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Java开发

技术人员何去何从之一:走技术路线

2008-10-30 15:47 204 查看
 所谓技术型人才,这里引用心理学上最为著名的MBTI模型为理论依据,该模型被认为是目前在IT领域被运用最为广泛和恰当的人格模型之一。在MBTI测量的十六种人格类型中,ISTJ---即内倾、感觉、思维和判断类型与技术型人才的特点最为匹配,其特点被归纳为:
ISTJ型的人是严肃的、有责任心的和通情达理的社会坚定分子。他们值得信赖,他们重视承诺,对他们来说,言语就是庄严的宣誓。   
ISTJ型的人工作缜密,讲求实际,很有头脑也很现实。他们具有很强的集中力、条理性和准确性。无论他们做什么,都相当有条理和可靠。他们具有坚定不移、深思熟虑的思想,一旦他们着手自己相信是最好的行动方法时,就很难转变或变得沮丧。   
ISTJ型的人特别安静和勤奋,对于细节有很强的记忆和判断。他们能够引证准确的事实支持自己的观点,把过去的经历运用到现在的决策中。他们重视和利用符合逻辑、客观的分析,以坚持不懈的态度准时地完成工作,并目总是安排有序,很有条理。他们重视必要的理论体系和传统惯例,对于那些不是如此做事的人则很不耐烦。   
ISTJ型的人总是很传统、谨小甚微。他们聆听和喜欢确实、清晰地陈述事物。ISTJ型的人天生不喜欢显露,即使危机之时,也显得很平静,他们总是显得责无旁贷、坚定不变,但是在他们冷静的外表之下,也许有强烈却很少表露的反应。
    如果你觉得你的个性和上述描述比较接近,那么恭喜你,说明你比较适合从事软件技术开发的工作。对于这类从业人员,常见的职业发展路径为:

   

    初级开发工程师-〉中级开发工程师-〉高级开发工程师-〉系统架构师-〉技术专家

 

对于这条路径,有几点需要注意:

1) 以初级开发工程师为起点会更加顺畅

对于一个希望从事软件开发的技术人员而言,第一份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家企业在进行校园招聘的时候,一般不会计较这个候选人是否具备项目经验,而且这类公司通常已经做好了针对学生的培养计划,这些都是入行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建议有志于在这个领域发展的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应该注意取舍,不要因为顾及雇主的名气和短期很少的薪资差异而错过自己入行的黄金期。

俗话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之后不一定没有回头的机会,但可能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价。因此大学生毕业生找工作不可不慎重,在此我想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A。(这里隐去姓名)清华本科毕业以后,以technical trainee的方式被IBM录用,酷爱技术的他因为没有机会接触到IBM的核心技术,一直没有能够实现自己作为开发工程师的梦想,目前开始尝试转型往售前方向发展,但至今不能明确适合自己的岗位和提升自己薪水的方法;

B。某知名高校毕业后,被北电下属某系统集成公司录用从事系统实施的工作,前后五年多的时间,薪水一直涨到一万二,但苦于长期出差,而且对工程实施的兴趣不大,在第六个年头上毅然放弃,到某培训机构进行了三个月的linux开发方面的培训,希望以6000左右的薪资从头做起,但至今没有找到很好的工作机会;

C。吉林大学毕业,到北京找了很长时间的工作,万般无奈之下到某小公司从事技术支持的工作,三年有余,希望换工作,但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期望薪资3000元,但依然很难找到合适的机会;

    因此我建议如果你觉得你自己适合从事开发的工作,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对于技术支持,测试等想都不要想,宁可找不到全职工作,去做一些打短工的兼职项目都不要饥不择食盲目选择。因为一旦你选择了,今后在向转行确实不太容易,

 

2) 需要逐渐清晰自己的专业技术方向或者行业方向

    对于技术导向的发展,最为重要的是在工作中逐渐清晰自己的技术方向和行业方向。有的人很幸运,一毕业就可以进入到一些知名的行业龙头企业,比如ERP领域的用友,金蝶;电信行业的亚信,华为,中兴等,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可能只能进入到一些规模较小的项目型公司,什么项目都做,什么技术都用,尤其是像java,.net这样的技术,有不少人工作三四年,四五年都没有一点长进,原因主要在于经历太杂,项目太小,技术太多过浮浅!这里面固然有所在公司的原因,因为在中国大多数软件公司还处于生存的边缘,为了生存,什么项目都接,使得这些公司的开发人员也处于一种频于奔命的状况,忙忙碌碌,紧紧张张,等抬起眼睛看外面,却发现自己已经落伍了。。。

