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Solaris操作系统下的用户智能化管理研究【毕设论文,无图】

2008-07-10 11:01 204 查看
1 绪论
1.1本课题的背景
在人类社会开始进人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集成电路(IC)不仅渗透到各行各业中,而且渗透到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建立在集成电路和软件技术进步基础上的全球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的浪潮,正使得集成电路产业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对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集成电路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日益突出。集成电路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产业。IC是集多种高科技于一体的技术产品,是所有整机设备的心脏国民经济在未来越来越依靠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据统计,集成电路产值每增加1元产值,将会使国民经济产值增加100元。集成电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乘数效应是巨大的。因此IC产业的发展,会对国民经济起重要推动作用[1]。
IC设计是一项对团队合作要求很强的项目,单人只能完成设计中的一小块工作,因此IC设计所需要的EDA软件大部分都运行在服务器上面,团队成员通过Intranet连接到工作站,完成各自的设计任务,这个特定的软件环境对硬件工作模式的要求是:服务器—终端模式。
Solaris 10是一个包含多进程、多用户Sun操作系统(SunOS)的企业级操作环境。它是一个网络操作系统,主要运行在围SPARC CPU体系结构构建的系统上。这些系统最多拥有 106个CPU,在512GB内存、8MB L2高速缓存、逻辑上可以分成18个高度可访问域的Sun Fire 15KB服务器系统中,这些CPU同时进行操作。Solaris是当今市场上主流的类似UNIX的操作系统。Sun系统是那些需要高实用性的应用以及计算敏感的任务的硬件选择。这些在商业以及R&D组织中应用很广泛。特别在IC设计领域作为服务器有广泛的应用[2]。
大量的开发人员同时登陆Solaris系统工作,因此就要涉及到Solaris系统用户智能管理的问题。解决好大量用户的管理问题,才能使IC设计平台发挥更好的作用。
1.2 本课题的意义
我国IC工程师的需求量约为3万人,而我国目前仅有0.4万左右的IC工程师。虽然目前我国有许多专业的IC设计人才培训机构正在成长。但是大学在IC设计人才培养方面的基础地位仍然是不可动摇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决定着中国IC设计业整体素质的高低。
微电子技术和集成电路行业已经成为高科技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IC设计是整个IC产业的龙头,发展IC设计业,智力和人才是关键。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IC设计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既要培养具有微电子、系统整机知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还应注重对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IC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培养大量的IC设计人才刻不用缓,而大学的扩招带来教学资源暂时的不足。我们建设的基于网络的IC设计平台使同学们在完成设计任务时具有无限的时间和空间自由度,利用网络搭建平台进行IC设计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缓解教学压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进行IC设计人才的培养。
IC设计的服务器是相当昂贵的,在人数众多的教学任务中不可能提供大量的服务器供教学之用,提供用户以网络的方式登陆IC设计服务器,可以满足IC设计的教学工作而不用花费高额的设备使用费。
1.3本课题的目标
用户在web网页上注册登陆信息,信息包括用户名,用户登陆系统的密码,用户的个人信息,IC设计的项目组等。这些用户信息存储在web网站的数据库中。将这些数据信息作为帐号源,把用户在web网页上注册的帐号信息一次性移植到Solaris系统下,成为Solaris系统的登陆帐号,实现原有的用户名和密码不变,并为每个用户分配好磁盘空间。批量添加帐号,以人工方式添加单个用户将是一个十分繁琐的工作。每添加一个用户需要使用useradd命令一次,passwd命令一次,向屏幕输入密码两次,才能完成一个基本用户的添加。如果用户数目不大,只用十个左右的话,这样的工作还有一定可行性,但如果注册用户是整个系的学生,那么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用户也这样手动添加是不可想象的。以一千个用户为例,手动添加需要人机交互操作四千次,还不包括可能出现的操作失误。可以说完全没有可行性。需要找到一种方法实现批量添加用户,这种方法应该具备操作步骤相对少和数据准确度高的要求。
最终应用于广域网的IC设计平台,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进行IC设计人才的培养工作。

