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外包业的快速增长以及中国企业的机会

2007-12-26 10:14 816 查看
导读:
  15年前,台湾方便面食品企业“康师傅”在内地的首次订货会上拿到3个月的订单时,他们竟然找不到一家合格的面碗生产企业,于是成立了专做面碗的育新工厂;因不能忍受包装袋生产企业2-3个月的出货周期,他们又成立了顶正公司;为了解决对脱水蔬菜大规模的需求和实现配送的准时和仓储的先进,他们又建立了顶芳公司和顶通公司。
  “康师傅”曾经认为能发展到现今规模,与一开始就解决原物料配套问题有很大关系。然而,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康师傅”开始为此不安。配套厂已经暴露出了产能过剩的矛盾,“配套事业群”和“其他”事业单位对“康师傅”营业额的贡献仅为2%。
  “康师傅”最大的竞争对手“统一”企业集团走了与之截然不同的路径。统一是台湾的方便面老大,在起家时,他们没有把上游供应商做的事情收归己有。这种做法也延续到开拓内地市场上,因此,统一(中国)负责人曾经拍着胸脯说:“我要什么,很多人都会来抢着做,有竞争,不用自己背上那么重的包袱。”事实上,统一企业的收益率远胜“康师傅”。
  两厢比较,人们看到了“康师傅”的负重和“统一”的轻装。这正是时下流行的项目外包给传统企业带来的最大价值。
  美国现代营销学创始人之一的科特勒撰文指出:“在2005年大多数公司的活动和需求中,有60%以上通过外包实现,少数公司甚至100%依赖外包,这使得它们实际上只拥有少数资产,但却赢得了惊人的回报率。”
  打开项目外包之门
  一体化的全球经济浪潮和精细化的专业分工方式,已经使项目外包事实上成为公司现代化的明显生态。
  项目外包,其核心理念是“做你做得最好的,其余的让别人去做”。简单来说,就是把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环节交给其他企业来做,企业本身专注于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在最初的时候,这样做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和时间。这种重要的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电信、IT、电力、人力资源和政府管理部门等领域。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IT技术的快速发展,项目外包已经不再是企业缩减开支需求的副产品,而是一个机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转变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外包项目对各个厂商的技术和资金要求达到较高的水准,与国内意义上的“来料加工”不是一个概念,它进一步扩大了外包的范围和业务环节。可以说,全球化的经济催促国际项目外包市场近年来迅速扩张,由单个项目逐步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市场,形成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较优组合。
  根据美国项目外包研究机构最近所做的一项调查,采用项目外包方式的美国企业总裁认为,无论是经济繁荣时期还是衰退时期,项目外包方式都已成为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经营管理手段。
  经济衰退时期,运用项目外包方式可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速度和灵活性;经济上升时期,可节约机会成本,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扩大经营规模,开辟新的市场。
  IT:外包的活跃地带
  国际项目外包全球年会主席、美国项目外包研究会主席及执行总裁卡伯特预测,在未来2年中,全球项目外包开支的一半花在制造业、建筑业、后勤服务、人力资源发展等领域,而目前约占项目外包总开支10%的信息技术产业的项目外包将会出现加速度的增长。
  国际IT跨国公司无疑是抢购项目外包的急先锋,在许多传统企业看来充满着神秘感的项目外包,放在他们面前可能会变成一件十分平常的事。随着IT产品的日益标准化,市场准入的门槛越来越低,众多的IT巨头正日益依赖于那些专业化的IT产品“加工厂”。比如说,台湾的大众并不为人熟知,但在它的生产线上,1年会产出数百万台印着苹果、惠普、索尼、戴尔等几乎所有的国际著名品牌标签的笔记本电脑;美国伟创力公司年产手机近亿部,大都贴上了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等品牌。