    在我们国家,真正从事底层研究的需求并不多,更多的需求来自于应用层,对于应用层来说,如果技术不能与业务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的价值也很难体现出来,因此很多人喜欢就技术谈技术,其实没有太大意义。从目前的需求而言,有两类方向值得重视:

a.       专注于技术框架的行业应用

    .net和java本身都有一系列成熟的框架作基础,也是国内应用范围最广的技术框架,其开发语言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因此可以说只要是做开发的,没有不知道java和.net的,那为什么同一个职位有人可以挣到一两万,而有的人连伍千都挣不了,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它都用在了什么地方。

    首先电信,金融这两大领域,由于java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这两个领域需要应用到大量的IBM的产品和工具,而IBM用支持java的方式对抗微软的.net是众所周知的,因此使得一整套复杂的J2EE框架在这些地方应用非常广泛,尽管目前很多人说自己熟悉精通J2EE,但如果不是真正在这些领域里有多年的开发经验,并且紧密地和业务流程结合在一起,则很难达到系统架构的水平。因此我希望奉劝那些已经在这些领域工作的朋友不要因为薪水问题而轻易更换行业,这些都属于黄金行业,今后的需求会越来越大,随着你工作经验和见识的不断增加,你的价值也会越来越大。从目前来看,有不少人从乙方到甲方,在回到乙方,八到十年的时间就可以逐渐完成从开发人员到技术专家的过渡。

    再说说其他行业,比如ERP,物流等等,通常用微软平台的比较多一些,这类项目应用范围很广,一般不局限于哪一类公司,但对于个人而言,不管跳槽与否,我的建议是一方面要通过所在公司参与更大项目的开发中去,另一方面要学会主动靠拢微软,并不是说一定要去微软工作,这当然很难,(外包到微软的情况要非常慎重,后面会专门提到这个问题),但应该努力通过微软组织的各类活动和渠道,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深入了解微软的各类产品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方法,随时了解微软最新的开发工具和产品,最终成为微软技术的专家。目前在很多行业,企业不惜重金聘请这方面的人才,但能够深入到如此程度的人其实并不多。因此我建议目前从事.net开发的中高级开发工程师们除了自己开发的项目,应该更积极靠近微软,更多的关注微软的技术动态,多研究一些底层的东西,或者把一些研究心得通过网站,博客等方式发表出来,想成为微软产品的专家,只要下功夫,其实并不是很难的。对技术人员似乎更好把握一些。

b.       深入轻量级技术工具的应用

    前面提到的J2EE和.Net两个领域,对个人发展而言,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需要有机遇进入到大的公司,参与大的项目,再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够达到相应的高度,如果一直在中小型公司,很多东西可能都没有机会见识到,更谈不上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了。对于处于这种状态的开发工程师而言,我的建议是第一,如果有机会可以一定要更大的公司走,而且越早越好;否则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本节要讲的可以转而关注一些轻量级的开发工具,这些很多都是开源的,在国内应用同样比较广泛,比如LAMP,比如基于PHP的Joomlar;drupal等,比如ruby on rails,随着越来越多国外项目的进入,对于类似技术的需求只会逐渐增加,目前这种迹象也日趋明显。虽然从目前的招聘量来说,还远远赶不上java和.net,但相应的供给也不多,相对而言机会还是比较好的,而且这些方向,不论公司规模大小,只要是专项应用该技术,对开发人员本身来说就是不断加分的,甚至像javascript;ajax等如果精通到一定程度,也可以很容易成为很多公司的座上宾,不但不会比一般的java开发工资低,甚至有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成倍的上翻也不奇怪,毕竟物以稀为贵嘛。

