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硬盘接口简介 SCSI,IDE,ATA,PATA,SATA

2008-06-11 19:28 531 查看
SCSI,IDE,ATA,PATA,SATA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集成磁盘电子接口) 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高级技术附加装置) PATA(parallel ATA,并行ATA) SATA(Serial ATA,串行ATA) IDE接口标准 IDE是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的简称,是一种硬盘的传输接口,它有另一个名称叫做ATA(AT Attachment),这两个名词都有厂商在用,指的是相同的东西。IDE的规格后来有所进步,而推出了EIDE(Enhanced IDE)的规格名称,而这个规格同时又被称为Fast ATA。所不同的是Fast ATA是专指硬盘接口,而EIDE还制定了连接光盘等非硬盘产品的标准。而这个连接非硬盘类的IDE标准,又称为ATAPI接口。而之后再推出更快的接口,名称都只剩下ATA的字样,像是Ultra ATA、ATA/66、ATA/100等。 主板IDE接口 要特别注意的是,对ATA 66以及以上的IDE接口传输标准而言,必须使用专门的80芯IDE排线,其与普通的40芯IDE排线相比,增加了40条地线以提高信号的稳定性。 主板SATA接口 以上这些都是传统的并行ATA传输方式,现在又出现了串行ATA(Serial ATA,简称SATA),其最大数据传输率更进一步提高到了150MB/sec,将来还会提高到300MB/sec,而且其接口非常小巧,排线也很细,有利于机箱内部空气流动从而加强散热效果,也使机箱内部显得不太凌乱。与并行ATA相比,STAT还有一大优点就是支持热插拔。 在选购主板时,其实并无必要太在意IDE接口传输标准有多快,其实在ATA 100,ATA 133以及SATA 150下硬盘性能都差不多,因为受限于硬盘的机械结构和数据存取方式,硬盘的性能瓶颈是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而非外部接口标准,目前主流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离ATA 100的100MB/sec都还差得很远。所以要按照自己的具体需求选购。 SCSI与IDE接口的比较 -我们从SCSI与IDE最基础的对比开始。虽然从硬件的安装上看,两种驱动器的安装方法几乎是相同的:例如一个内置驱动器,首先要将驱动器装在一个槽位上,连接上数据线和电源,然后设置跳线(短路帽,JUMPER)。但是他们有一些特点是截然不同的。 几乎每一种PC机都支持IDE设备,典型的是连接在主板上。当安装一个SCSI设备时,如果你的系统本身没有SCSI接口,首先要安装一块SCSI卡。如果你的系统支持既插既用,只须将SCSI卡插入一个扩展槽即可。注意,SCSI设备是一种串接链式结构,并且需要在每个链的末端连接一个叫终结器的设备。现代的SCSI设备一般自身带有终结器,这样在大多数情况下无须考虑终结器的问题了。 设置SCSI设备的跳线比IDE设备简单。对于SCSI设备,你只须确认每一个SCSI设备都设置为不同的ID号即可,启动盘设置为最低的ID号。IDE设备具有三种不同的设置选择--主盘、从属盘和单盘,但是不是所有的IDE设备都提供了这三种设置。一般来说,如果你在同一条数据线上连接两台IDE设备,那么启动盘应设置为主盘,另外一个设置为从属盘。如果你只有一个IDE设备,可设置为主盘或单盘,具体采用哪一种设置取决于设备本身的说明。 从总体上讲网络服务器的硬盘接口和高级用户一般选择使用SCSI,而IDE是几乎都在使用的接口。虽然总体上如此,但也不尽然。事实上,即使对于高级用户来讲IDE常常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甚至比SCSI更好,或许是混合使用两种设备。 在人们的观念中一直都认为SCSI设备比IDE设备快,但这并不完全是事实。当然有史以来,在同等时间内SCSI的突发速率高于IDE接口,但突发速率只能显示出接口能传输的数据有多快。而一个制约整体速度的重要因素是内部传输速率--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驱动器的读写头及其移动定位系统所能处理的数据速率。 由于接口的最大吞吐量远高于内部传输速率,因而在决大多数情况下无论采用哪种接口吞吐量都是相同的--至少在单用户系统下是如此。在某些情况下,SCSI设备甚至比类似的IDE设备还要慢。SCSI设备的一大优点是可对网络环境下同时发生的多个数据请求提供良好的控制。在单用户环境下,这种高层控制反而会使设备的吞吐量降低,因而显示出IDE设备的优势。 另一个造成普遍认为SCSI设备优于IDE设备的原因,是由于设备制造商们惯于将他们较快的新产品首先采用SCSI接口,然后才应用于IDE接口。IDE设备的性能有时也会超过SCSI设备,一个快的IDE驱动器会比一个较慢的SCSI驱动器性能优越,而价格更便宜。所以,除非你需要最佳的性能并且刻不容缓,否则你无须选择SCSI设备。 你可从以上SCSI与IDE的对比中选择你所需要的,当然,两种方式混用也许更能使你受益。

====================================================================================

IDE
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减少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更容易,因为硬盘生产厂商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的硬盘是否与其它厂商生产的控制器兼容。对用户而言,硬盘安装起来也更为方便。IDE这一接口技术从诞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断发展,性能也不断的提高,其拥有的价格低廉、兼容性强的特点,为其造就了其它类型硬盘无法替代的地位。

IDE代表着硬盘的一种类型,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也习惯用IDE来称呼最早出现IDE类型硬盘ATA-1,这种类型的接口随着接口技术的发展已经被淘汰了,而其后发展分支出更多类型的硬盘接口,比如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接口都属于IDE

SCSI
SCSI的英文全称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是同IDE(ATA)完全不同的接口,IDE接口是普通PC的标准接口,而SCSI并不是专门为硬盘设计的接口,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小型机上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SCSI接口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大、CPU占用率低,以及热插拔等优点,但较高的价格使得它很难如IDE硬盘般普及,因此SCSI硬盘主要应用于中、高端服务器和高档工作站中。

光纤通道
光纤通道的英文拼写是Fibre Channel,和SCIS接口一样光纤通道最初也不是为硬盘设计开发的接口技术,是专门为网络系统设计的,但随着存储系统对速度的需求,才逐渐应用到硬盘系统中。光纤通道硬盘是为提高多硬盘存储系统的速度和灵活性才开发的,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多硬盘系统的通信速度。光纤通道的主要特性有:热插拔性、高速带宽、远程连接、连接设备数量大等。

光纤通道是为在像服务器这样的多硬盘系统环境而设计,能满足高端工作站、服务器、海量存储子网络、外设间通过集线器、交换机和点对点连接进行双向、串行数据通讯等系统对高数据传输率的要求。

SATA
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是未来PC机硬盘的趋势。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2002年,虽然串行ATA的相关设备还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员会已抢先确立了Serial ATA 2.0规范。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

串口硬盘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知名。相对于并行ATA来说,就具有非常多的优势。首先,Serial ATA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一次只会传送1位数据。这样能减少SATA接口的针脚数目,使连接电缆数目变少,效率也会更高。实际上,Serial ATA 仅用四支针脚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别用于连接电缆、连接地线、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同时这样的架构还能降低系统能耗和减小系统复杂性。其次,Serial ATA的起点更高、发展潜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义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0MB/s,这比目前最新的并行ATA(即ATA/133)所能达到133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还高,而在Serial ATA 2.0的数据传输率将达到300MB/s,最终SATA将实现600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