些痛苦之前,你还有无法通过验证的巨大风险.

  而如果你是为了证明自己想法的程序员,开源项目而不是”开放”平台更能让你有成就感.

  APP是入口,而不是全部

  好了,消极的话说得够多了,我们来看解决方案.

  APP是SNS时代一个很重要的入口,但是却远不是全部.一个公司如果以为平台开发APP为生,可能处境比外包公司要惨,而只有拥有独立业务的公司,才是APP竞争中的优胜者.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APP开发本身不是核心竞争力.”开放”平台上的APP数量是有上限的,这就决定了你不可能通过为别人开发APP获得太多收入.

  而如果你没有没有较强的行业背景,又很难与一些专业网站进行PK.APP通常都不过是一个行业的冰山一角,背后的水很深,要做好觉悟.

  所以,别把APP看得太重,还是回到自己的业务核心上来.APP只是一条捷径,而不是终点站.我们要穿过它,走到更远的地方去.

  嘛,非要说的话,APP渠道和产业链整合是我能看见的唯一一个具备投资价值的方向,然而当APP本身发展都有点营养不良的时候,这个方向能走多远呢.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