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MBA案例分析(行销与营销之营销五)

2007-10-20 23:01 603 查看
[案例五]

[align=center]忽视市场营销环境的失误[/align]

彭尼公司是美国大型零售商店之一,成立于1902年。8年以后,它发展成为遍布美国西部各州的26家连锁商店。在以后的30年间,它的发展极为迅速,到1940年已经拥有1585家商店。彭尼公司的巨大成功,来自于它的经营特色:
1.只限于在小城镇开店,大多在密西西比州的西部。在这样的小镇上,彭尼公司的经理工资最高、地位显赫,被尊为当地人的朋友,他们的商店也受到了爱屋及乌的礼遇。
2.现金交易。彭尼公司极力提供最优质的商品,而且尽可能把价格压到最低限度,这样一来顾客乐于付款,也乐于把商品自己带回家中。由于商店坚持以货真价实为宗旨,不搞门面装饰,因而管理费用极低,在售价低的情况下,也有利可图。
3.销售品种有限。彭尼公司的商店大多分布在小城镇,销售产品主要限于服装和家具,这样一来质量更容易获得保证。
二战后,彭尼公司恪守的经营原则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而同期,另一家大型连锁店西尔斯的市场占有率却在不断上升。什么原因导致二战后彭尼公司的滑坡呢?主要是市场营销环境发生了变化,而公司仍抱着传统的经营观念、经营方式不变。
1.顾客需求呈现多样化。由于战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需求日渐丰富,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而彭尼公司的经营品种只限于服装和家具,不能满足人们的购物需要。
表3-6彭尼公司商店数和销售额的增长
年份 商店数 销售额 (&)
1902 1 28,898
1905 2 97,653
1912 34 2,050,641
1919 197 28,783,965
1926 747 165,957,865
1933 1466 178,773,965
1940 1585 302,539,325

2.服务形式多样化。由于买方市场的形成,消费者对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有漂亮的装璜,舒适的购物环境,还要求有赊销、送货上门等服务。而彭尼公司仍坚持现金交易和自己拿货。 3.企业形象日趋重要。由于竞争的加剧,企业定位、企业形象对于吸引消费者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彭尼公司的商店遍布小城镇,在大都市踪影全无,无疑极大地影响了它的发展,难以与代表高效率、大规模的西尔斯公司相比。 50年代,彭尼公司的推销员威廉·巴顿给董事会写了一份备忘录,批评公司那种面对已变化了的市场环境,却不作任何反应的顽固、保守的作法。该备忘录引起了公司的极大关注并开始着手改革。
1.赊销。1958年9月,彭尼公司开始进行赊销的可行性试验,到1962年,彭尼公司的所有商店都提供赊销服务,赊销的比重1964年占28%、1966年占35%、1973年达到38%。 2.经营品种多样化。除了经营传统的非耐用品之外,开始仿照西尔斯公司也经营家电、家具、汽车等耐用品。 3.向大都市扩展。由于舍不得离开小城镇,公司的发展受到了阻碍,竞争力受到影响,因此公司决定向大都市扩展,树立现代企业形象。 4.开展市场营销环境研究。在备忘录出现以前,公司对市场营销环境研究还十分生疏。但它的出现刺激了公司,使公司认识到必须对所赋予的环境、机会和市场需求进行全面、彻底地研究,以督促公司管理人员对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作出评价,对竞争对手的变化作出反应。 从图3—5可以看出,公司着手改革以后,市场占有率在60年代开始逐步提高,可见开展市场营销环境研究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

讨论: ①彭尼公司的发展情况如何? ②为什么彭尼公司市场占有率会不断下降,他们采取了什么措施? ③从占有率图表中,你判断它的上升高度是否能恢复以前的纪录? ④对市场营销的作用应当怎样理解?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