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决定在DSP上开展IVS智能视频分析

2008-04-18 15:12 204 查看
从2006年起,公司的发展重心由网络转向视频图像安防监控方面。公司在推出数字视频光端机之后,考虑到市场前景,决定进入视频压缩网络传输产品领域。第一款采用SOC实现的DVS产品推向市场。又在考虑SOC方案的不灵活性以及后续智能分析的需要,我们又决定用DSP来实现一款DVS产品。

老板本人对这块也非常重视,在资金、人员方面都给与了很大的支持,让我们放开手脚去做事。这不,新招聘了一个开发团队,其中有行业经验非常丰富的周工,以及已经是副教授支撑的博士后刘工。我虽然在学历上不及刘教授,在DSP经验上不及周工,但可能考虑到我的管理经验,张总还是让我来组建和带领这个团队。当然,张总的信任也给我了很大的压力。

经过我们的讨论,我们决定采用DM642平台,并且采用H.264的压缩算法,在14周的时间里在开发板上实现视音频编解码(CIF),并能支持5个左右的智能视频分析算法。

对于整个项目组,特别是对于我来说,任务是艰巨的。因为不仅有很大的工作量,还由于团队也是临时组建,大家也都不是很熟悉,中间还有一个磨合的过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从技术上来讲,我都可能还是一个门外汉,如果不能马上提高自己的相关水平,不能及时跟上项目的进展需要,我对项目的控制将受到很大的限制,最终可能会失去对项目的控制。

当然,让我比较安心一点的是,周工和刘工因为丰富的工作经历,对技术的把握上应该还是不错的,而且有较大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更重要的是,为了让智能分析能按时推出,我们也做了三手准备。一是为了能尽快推出产品,我们和深圳的一家公司合作,买人家的SDK做智能分析;二是我们自己开发智能分析的功能;三是如果我们自己开发出现困难或者部分技术难关不能攻克,我们将基于现有的平台,和一家国际领先的公司合作推出智能分析功能。

如果要总结本项目的难点和重点,我觉得一个是H.264算法在DM642平台上的优化部分。如果优化不好,占用DM642太多的资源,将没有充裕的资源给智能分析,如果太过优化,将大大降低H.264的性能,图像的码流也将很大。另外一个是对周工和刘工的工作上的跟进、协调和激励上。这个问题要是处理不好,整个项目将彻底不能正常进行。这也是我最需要注意的地方了。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视频 休闲 智能 DSP I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