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HP-UX/CG备份与恢复命令fbackup/frecover详解

2008-06-02 17:25 281 查看
使用fbackup/frecover备份和恢复
fbackup备份
用于fbackup命令的选项
选项 含义
-f 输出设备/用作备份介质设备
-0 0到9备份级别,默认为0
-u 更新/var/adm/fbackupfiles/dates文件
-v 详细模式,显示命令的动作
-i 备份包括的路径(文件或目录)
-e 备份中不包括的路径(文件或目录)
-g 用于fbackup的位图文件(位图文件主要包含或排除的文件和目录列表的文件)
-I 生成一个显示备份文件清单的索引文件

例:
备份/etc 目录到磁带上
# fbackup –v –f /dev/rmt/0m –i /etc
备份/etc 目录到磁带上,除了/etc/lp子目录的每一个文件
# fbackup –v –f /dev/rmt/0m –i /etc –e /etc/lp
备份/home 目录到磁带上,并生成一个备份文件的清单的索引文件
# fbackup –v –f /dev/rmt/0m –i /home –I index.home

fbackup 利用graph文件(位图文件)
通过创建一个包含所有目录(或不包括)列表的位图文件来灵活的选择目录或文件的备份。
例:
先创建位图文件
# vi /tmp/fbackupfiles/graph/getc
i /etc
i /home
i /var/spool/cron
i /var/mail
e /etc/lp
:wq!
然后使用这个位图文件并生成目录清单的fbackup命令如下:
#fbackup –0vi /tmp/fbackupfiles/graph/getc –I /tmp/fbackupfiles/index/full.`date ‘+%y%m%d.%H:%M’` -f /dev/rmt/0m

用fbackup 创建增量备份
当用fbackup 命令带 –u 选项时,它更新保存着fbackup活动记录的/var/adm/fbackupfiles/dates文件。只有当/var/adm/fbackupfiles 子目录已经存在时,dates文件才被创建或追加。这是一个简单的文本文件并且在文件中包括如下的信息:
日期、开始时间和备份的结束时间
备份级别
用于fbackup命令的图文件
例:
在级别2使用getc位图文件创建一个备份。
#fbackup –v –g /tmp/fbackupfiles/graph/getc –u -2 –f /dev/rmt/0m
因为任何级别2以上的备份没有有效的历史,这次将是一个全备份。这次备份的信息被保存在/var/adm/fbackupfiles/dates 文件中。它将在下一次备份的时候使用
用同样的图文件在级别3完成一个备份。
#fbackup –v –g /tmp/fbackupfiles/graph/getc –u -3 –f /dev/rmt/0m
因为一个备份在级别2被完成并且在备份完成之后没有包含被改变的文件,所以没有文件被备份。
注意:增量备份只能通过使用-g 和-u 选项的图文件完成。如果在命令行包括(或排除)目录,-u 选项不能用于fbackup

frecover恢复
用于frecover命令的选项
选项 含义
-r 恢复整个备份卷
-g 为选择恢复的文件使用位图文件
-v 详细模式:列出所有恢复文件和目录
-o 强制用一个旧文件覆盖一个新文件
-x 恢复用位图文件声明的文件或用-i 和-e 选项选择的文件
-I path 从备份卷中读出索引写入path,这用于取得目录列表
-e 在恢复过程中排出的文件
-f 使用哪个设备恢复数据
-h 仅恢复目录,不含文件
-F 恢复时不使用待恢复文件的路径。如:备份的/usr/bin/vi和/bin/sh,在/home/root下用-F 恢复的话,结果文件将为/home/root/vi和/home/root/sh
-X 恢复文件到当前目录下。如:当前工作目录为/home/root,用-X选项/usr/bin/vi就恢复到/home/root/usr/bin/vi。当确定不了frecover的文件和目录结果时候,这个选项很有用。
-N 不在硬盘上写入任何文件,只读出备份,输出实际恢复一样的结果,用于校验备份
一般frecover不覆盖磁盘上的新文件
具体的选项参看fbackup的online 手册

例:
恢复磁带上所有的文件。-v 选项列出所有被恢复的文件和目录
#frecover –f /dev/rmt/0m –rv
利用位图文件恢复
#frecover –x –v –f /dev/rmt/0m –g /tmp/fbackupfiles/graph/getc
如果没有文件被删除,它什么也没有显示,因为所有的文件已经存在。

使用tar备份和恢复
tar语法:
tar [-]{txruc}[eONvVwAfblhm{op}][0-7[lmh]] [tapefile] [blocksize]
用于tar命令的选项
选项 含义
-c 在磁带上创建一个新的归档文件。如果磁带上已有文件,则会被擦除。
-t 列出磁带上归档文件的内容/目录
-x 从磁带上归档文件中释放/抽出一个或多个文件到磁盘上
-f filepath 指定归档文件的名称。f缺省时,filepath=/dev/rmt/0m(磁带设备文件)或者/dev/rmt/0mn加上n表示不回带归档。
-r 从现有的归档文件后追加新的归档文件,而不覆盖原来的归档文件
-u 归档时,检查磁带上的文件与新的归档文件有否变化,没有变化,就不归档,有变化就进行归档。这个选项慎用,耗费大量时间来检查、对比文件。
-w 与用户交互,确认每步操作。在把归档文件中部分恢复到磁盘上时,此选项很有用。
-W 校验。对归档的文件与原文件进行校验。比较耗时间。
-C filepath 改变当前工作目录到需要备份的目录filepath。
-A 增加一个tar文件到归档文件中

