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怎样欣赏上海女人

2008-01-03 10:02 281 查看
var shopDataArray496292085 我有个北方朋友,他在上海呆了很多年,在闲谈的时候说起他的十个前女友无一例外都是上海人。原因是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够在上海安居下来,所以他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找上海本地的,谈到后来很有点吃不消。每次都是因为他没有房子被女方的家庭拒绝了。我猜想,头几次谈朋友,这个北方人遇到的是温柔老实的上海女人,看到的是上海女人美好的一面,因此对待交友的态度,他是认真的。如果对方不是上海人,他再喜欢也会主动放弃。但是经历过十个上海女人之后,他觉得眼前一片黑暗。这时他赶紧把自己打醒,回老家发展去了。后来他还是找了个北方姑娘结了婚,如释重负地说道:这回可好了,可以不用再看见现实的上海女人的脸色过日子了。
  
  这位仁兄见识到了很多上海女人现实的毫不留情的一面。有些文化人大致都谈到了上海女人的精确。这也是关于她们现实和精明,务实的一个侧面。还有些反对文化的人把上海女人描写成自私、贪婪、轻浮、傲慢、无理,一无是处。而上海的男人则都变成了上海女人的阶下囚。我觉得人们对待上海女人很现实的看法都没错,总都是一个侧面。但根据大德的经验,假如你遇到一种可疑的说法,这种说法对自己又过于有利,这种说法准不对,因为它是编出来自己骗自己的。因此有些人总喜欢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毛病推到他需要推到的人身上去,总是喜欢说一些对自己很有利的话。我的那个北方朋友如果不是出于现实,何必每次都只限于和上海女人交往呢?所以,与其说上海女人性格很现实,还不如说是上海这个城市的性格比较现实。当然,还是有人要说上海女人太现实了,我也无法反对,因为很多上海女人的性格中确实是否都有一座太现实的城市,我对此不具备分辨的能力。
  
  一个城市的女人,也就构成了这个城市的一半性格。想要了解这个城市的性格也就得了解这个城市的男女。我只觉得,越现代的城市人选择男女对象的时候,标准是越接近的,总是依次会被对方的:外表、地域性、个性和人格所吸引。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越没有能力深入了解的人只能够停留在表面,他(她)只能够被对方的外表、地域性等外在条件所迷惑。如果没有深入到一个人精神世界中人格的认识,那么对其个性的判断也只能产生误解。一个人内在的人格才是真正的个性。因此,即便表面个性很现实,这也并不能代表上海女人的人格和真正的个性。从外表到地域性到个性,再到人格。这是一个人完整的魅力。从艺术到科学到哲学,再从哲学到宗教到巫术,这是人类信仰和认知世界返璞归真的完整过程。一般人的欣赏总会停留在第一阶段,但有些人的欣赏能达到第二阶段。比如我的那个北方朋友科学的选择了对象的地域性。我觉得不能这样欣赏上海女人。

  有些在意怎么考都从来没有在广场上见过任何猫。本来有鸽子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猫,所以我知道在城市人民广场的猫隐身着。猫和鸽子是上海人最喜欢养的两种动物,老上海人家很少养得起狗,养猫则很省钱,最省钱的猫自己养活自己,它勤劳自己会去抓老鼠,连不属于辖区的隔壁,都要帮忙带走小偷。它爱清洁,见不得大便。它简直能比主人的儿子都干净孝顺不啃老。因此精明的老上海没有不喜欢猫的。老宅区不但老鼠多,鸽子也多,屋顶一种就是鸽子楼,每到一个老宅区总会见到几处搭建的妖型怪状堪比俄罗斯怪楼。由于经济和算计,所以旧时房顶上有猫的人家则更多。往往由于后来没有老鼠的关系,猫偷吃了鸽子这种事情屡见不鲜,所以养鸽子的人多半不会喜欢猫。抓住了就要虐待一番。但也有的人家同时养了这对天敌。我见过一家上海人,鸽子喜欢停在主人的肩膀上,猫同时趴在脚边,也算是一种奇幻印象吧。
        
