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系统性能指标及实现策略

2008-03-16 09:16 281 查看
1系统运行性能
1.1数据出错率
数据库设计时保证满足3NF限制,保证实现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应用完整性,辅之以严格的操作权限限制、数据规则限制,确保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
1.2系统出错率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通过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和多层次的测试工作,尽量消除系统中存在的BUG。软件设计中注意提高系统的健壮性,杜绝因错操作导致的系统错误发生。
1.3 可靠性和可用性
采用国际先进的质量保证体系和严格的测试手段,确保本系统可达到24小时运行。
1.4故障恢复
指标要求:软件故障5小时内恢复。
实现措施简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将充分注意保证软件的健壮性、可理解性和可维护性;在实际开发中保留完备的开发阶段文档,一旦发生软件故障,可以保证在当日5小时内通过电话、E_mail、模拟运行环境、远程访问和现场确诊并排除。
扩展性要求
对于系统的扩展性要求,我们采用框架式的系统结构和MVC的设计模式,可以充分满足要求。
负荷性能
保证在系统超负荷和多并发操作工作时不出现显著的性能下降。
数据库处理性能
数据库备份性能
利用大型关系数据库自身的性能优点,使用自动定时增量备份和全库整体备份结合的方法,保证达到要求的备份速度指标。
数据库备份性能
利用大型关系数据库自身提供的数据库恢复功能,配合使用系统中提供的“数据库管理 “功能,实现全自动的数据库恢复流程。
客户端性能
输入性能
运用数据库连接池技术,减少了并发操作对效率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一般业务数据处理能够保证记录相应时间在5秒之内。
查询性能
采用合理的数据库设计策略;设置足够的数据索引;控制数据表的最大长度;结合使用预设的用户视图和存储过程;提高查询响应速度。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