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天啊,三鹿今天出事,央视面子往哪搁?《每周质量报告》还权威吗?这个节目还能做下去吗?

2008-09-13 17:14 417 查看
 

天啊,三鹿今天出事,央视面子往哪搁?《每周质量报告》还权威吗?这个节目还能做下去吗?

  9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播出了特别节目——“中国制造”首集——《1100道检测关的背后》。中央电视台对三鹿婴幼儿奶粉的生产过程进行了详尽调查,展示了中国婴幼儿奶粉标杆企业——三鹿集团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科学、严谨的过程管理。

  7月底,中央电视台记者在北京一家超市奶粉货架前看到,有个三鹿幼儿配方奶粉广告特别醒目,广告称该幼儿配方奶粉经过“1100道检测关,呵
护宝宝健康,值得妈妈信赖!”。然而,一些消费者对三鹿的幼儿配方奶粉要经过1100多道检测关的说法表示怀疑。8月1日,中央电视台记者带着无数的疑问
先后从源头到成品出厂的全程生产链的各个质量控制环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暗访、调查。

  央视记者来到石家庄灵寿县金柱奶牛场,进场前,被严格要求进行了5分钟的紫外线消毒。在奶牛场内,央视记者还了解到,奶牛场必须有三证,即奶
牛场要有卫生许可证、奶牛要有动物检疫合格证、工作人员要有健康证;每头奶牛都有电子档案,详细记录了奶牛谱系、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疫病防治和产奶情况等
信息;采用中草药治疗奶牛疾病,不仅防止了抗生素残留,还降低了疾病发生率;采用国际先进的全混合日粮技术,把奶牛的饲料搭配得营养美味;实行机械化挤
奶,挤掉前三把牛奶……

  记者跟随送奶车到三鹿集团一个婴幼儿奶粉加工厂,随后选择两辆送奶车跟踪调查,目睹了抽样检测的整个过程。奶粉厂检测员依次对每辆奶车的牛奶
样品进行新鲜度、蛋白质等营养指标、微生物含量等卫生指标以及药物残留等安全指标检测,总共达33个项目,全部项目合格的收购,有一项不合格的就拒收。记
者查看了加工厂的检验记录后发现,几乎每一天都会有鲜奶因为某一个检测项目不合格而被企业拒收。今年的1到7月份,已经有476个批次,3542吨的鲜奶
被三鹿拒收。记者悄悄地跟随一个因为亚硝酸盐超标和气味不合格而被奶粉厂拒收的送奶户,拒收的牛奶杯被送到石家庄郊区的一个养猪场喂猪。

  记者随后对奶粉辅料检测、奶粉加工、包材检验、入库检疫等环节进行了进一步详细暗访、调查,还到其他五家奶牛场和两家加工厂,看到的都是一样
的情况,眼见为实,经过10多天的调查,央视记者仔细计算了一下,三鹿婴幼儿奶粉用国际先进的全日粮饲养技术饲养的奶牛,产出的鲜牛奶,经过冷链储运、原
料检测、添加营养素、杀菌浓缩、喷雾干燥、包装检验等一系列环节,经过1100多项检验检测后,才最终出厂运往全国各地。

  据了解,三鹿集团具有50多年的乳品专业生产经验,是我国率先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企业,三鹿奶粉产销量连续14年全国第一;2006年6
月,与全球领先的新西兰恒天然合资,拥有了世界级水准的乳品科研制造能力;2006年7月,三鹿奶粉荣获中国奶粉行业唯一标志性品牌。

  三鹿集团副总裁王玉良说,婴幼儿奶粉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和成长,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婴幼儿奶粉的生产链条比较长,涉及到畜牧养殖、
奶牛疫病的防疫和进口原材料的检测,还有半成品和工序的检测、包装材料的检测,每一个工艺要求不能出任何的差错,产品的质量就是婴儿的生命,同时也是企业
的生命,多年来,三鹿集团一直以高度地责任感、使命感,确保每一袋产品安全优质!

  还没被删除的连接

  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6/27/content_1549600.htm

  链接还真的找到了,被央视删除了!

  文字版:

  news.cctv.com/society/20070901/101815.shtml

  视频版本:

  www.cctv.com/video/wwwwxi...00_20070902_4.shtml  本贴于 2008-09-12 14:48:33 被【雪之枫】修改

恭喜!本帖被雪之枫@0Zw5z
推荐。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产品 制造 生物 工作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