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纪念曾经的Borland,希望CodeGear走好

2008-05-09 15:06 183 查看
Borland终于还是把CodeGear卖出去了。真不知,Borland的IDE伴随了世界多少编程者的成长;但至少知道,我就是这广大编程爱好者的其中之一。

还记得,当第一台电脑启动之后,我对安装电脑的大哥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装C++语言(当时也不懂语言和工具),于是就看他拿出一张光盘,之后出现了一个赛车的画面,等了数分钟之后,Borland C++ 5.0就安好了。其实当初懂得实在是少,又没有如果丰富的网络资料。就靠着热情,买了一本59元的C++的书。在当时,已经是破天荒的事,多少本数学书加起来才这么多钱。尽管有了书,还是不会写程序。因为那是单说语言(那是翻译的书,老外就喜欢语言和工具分开说),不会用BC。接着又买了一本说BC5的书,结果又傻了!这书虽然是国人写的,但都是写OWL编程的。那时百行的代码都难得看懂,更不要说OWL这种框架性的东西。后来买了一本C语言绘图教程,里面说的是Turbo C 2.0。这回,我才算是开始入门,会写照着书写了。不过,当初就算是Turbo C,也让我痛苦了半天。因为没有Include和Lib的概念,跟书一样的代码,死活就是编译不了啊。

后来,算是了解如何用IDE,于是又对BC5.0起了兴趣。不过,BC5.0对中文支持很差,没有双字节支持。所以有中文的代码,只要移了一个字符,就成了乱码。另外,用OWL Application Wizard时,总是写着写着,工具就不能使了(应该是把宏给搞坏了)。于是,另一个常见的傻念头出现了,以为盗版盗得不好,所以才出现那问题。于是呢,满城地找BC5的光盘。哪怕是盗版的,也希望有一个版本能盗得好一些。当时编程工具的光盘很少,不如电脑入门教学的火,找了好一段时间,也才5张左右。最后终于搞到了5.02的版本,中文正常了,但不懂的地方,问题依旧。不过,后来开始相信,盗版要么盗得很好,要么就是非常明显得不好。很少会有功能不完整一说。

其实,Borland的C工具,只是让我从BASIC过渡到了电脑的C,学会了IDE(学习机上的GBASIC没有IDE)。真正让我打下一些算法基础的是Turbo Pascal。作为全校里少数几个“会”编程的学生,自然要参加竞赛。数据结构里的书,几乎都是Pascal和C的天下(还没有C++)。竞赛自然要求的是Pascal。Turbo系列真是一通百通,会Turbo C之后,TP就没有问题了。那时还当过大哥,带一个同学学编程。那家伙,悟性极高,虽受我各种打击加BS,还死心踏地跟我;最后也算混出头,现在已经可以随便BS我了。

那时,真是对电脑的东西很着迷。还买了一本书,叫信息学十万个为什么。在书里发现了list和prolog这样的语言。还想像自己能写一个程序,做符号运算或解几何问题(当时是有软件能这样书了,前者做得很好,后者还很烂,因为是国人写的:)。还找了个Turbo Prolog(当然也是Borland的)。不过,知识有限,写个普通的Prolog程序都很难,最后只有试试里面带的例子。感觉AI真是不错。

那时,提到编程,不论是杂志还是书,都没有Microsoft的影子。〈电脑爱好者〉上,还常有各大软件的排行。虽然不知道怎么统计的,但我还是很相信那东西。编程工具一栏中,Borland C 5.0高居榜首,MS的东西,现在记不清了,即使上了榜也是孙山级别吧。那时还是用过一点MS的东西,QuickBasic,系统自带的东西。不过低版本不能编译,功能又不强,基本不用。Quick C安过,没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所以也再次忽略它了。

虽然年幼无知,不懂编程的发展趋势。但进入了98时代不久,也有了迈入windows编程的打算!BC5.0我是不行了,太复杂,太难学。后来有了个VC和MFC的东西,我还为了进入windows编程,又买了一本MFC的书。结果,还是失望了。OWL与MFC都不是一般人能用的,至少不是中学生能用的东西!不过,偶然遇到了VisualBasic。这确实是中学生能用的工具。几乎不用学就能写一个window。但是,没过多久,Borland的另一个产品,再次打动了我。

这次便是Delphi,伴我真正进入了Windows编程的大门。虽然VB也不错,但是,要解释,控件数远比不上Delphi,又没有我喜欢的pascal语言。自然,Delphi是不二之选。在发现C++Builder之前,我一直叹惜,为何C++语言不能进入可视化的编程时代,所谓Visual C++,跟Visual Basic里的Visual根本就不一同一概念(后来才懂Delphi,C++Builder,VB这样的IDE,都是RAD的,VC还是老一代的工具)。后来也是很偶然的发现了C++ Builder 3.0,之后,对Borland产品的喜爱就达到了另一高度。以后,凡是Borland的产品,各版本都要保留一份。

网络时代没过多久,也来临了。编程方面,最火的就是java了。还记得用jdk写个applet,死活不知道怎么启动它。虽然也按照书上打命令,但是奇怪的路径很难让我一次就搞定。java的书把java说得完美。不过,我始终没有这样的感觉。直到又发现了JBuilder。真正用上JBuilder 5.0时,它早已经是成熟的巨无霸产品了(在国内就是跟不上世界趋势),当时还用过Visual J++和Visual Age For Java。最后,带我熟悉Java,了解Java还是Borland的工具。

那一两年时间,Borland的产品更新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我也是每周都到光盘的地方,搜罗Borland的产品。

直到最近,Borland软件的产品,我都一直关注着。手头的工具,却逐渐变到了VC和gcc。Borland&CodeGear近期的产品还是相当不错的,Delphi,JBuilder,Together绝对是经典。Delphi可能是因为语言衰落的原因吧,就IDE来说,已经是相当成熟了。JBuilder换到了eclipse下,还是很有实力的工具。只是eclipse下有太多选择了,免费选择更多了。而Together,技术领先,Borland也没有卖出去,就算市场没有ROSE大,但在ALM中还是可以用来赚钱的。C++Builder就尴尬了,一直在Borland都是二等公民,现在份额更少。这应该怪公司了!

自Borland单卖IDE部门没成功,转而成立CodeGear时,我还以为IDE块会有新的进步。不过,我也仅猜中了前半部分,Delphi2007,JBuilder2007不错,For PHP 和 Ruby Raily 的软件非常先进。不过,最后还是买出去了。也许Borland对市场的估计是对的,IDE不赚钱了!但作为一个Borland Fan,心中的悲凉无须多说。

最后,我还想悼念一下Kylix。对于饱受vi折磨的我,曾经的那点星光,现在算是完全地熄灭了。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