    到了现在,我们城市的前院门厅广场也专门养起了广场鸽。广场鸽成了获得待遇最好的城市动物。为什么在上海猫和鸽子同样历史悠久,偏偏鸽子获得了优待呢?这很好理解,任何体制总会优先照顾形象良好性格温顺热爱被关押起来生活的动物。人们把广场定为不能吃鸽子的地方,当然人们刚刚喂完鸽子之后走出广场就可以去饭店用鸽子喂自己。鸽子这种囚徒只有在广场的保护下才能让富裕生活得到保证,但其中有些囚徒也是人类的使徒,所以贡献巨大广告地位尊贵。猫是人类的什么,这件事一直未有定论,因此猫的地位在我国总是可有可无,生肖都排不上。因为宗教信仰和文化的关系,甚至老鼠和猴子可以在印度或者泰国寺庙里白白吃拿卡要。我们的猫则只有被流放到城市后院的运命,只有某些公园才可能会遇到一些好心人的施舍得以苟延残喘。
        
    有人说到最后,人们把感情寄托在动物身上,想想也很可怜。这种看法过于肤浅和霸道,我要说喜欢动物的人,那些公园里的阿姨老伯,绝不会可怜,可怜的是那些找不到任何感情寄托的人,我从不去鄙视,也不去羡慕自由的猫和人类的自由。属性不是浪漫的自由是可怕的。我只仰慕因为自由所以浪漫的猫。我相信只有同样生性喜欢浪漫的自由意志的人,才会喜欢上猫。不仅莱辛喜欢它,文学家、艺术家,体制外囚笼外的人类都会喜欢上它。城市动物能给我们一些珍贵的东西。我们的猫给了我其中最珍贵的浪漫的自由意志。

  古人造“美”这个字的时候,农业文明还没有发展起来,游牧文明时期食物匮乏,羊大肥美,成了美的象征。假如不以食为凭,其实任何动物都不能与猫科动物比美的。尤其是眼睛。说起猫科动物的王道美学,其实在各种动漫文化中更为显著,动漫人物要想变的美丽,就得把眼睛放大,这是模仿小猫;画侧面鼻子得短而上翘,这是模仿小猫;要想人物动作变的可爱,手脚都要画成猫的圆手,这更是模仿小猫;人类的精神世界认为人本身不是美丽的动物,灵长类动物更适合走喜剧路线。如果让山地大猩猩穿上运动服,戴起橄榄球安全帽,和人类运动员一起比赛。他们的姿势会告诉世人,这两种动物明明毫无分别。
     美丽化身的人类模特儿要学走猫步,步伐才能变得轻盈动人。人要是走出人类自身的步伐,只能够产生各种滑稽不雅的走路姿势。很多人保持他平时走路的姿势混在企鹅和鸭群里毫不显眼。更还有很多人走路不像生物,就像两只拖把支撑起一个箱子在平地移动。相比之下,猫科动物才是最美的标准,因此人类处处要模仿猫。美字虽然依靠羊这种动物诞生,但是后来羊和美毫无关系。模仿羊,人美不起来,蓄把山羊胡子反而要变成丑怪。模仿猫,人类才能学会优雅和美丽。

  LZ你到底在说啥呀,一会人一猫的,汗!
虽然觉得你不知所云,但有点是同意的,那个男人一开始不是这么现实的非要找个上海女人留在上海,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这种事情发生了,他的动机是现实的又希望别人不要现实,这不是很荒唐么!想留在哪里和同什么人结婚有关系么?不和上海女人结婚也可以留在上海呀!上海不过是一城市,又不是国外,又不要绿卡,再汗个!
其实婚姻本来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如果一开始谈朋友的时候先去关注对方是哪里人,再考虑谈还是不谈,我看这个也就不要再谈下去了,出发点就有问题了。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