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胡百师老师经典文章回顾:为什么应该保留TOP 10 风险列表?

2008-05-08 10:07 513 查看
为什么应该保留TOP 10 风险列表?
文/胡百师

  我想大家对“项目管理就是在做风险的管理”这句话一定记忆犹新,这是我在2007年11月29日CSDN举办的“2007软件开发2.0大会”中对项目管理心得的重点建议。一个项目的执行,从起始至结案的各个阶段中均存在不同的风险必须去克服与解决。项目经理在深切地去了解了这些风险之后,要懂得如何去规避。风险的掌控是要防患于未然,这一点在项目管理中对项目经理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管理理念。
  从EssUP的角度来看,EssUP将项目发展过程区分为I(Inception,初始阶段)、E(Elaboration,精制阶段)、C(Construction,建造阶段)、T(Transition,交付阶段)等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风险必须被管控:
● I阶段:主要是确定项目目标及范围,并确定关键技术可行,控制商业风险。
● E阶段:主要是让计划稳定的执行,控制架构设计与系统设计的风险。
●C阶段:项目已进入大量生产阶段,要注意建构管理并控管项目完成的风险。
●T阶段:主要是进行产品交付的活动(如教育训练、交付文件的整理……等),要控制系统上线的风险。

  从上面这段话,大家可以清楚得知道:一个项目从开始进行到产品交付(项目验收),每个不同的阶段会遭遇到不同方面的风险挑战,项目经理要想办法去规避各阶段将会发生的风险。以往所谓瀑布式(Waterfall)的开发模式,相关的风险往往要等到即将发生时才会被项目经理注意到,那个时候可以采取相关避险行动的时间与空间都已被压缩。当处理风险的缓冲区域不够伸展时,要么风险的处理会变得很粗糙,不然只有眼睁睁地让“风险”转化成“问题”,我想这绝不是一个项目经理所乐见的。在EssUP中要求项目经理在项目进行之初,就需要把“关键技术”在项目初始阶段做清楚的辨识,将其视为风险去面对,并提出具体可行的避险行动。

  举个实际的案例。我曾经遇到这么一个项目,它的限制条件之一是“500位使用者可以同时Online使用,每一笔交易的回应时间不可超过三秒”。经过项目小组的内部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关键技术”,必须在项目开始时进行验证,以保证我们提供的系统架构是可行的;否则,即使其他客户作业需求被系统开发过程满足,最终整个项目仍然无法通过验收。项目经理当下决定这是一个高优先的商业风险,在确认使用者业务需求的同时,架构设计小组的系统工程师应该完成该“关键技术”的验证。如果无法通过则需对客户提出系统架构变更,进入“变更管理”程序,并应于获得客户同意后进行系统架构调整。若无法通过变更委员会(Change Control Board, CCB)的同意,则项目将面临被终结(Terminate)的危机。后来因为这个风险在项目开始进行时即被提出,而获得了相当充裕的处理时间,得以安全的被规避。试想,如果这个风险在软件已完成系统测试,即将进入与硬件结合进行整体测试的阶段才被发现,那又会是个什么样的状况?我想项目经理可能会被吓出一身冷汗。在思绪混乱、时间紧急的情形下,是很难做出完满的行动计划的。如果因此而铸成大祸,项目经理将难辞其咎。这种不应该发生的“天上掉下来的礼物”,任谁都无法承受。切记:“风险”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一定会变成“问题”,“问题”不去解决就会为项目带来“灾难”。

  所以对一个项目经理来说,如何保持头脑清楚,能在项目进行的当下,去发现风险、面对风险,进而化解风险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项目进行的时间轴不会因你的思考停顿而停止,请记住“风险是活的,风险是会变化的”。当某一风险被一连串的行动消弥之后,可能会衍生出新的风险,或者是后续行动,这个时候风险清单的内容就做了改变。所以“当下”指的是一个项目的最新状态,每个“当下”都可能面对不同的风险。

  在我从事项目管理的生涯中,看过太多太多的项目经理对风险管理掉以轻心。严格地说:他们对风险的管控是无知的,是盲目的。大部份的项目经理在一个项目开始之初,都会被要求在项目管理计划(Project Master Plan)或相关文件中提出他对“风险”的“管理计划”。我曾经亲眼见过:有项目经理抄袭别的项目的风险管理计划,或者好不容易把“当下”的风险列出来之后,随便糊弄一下处理对策就交差了事。从风险清单被客户同意的那一天起,就把其中的风险项目束诸高阁不去管他。等到“一个不小心,项目幸运地验收结案”时,再去看看那张所谓的风险清单,还是长得跟项目刚开始时一样,从来不曾移动过。这就是一般不负责任的风险管理。很抱歉,我说错了,这不叫管理,这应该叫打混。

  一直以来,我都客观地认为:项目管理的核心就是在做风险管理。一个风险管理做得不好的项目,我不认为他的项目会被管理得好,可以如期交付。前面说过“风险是活的,风险是会变化的”,一个优秀项目经理的口袋中,应该随时都可以掏出一张项目当下状况的风险清单(如何界定风险,我们将在下一次探讨),清楚地让自己、让项目成员、让领导甚至让客户知道,目前项目进行的危机在哪里?该如何去规避?让大家放心,即使放不下心也知道要如何去面对。风险管理的重要观念,就是不要让项目的进行充满了“惊吓”与“地雷”,虽然说项目经理要有一颗比一般人更强壮的心脏,但还是让这颗心脏去面对项目其他的挑战吧。

  为什么应该保留TOP 10风险列表?道理其实很间单,因为处理不当而让项目崩溃的原因,往往都是这“前十大风险”。请项目经理务必记住,TOP 10 风险列表的可变性:它会随着项目的进行而改变,千万不要做一个从头到尾只有一份“供交代用”风险清单的项目经理,不要愧对项目经理的神圣任务。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