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ERP体现的管理思想之众说纷纭-安尚

2008-04-27 17:39 281 查看
ERP的六大核心思想

目录
帮助企业实现体制创新1
“以人为本”的竞争机制1
把组织看做是一个社会系统2
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2
以“客户关系管理”为前台重要支撑2
实现电子商务,全面整合企业内外资源3
另外一种说法:3

正文
对于企业来说,ERP首先应该是管理思想,其次是管理手段与信息系统。管理思想是ERP的灵魂,不能正确认识ERP的管理思想就不可能很好地去实施和应用ERP系统。那么,ERP的管理内涵是什么?其先进的管理思想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作为业内人士,笔者试从以下六大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给企业一些有益的启示。

帮助企业实现体制创新

新的管理机制必须能迅速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劳动成本。ERP帮助企业实现体制创新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帮助企业建立一种新的管理体制,其特点在于能实现企业内部的相互监督和相互促进,并保证每个员工都自觉发挥最大的潜能去工作,使每个员工的报酬与他的劳动成果紧密相连,管理层也不会出现独裁现象。

ERP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手段,它所改变的不仅仅是某个人的个人行为或表层上的一个组织动作,而是从思想上去剔除管理者的旧观念,注入新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不管是国外的ERP产品还是本土的ERP产品,关键看其管理思想是否新颖又实用,并且不脱离现实。必须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企业中的确存在捧着“金饭碗”要饭的情况,即企业花巨资购买并实施了ERP系统,但却发挥不出该系统的作用,也就是说买而不用。这样,不要说实现企业体制管理创新,连企业基本的信息化也很难实现。

“以人为本”的竞争机制

近年来,许多企业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笔者不禁要问,什么叫“以人为本”?是不是企业以人为主导作用,就叫做“以人为本”?这种解释应该没有错误,但太笼统,会给企业员工造成模糊不清的认识。ERP的管理思想认为,“以人为本”的前提是,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竞争机制,仅靠员工的自觉性和职业道德是不够的。因此,应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竞争机制,在此基础上,给每一个员工制定一个工作评价标准,并以此作为对员工的奖励标准,使每个员工都必须达到这个标准,并不断超越这个标准,而且越远越好。随着标准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也必然跟着提高。这样“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就不会成为空泛的教条。

把组织看做是一个社会系统

ERP吸收了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中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巴纳德的管理思想,他把组织看做是一个社会系统,这个系统要求人们之间的合作。在ERP的管理思想中,组织是一个协作的系统,应用ERP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结合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组织内部建立起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有效信息交流沟通系统,这一系统能保证上级及时掌握情况,获得作为决策基础的准确信息,又能保证指令的顺利下达和执行。

这样一种信息交流系统的建立和维护,是一个组织存在与发展的首要条件,其后才谈得上组织的有效性和高效率。另外,在运用这一系统时,还应当注意信息交流系统的完整性。

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

ERP基于MRPⅡ,又超越了MRPⅡ。ERP系统在MRPⅡ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它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SCM),并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这样就形成了以供应链为核心的ERP管理系统。供应链跨越了部门与企业,形成了以产品或服务为核心的业务流程。以制造业为例,供应链上的主要活动者包括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分销商与零售商和最终用户。

以SCM为核心的ERP系统,适应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激烈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给有关企业带来了显着的利益。SCM从整个市场竞争与社会需求出发,实现了社会资源的重组与业务的重组,大大改善了社会经济活动中物流与信息流运转的效率和有效性,消除了中间冗余的环节,减少了浪费,避免了延误。 1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