列:
假设归档目录为 /test/backup, 需要备份的目录为/test/data和/test/data2/hello.txt文件,三个目录路径都是绝对路径。
将/test/data的数据备份到/test/backup的目录下:
# tar cvf /test/backup/data.tar /test/bakup
将/test/data2/hello.txt文件追加到data.tar文件中:
#tar rvf /test/backup/data.tar /test/data2.hello.txt
显示/test/backup/data.tar的文件列表:
#rtar tvf /test/backup/data.tar
将备份的tar文件恢复到宿主目录:
#tar xvf /test/backup/data.tar
通过-w选项将tar 文件的文件有选择的恢复到宿主目录中:
#tar xvfw /test/backup/data.tar
在缺少-f选项时,/dev/rmt/0m是默认的归档地
# tar cv /test/data
将/test/data和test/data2备份到磁带上
# tar cvf /dev/rmt/0mn /test/data /test/data2 (注:选项n表示备份时,磁带不回带)
显示磁带上的tar 文件的列表
# tar tvf /dev/rmt/0m 也可为 # tar –tv
从磁带上的tar 文件恢复数据
# tar –xv 或 #tar –xvf /dev/rmt/0m
注:使用tar命令的时候的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的区别。
例:
将在当前目录/test/data 目录下的文件test.txt 备份到/test/backup后并恢复
# tar cvf /test/backup/test.tar test.txt
# tar xvf /test/bakup/test.tar
如果改变当前工作目录到/test/bakup
执行
# tar xvf /test/bakup/test.tar后,恢复的文件test.txt会释放到当前目录/test/bakup而不是
/test/data中了
一般提倡使用绝对路径进行数据tar 备份。
关于tar文件的压缩和解压:
使用compress对tar文件/test/backup/test.tar 进行压缩
# pwd
/test/data
#compress /test/backup/test.tar
#ls /test/backup
/test/backup/test.tar.Z
对文件/test/backup/test.tar.Z解压
#compress –d /test/backup/test.tar.Z
#ls /test/backup
/test/backup/test.tar.

一、 fbackup的常用方式一:
<1> 进入单用户:
# init –s or shutdown 0
<2> 系统全备份
# fbackup –f /dev/rmt/0m -0iv / -I /tmp/sysbk.index
-f : 设备文件名 ( such as DDS tape driver)
-i : 要包含的目录 -e: 不包含的目录 -I: 备份内容检索目录
-v: 备份内容详细列表 -0 : 零级备份
# fbackup –f /dev/rmt/0m -i / -e /home
备份除了目录 /home的所有目录
<3> 说明:该命令方式对系统当前”mounted “ 的文件系统进行备份备份级别说明备份级别

有0~9 个级别,如果当前系统采用零级备份,当下一次采用5 级备份时,系统仅将会对有变

化的文件进行备份

二、 fbackup的常用方式二:
〖1〗# mkdir -p /tmp/fbackupfiles/index
# mkdir -p /tmp/fbackupfiles/log
〖2〗# touch /tmp/fbackupfiles/index/full.`date ’+%y%m%d.%H:%M’`
〖3〗进入单用户
# shutdown –y 0
〖4〗对系统进行全备份
# fbackup –0vi / -f /dev/rmt/0m /
-I /tmp/fbackupfiles/index/full.`date ’+%y%m%d.%H:%M’` /
2 > /tmp/fbackupfiles/log/ full.`date ’+%y%m%d.%H:%M’`
〖5〗说明:通过该方式可以知到系统备份需要的时间

三、fbackup的常用方式三:

〖1〗进入单用户
# shutdown –y 0

〖2〗对系统进行全备份

# fbackup –0uv / -f /dev/rmt/0m /
-g /tmp/fbackupfiles/mygraph /
-I /tmp/fbackupfiles/index/full.`date ’+%y%m%d.%H:%M’` /
2 > /tmp/fbackupfiles/log/ full.`date ’+%y%m%d.%H:%M’`

〖3〗说明:文件 mygraph: 包含需要备份的目录,格式如下:
i /users/data
i /home/app
e /oracle/sql
参数 u :
当备份系统成功时,系统将更新 /var/adm/fbackupfiles/dates.

四、fbackup的常用方式四:
备份远程系统
1> 登录在本地系统时
# remsh backup_sysname ” fbackup –f DDS_sysname: /dev/rmt/0m -0vi / ”
2> 登录在远程系统时
# fbackup –f backup_sysname: /dev/rmt/0m –0vi /

五、fbackup的常用方式五:
压缩方式备份( 不建议使用、影响系统性能)
1>压缩方式备份
# fbackup –0vi /dir -f - | compress | dd of=/dev/rmt/0m obs=10k
“-” : 指向标准输出
2>查看备份内容
# dd if=/dev/rmt/0m ibs=10k | uncompress | frecover –I - -f -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