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几种串行通信接口标准

2008-01-17 15:42 302 查看
2006-04-23 10:56:57





在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以及分布式工业控制系统中,经常采用串行通信来交换数据和信息.
1969年,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公布了RS-232C作为串行通信接口的电气标准,该标准定义了数
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通信设备(DCE)间按位串行传输的接口信息,合理安排了接口的电气信号
和机械要求,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它采用单端驱动非差分接收电路,因而存在着
传输距离不太远(最大传输距离15m)和传送速率不太高(最大位速率为20Kb/s)的问题.远距离串行
通信必须使用Modem,增加了成本.在分布式控制系统和工业局部网络中,传输距离常介于近距离
(<20m)和远距离(>2km)之间的情况,这时RS-232C(25脚连接器)不能采用,用Modem又不经济,
因而需要制定新的串行通信接口标准.
  1977年EIA制定了RS-449.它除了保留与RS-232C兼容的特点外,还在提高传输速率,增加传
输距离及改进电气特性等方面作了很大努力,并增加了10个控制信号.与RS-449同时推出的还有
RS-422和RS-423,它们是RS-449的标准子集.另外,还有RS-485,它是RS-422的变形.RS-422、
RS-423是全双工的,而RS-485是半双工的.
  RS-422标准规定采用平衡驱动差分接收电路,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最大位速率为10Mb/s),
增加了传输距离(最大传输距离1200m).
  RS-423标准规定采用单端驱动差分接收电路,其电气性能与RS-232C几乎相同,并设计成可
连接RS-232C和RS-422.它一端可与RS-422连接,另一端则可与RS-232C连接,提供了一种从旧技
术到新技术过渡的手段.同时又提高位速率(最大为300Kb/s)和传输距离(最大为600m).
  因RS-485为半双工的,当用于多站互连时可节省信号线,便于高速、远距离传送.许多智能
仪器设备均配有RS-485总线接口,将它们联网也十分方便.
  串行通信由于接线少,成本低,在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产品也多种多样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