    但这个方向其实对技术人员本身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具备了解和分析技术发展动向的能力,一旦确定自己的方向之后,就要执著地深入研究进去。一般这类技术都有专门的论坛,在这些论坛上展露头角也不失为成为该技术领域专家的一条捷径。但这个方向的风险在于,如果你选择的方向比较窄,有可能有时候会需要很长时间来等待机会,也有可能要放弃一些看起来十分诱人的机会,这的确需要耐心和勇气。

    总之不管哪种方式,想成为技术专家都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一分辛苦一分收获,只有耐得住寂寞,努力钻研,持之以恒,总会有实现理想的一天。

 

3) 跳槽与发展

下面再来谈谈在技术发展路径上的跳槽问题。其实前面也提到了一些,这些在归纳一下。

a.       如果你刚入职,没有找到理想的开发职位,如果你想走这条路,就及早跳槽,不要顾及太多薪水或者公司规模什么的,而且越早越好,如果一两年内还没有入到这条道的话,那就及早放弃这个想法,转而考虑现有的方式怎样发展更好。

 

b.       对于已经入行的人来说,如果一开始就是比较大,比较知名的公司,尤其是那些有明显行业背景的公司,一定要至少干到两年以上在考虑跳槽的问题,如果你的学历情况或者毕业学校不是太好的情况下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尽管这些公司也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尽管这些公司也许对于初级工程师而言,薪水并不是很高,但对你而言,它的价值就在于给了一个稳定的根基,你的下一个单位只能比现在的公司更好,至少在行业方面更加专业,否则跳槽非但没有意义,反而会影响后续的发展。我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学历背景很不错,也非常聪明的候选人在某公司做了一年半载,就觉得都会了,没有意思了,呆着无聊了,想换工作,如果问我的建议的话,我会告诉他要忍住,要坚持,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好好干,在内部获得更多的机会远比在外面要容易得多。薪水在刚入职的三年内并不是首要要考虑的因素。

       

c.       对于大多数人可能都没有那么幸运,走出校门以后的第一个单位可能很小,毫无知名度,工资也不高,但如果这家公司的专业性很强,不管在哪个领域,即使是外包的方式,应该说是也是很幸运的,你会很大的机会可以继续在这个路上走下去,你可以在工作中了解这个行业,你要考虑的下一个机会就应该是这个行业里的更知名的公司。

 

d.       如果你所就职的公司是个什么项目都接的小公司,那么他的价值在于项目类型,有发展的项目值得做,如果是纯劳力的项目,意义就不是很大了,也许这个时候你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那么跳槽也许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跳槽的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自己今后的方向问题,哪怕这个时候选择一些兼职项目来做,积累相关的经验都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工作三年之内应该要确定自己今后的方向了,否则在这个路径上可能走起来就会很累,可能就需要考虑我下面要讲的其他路径了。我认识的一个候选人,是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极聪明,技术方向非常明确,酷爱C++,但也很有个性,从来不把java等技术放在眼里,根本不学,尽管这对他来说很容易。因此不管在哪个公司只要是C++的项目,越有技术含量,就越投入,项目不好就立刻离职,所以他毕业后换过很多公司,在哪个地方都呆不过一年,但他学习能力极强,通过一个一个的项目,他的水平也在飞速的发展着,但对于他而言,技术远比公司要有价值的多,因此他并不介意是否可以到大公司去,小公司也一样可以找寻到自己的价值。所以他不愁找工作,应该说他是这个路径上很有代表性的一种生活态度,也许和传统认知格格不入,但是不失为一种活法。他在去年的时候被我们推到了一家游戏公司,他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技术发展的领域,至今仍在这个领域中发展,当然还是在不断的跳槽中。为什么频繁跳槽,还有那么多公司愿意要他?因为他们的技术能力很少有人能够替代,即使他只在那里公司三个月,他对公司的价值也远远会超过其他人,你属于这种类型的人吗?如果是的话,那么不要介意跳槽,不要让公司束缚住你,可能自由会让你头脑更加灵动,会让你永远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无限的激情。

 

    系统架构师需要有好的出身和背景,技术专家则不然,可以有品牌专家,也可以有草根专家,关键在于你是怎样的人,你有怎样的机遇,你是否对技术拥有无限的执着,这种执着不是薪水多少可以改变的,这种执着会让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出于执着的努力会使你终有一天成为软件产业某个技术领域里璀璨的明星。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