2 SOLARIS 操作系统介绍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控制程序。它负责分配计算机资源并对任务进行调度。计算机资源包括所有的硬件:中央处理单元(CPU)、系统内存、磁盘和磁带存储器、打印机、终端、调制解调器以及连接到计算机或位于计算机内的任何其他设备。操作系统同时还提供给用户一个接口——为用户提供访问计算机资源的方式。
操作系统几乎可以同时完成各种不同的功能。它负责追踪每一个文件保存在磁盘上的位置和文件名,并且监视在每一个终端上的击键动作。并且经常需要对内存进行调度分配,以使得每次只有一个任务在使用给定的某块内存区域。除此之外,操作系统的其他功能还包括完成用户发出的请求,运行用于追踪资源使用状况的记账程序,并且执行备份和其他系统维护实用程序。虽然计算机看起来好像在同时运行多个程序.但操作系统需要对任务进行调度,以使处理器在某一给定时刻只对一项任务进行处理。
2.1 UNIX系统结构
UNIX操作系统是基于文件的,操作系统的主要三个部分是: Kernel,Shell,File structure[3]。
(1)Kernel 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它的主要功能是:管理系统的设备、内存、进程以及守护进程系统程序与系统硬件之间接口执行所有的命令管理:Swap space(交换分区)是系统运行时保留的一部分磁盘空间,虚拟内存操作系统增大了物理内存,它将硬盘中的一部分空间用于存储暂时不用内存数据。这块硬盘空间叫做交换分区。与Windows下的SWAP文件的功能相似。Daemons(守护进程)是用来处理特定的系统任务。守护进程是在后台运行的程序,它负责系统的某个特定的功能,比如打印。
(2)shell是用户与kernel之间的接口。它就像是命令的解释器或翻译器。Shell接收你输入的命令,对你的输入作出解释,然后就将它发送给kernel执行。
Solaris系统中有三种shell:
Bourne shell ($)–这是Solaris的缺省shell。Bourne shell为 AT&T UNIX 环境而开发。(/usr/bin/sh)
Korn shell ($)–是Bourne shell的一个超级。它增加了一些功能,如:别名、历史记录以及命令行编辑等。(/usr/bin/ksh)
C shell (%)–C shell的语法类似于C语言,并且,C shell有些功能与 Korn shell相类似。(/usr/bin/csh)
(3)Solaris环境的文件结构是分成的目录树结构,类似于DOS的文件结构。是一些有特定目的而组织在一起的目录、子目录和文件。目录(Directory)是其他目录和文件所在处 ,子目录(Subdirectory)是属于其他目录的所有目录,根目录(/)位于目录树的最顶层,包含:
/usr目录包含系统的一些命令、工具、库文件等 。
/opt目录包含的三方应用软件。
/dev目录包含诸如磁盘、键盘、磁带机、显示器等地设备驱动程序。
/etc 目录包含系统配置文件,如用户口令文件等等。
/export目录一般包含用于NFS共享的目录。
/export/home目录包含用户的个人主目录。
/kernel目录包含系统结构的kernel文件。这个目录下的文件genunix是系统的UNIX kernel 。
2.2 OpenBoot PROM介绍
Sparc平台上的Solaris操作系统启动时要经历Boot PROM、引导程序、内核初始化、初始化进程init等阶段。Boot PROM阶段进入了一个操作系统预引导状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ok状态。有了这个预引导状态使得系统可以从硬盘、光驱、网络等地方加载操作系统,无盘工作站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实现的。每个Sun的计算机上都有一块可编程只读存储器(Boot PROM),又称OpenBoot PROM,其中固化了提供基本的硬件诊断、初始化,加载第三方板卡的驱动程序,以及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命令行环境的软件。Boot PROM通常固化在系统的主板上。新的系统如Ultra工作站上的Boot PROM是用软件就可以升级的,称为flash PROM(FPROM)[4]。
Boot PROM中包含以下内容:上电自检程序(POST);基本的设备驱动程序;ok状态命令行程序;省缺的配置参数。
其它的系统配置信息如网卡的MAC地址、host ID、用户可配置参数(又称NVRAM参数或EEPROM参数)被放在了NVRAM芯片、SEEPROM或系统配置卡SCC上,其目的是为了方便系统迁移。NVRAM芯片是主板上可插拔的一块芯片,有自己的锂电池用来保证所保存的信息不丢失,同时也提供了系统的时间。将NVRAM芯片设计成可插拔是为了便于一些依赖于host id的软件迁移到别的主机。
OpenBoot命令在ok状态下可以运行OpenBoot命令,这些命令用来检测设备、设置参数、引导操作系统、获得系统信息及帮助信息等。
引导操作系统boot [device_name] -option
boot -s 用默认设备引导操作系统进入单用户模式
boot cdrom -s 用cdrom引导操作系统进入单用户模式
boot -a 交互式启动操作系统
boot -r 引导操作系统,并将检测到的新硬件加入到操作系统
boot -v 详细模式

2.3安装Solaris操作系统
安装流程
⑴ 插入系统CD光盘
⑵ 由光盘启动ok boot cdrom
⑶ 选择语言(English)
⑷ 开始系统标识,确认是否联网(networked)
⑸ 询问是否启用DHCP支持(no)
⑹ 输入主机名hostname(TESTSERVER)
⑺ 输入IP地址(192.168.1.120)
⑻ 选择子网输入子网掩码(255.255.255.0)
⑼ 是否启用IPV6(no)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