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三位大学生的创业故事

2008-08-06 12:41 260 查看
南国早报 2008-08-05
var zz = '本报实习生 陈立萍 记者 苏必庆'; if( zz != ''){ document.write(' ■ '+zz); }
■ 本报实习生 陈立萍 记者 苏必庆
if(picResCount>0){
document.getElementById("picres").style.display="block";
document.write("
");
}


  图为江西某大学内学生交易会的情景。资料图片
  本报实习生 陈立萍 记者 苏必庆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是0.96%,不到1%,相比欧美大学毕业生20%~30%的创业比例,中国大学生创业还处在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而广西高校有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创业、练摊,为毕业后创业做准备,记者采访了其中的三位

  

  人物1

  梁子烨:创业学习两不误

  在同学们眼中,梁子烨已经是一位“老板”,不过梁子烨始终认为自己的第一要务是学习。在大学期间练摊、创业只不过是积累经验,为今后的发展打基础。

  梁子烨是广西大学商学院大三学生,家住柳州市,虽然家庭不是很富裕,但还能够负担他读完大学。不过,对经商有浓厚兴趣的梁子烨从刚进大学校门的时候,就没有想到伸手向家里要学费。

  “我人生的‘第一桶金’只有30元钱。”梁子烨说。2005年9月,刚到学校报到的梁子烨就开始有意识地搜集一些可以赚钱的信息,如一些张贴在校内的招聘广告。进学校的第二天,他在校门口一家MP3的促销摊点旁边等人时,购买了一部MP3,“顺便”留下了联系号码,希望以后可以在这里打工。开学的第一个周末,他如愿以偿地接到了老板的通知,当上了促销员。那个周末,他挣到了“第一桶金”。虽然那位老板后来没有继续聘用他,但第一次的MP3促销经历,让他觉得干这一行大有赚头。

  为积累经验,2006年7月,放暑假回家的梁子烨参加了柳州市团委举办的一次青年创业实践活动。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他充分显示了自己的营销才能,以优秀的销售成绩拿下了3000元“奖学金大奖”和500元“销售冠军奖”。

  2006年9月,一位老板建议回到学校的梁子烨做MP3校园代理。开始,他和合作伙伴曾因一下子要投入2000多元押金而犹豫过。经过认真评估后,他们决定放胆尝试一下。当时,南宁各高校为举办科技文化节组织招商,他们抓住了这一机会,组织了一个有10人的促销队伍,做了8场巡回促销。

  去年,合作伙伴因故退出,梁子烨并没有因此退缩。他自己组织了一个促销团队,在几所高校内各承包了一个展销摊位。看准了MP3销售的市场潜力,今年7月,他投入了数万元,包下一家数码公司在南宁某商场的销售。“自己创业虽然很花时间,不过我们都是利用周末进行,并没有太多地耽误学业,毕竟,学校传授的知识还是很有用的。”梁子烨说。

  梁子烨大一大二时挣的钱,主要是支付日常生活开销,电脑、电动车等都是自己用打工所得买的。到了大三,他开始有意识地存钱,为以后创业做准备。为分散风险,他还将一部分钱投入到风险比较小的基金。

  创业体会:大学生创业的起点太低,能做的东西很有限,不符合我的长远目标。而且目前大学生创业的条件还不算很成熟,被大环境限制了,如果大学一毕业就创业,顶多能做个小老板。个人创业会是最终的目的,但是不是现在,因为本身的知识和经验都还不够。

  理财心得:大胆投资,用心存钱。

  

  人物2

  田宝龙: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

  和田宝龙接触,记者感受不到一般学生身上的“青涩”,他得体的言谈举止处处透着老练。田宝龙说,这些得益于他积极参加大学里的社团活动,和自主创业的磨练。

  来自山东的田宝龙是广西医科大学四年级学生,父母都是农民,从小家里比较贫穷。2004年9月,他靠着助学贷款才得以进入大学就读。

  2005年下半年,田宝龙读到了大学二年级。随着社交圈子的扩大和个人能力的提升,他感觉到学校社团活动已经不能满足自我锻炼的需要。为了进一步挖掘自己的潜能,同时为了解决生活困难,他决定通过练摊,先一步接触社会。

  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开始做手机卡和MP3等电子产品的校园代理。没有启动资金,他就想了个点子,先在校园内张贴广告,介绍自己代理的产品。对有需求的同学,先收款,后发货。他还利用周末,到校园内的商业街摆摊。

  做代理的经历,不仅让田宝龙积累了资金和推销经验,还让他扩大了社交圈子。2006年下半年,他决定自己创业。他利用课余时间与朋友合作做一种中草药保健产品销售。一年多下来,他们在南宁开了2个工作室,并把业务拓展到柳州。

  至于毕业后是老老实实参加工作还是自己创业,田宝龙没有正面回答,他说:“其实像我一样在学校就自己创业的同学并不少,只能说,我们比别人多了一项选择。”

  对于创业所得的资金,除了用于平日的资金周转,生活费以外,田宝龙都用来参加一些提升自我的培训。他是个非常注重自己内在潜力挖掘,能力提升的人。

  创业体会:不管是创业,还是做事,关键都是在于做人。做人是最基本的,人做好了,做什么事都会成功。人做好了,人际关系自然就会广泛起来,人脉就是财脉。

  无论销售什么产品,推售产品就是推售自己,客户首先是接受了你才会接受产品。

  理财心得:投资什么都有风险,就是投资自己才没有风险,学习就是最大的投资。

  

  人物3

  龙玲:靠自己的双手挣学费

  龙玲是广西师院外语系大二学生,她暑假期间的一天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早上7时起床,早餐后进行一个钟头的英语晨读;9时,前往学生的家里进行英语辅导。下午4时,到另一家做家教。晚上,在家备课和学习时间。

  龙玲是班上有名的理财能手,每隔一段时间,她都会给自己定一个赚钱的小目标,然后朝着目标努力。从大二开始,她的生活费已全部自理。今年暑假的赚钱目标是:赚够大三的学费和回家的路费,并在9月开学前回一次家。

  为了完成自己的赚钱目标,从大一开始,龙玲利用课余时间去一些公司应聘兼职促销员。龙玲说:“当促销员锻炼了我的口才和与人的交往能力,也让我掌握了一些销售知识。”有了一定的经验,龙玲胆子开始大了起来。她觉得自己可以进货回来卖。她虽然敢想敢做,但十分谨慎,脑子里有什么新想法她都会先写下来,然后评估可行性再行动。新生开学时,她从新生需求较大,又不起眼的商品入手,在其他销售商还没意识到时,抢占市场。她在校内率先在新生中卖过地图、收音机等小商品。奥运火炬传递到南宁前,她又抢先卖奥运徽章,火炬到来时卖奥运小旗等。这些都让她小赚了一笔。

  龙玲很有理财意识,从不乱花钱,所赚的钱都会存下来。每天她都会用小本子将自己当天的所有花费记下来,小到一角钱都不漏记,然后每个月拿来出来结算一次,看看自己当月有没有超支,或者有没有花钱买了一些无用的东西。平时如果要逛街买什么东西,她会先用纸笔列出来,然后直奔主题,必需品一定会买,而可买可不买的东西是绝对不买。

  创业体会:做买卖一定要有胆量,不能怕失败。

  要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思想,敢想敢做,注意抢占市场,主动出击。

  理财心得:不乱花钱,钱要用在刀刃上。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