  为什么众多的IT巨头热衷于把自己的产品交给别人生产?有关专家指出,这是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为企业谋取最大生存空间的一种企业战略。一方面,由于IT技术的高速发展,大规模生产时代正在逐步向个性化定制时代过渡,企业的关键资源也由资本转向信息、知识和创新能力。这样,企业能否真正获利,在于它组合资源能力的高低,很多企业都采取借用外部资源的方式来提高运作效率。另一方面,IT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产品单位价值高、资金占有量大、供货形势波动大、技术更新快等因素,对供应链管理有着更复杂的要求。同时由于IT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赢得市场竞争的第一要素就是时间。所以,供应链上的企业分工合作、协同预测、协同供应、协同研发,以最短的时间推出新产品,已成为IT企业的生存之道。
  对于那些有实力的IT大企业来说,外包出一部分业务当然不失为明智的选择。并且外包市场的扩大,也吸引着他们开始为别人做外包。
  日用消费品巨擘宝洁(P&G)就与惠普达成为期10年、价值30亿美元的IT外包合同。惠普将为宝洁在全球160个国家的运营提供IT基础设施管理、数据中心运营、终端用户支持、网络管理、应用开发和维护支持服务。惠普的一份资料说,这个合同将在10年内为宝洁节省大约10%到15%的IT成本。
  与惠普一样试图抢食外包服务蛋糕的IT企业并不是少数。国内神州数码斥巨资向IT服务转型、惠普和康柏合并后要与IBM在服务市场叫板,他们共同追逐的当然都是方兴未艾的外包服务市场。对他们来说,客户有可能是大多数的企业(包括中小企业)和政府部门。
  中国企业的机会
  当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IT企业继续挖掘它的深度和广度,国内企业也许会在受到剧烈冲击时考虑“换一种活法”。
  Gartner的研究报告表明,印度早已成为国际大公司发送外包项目的最大受益者。据统计,2005年,印度仅在BPO(业务流程外包)的收入就达13亿美元,从软件外包中获益80亿美元。与印度相比,中国企业所得就相形见绌。有市场调研公司的调查显示,2005年中国IT外包市场仅35亿元人民币(约合4.4亿美元)。
  失去的不会再来,但留给中国企业的机会仍十分丰厚。据统计,《财富》500强企业中已有近400多家将其生产网络扩展到中国,其中多为电脑、电子产品、电信设备、石油化工等制造商,国内企业在外包领域的机会随之增加。Gartner公布的全球外包市场报告显示,到2007年,中国IT外包服务、客服中心以及后端办公室等服务营收将达270亿美元,与印度相当。报告还解释说,中国在IT市场、IT服务业和其他科技发展方面的竞争力将迅速提高,这为争取更多的外包市场奠定基础。
  排名全球500强企业第87位的美国EDS电子资讯系统公司,则因为另一个原因看好中国外包市场。EDS大中华区及韩国区董事总经理伍壮明说:“随着跨国企业的大量涌入,中国本土企业必将面临建立全球销售及制造网络的挑战,而采用外包业务是这些本土企业生产、销售达到国际标准的必然选择。”目前EDS已经成为上海通用汽车、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中国企业的IT外包业务提供商。
  无独有偶,经济学家钟朋荣在考察了江苏、广东的企业后,认为这两地的企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建立在业务外包基础上的产业链和企业群落的形成是一个重要原因。他把东南沿海企业发展的特点概括为“小狗经济”模式——指一个企业的模式等于核心竞争力加外包。“无数小狗聚在一起能咬死一只老虎,这是中国的优势。”钟朋荣说。
  
  不过,人们普遍寄予希望的还是国内IT外包市场。专家认为,通过参与项目外包,原本落后先进国家10年左右的中国IT企业可以避免国外企业走过的弯路,加快融入国际市场,并在3年内缩短差距。卡伯特先生指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现在是全球生产总值的9%,到2015年将达到全球生产总值的25%,而且中国刚刚进入外包市场,在科技、商业流程甚至在制造业方面,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未开发的离岸外包服务场所。”Gartner预测,中国在未来的5至8年间将成为世界的三大市场之一。
  一项针对国内100家大型制造业企业与流通企业的调查显示,48%的企业认为供应链管理对企业发展最为重要,占第一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对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重视。不过,如何建立供应链管理,建立什么样模式的供应链,对于中国大部分企业而言还有一个试错和归正的过程。
  
  《IT时代周刊》特约撰稿人/张 锐(供《IT时代周刊》专稿)

本文转自
http://www.bpotime.com.cn/home/news_detail.aspx?newsId=66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