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软件工程一:软件工程基本观念

2007-09-17 21:10 507 查看
软件工程的目标是提高软件的质量与生产率,最终实现软件的工业化生产。
质量是软件需求方最关心的问题,用户即使不图物美价廉,也要求个货真价实。
生产率是软件供应方最关心的问题,老板和员工都想用更少的时间挣更多的钱。
质量与生产率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高生产率必须以质量合格为前提。如果质量不合格,对供需双方都是坏事情。
从短期效益看,追求高质量会延长软件开发时间并且增大费用,似乎降低了生产率。
从长期效益看,高质量将保证软件开发的全过程更加规范流畅,大大降低了软件的维护代价,实质上是提高了生产率,同时可获得很好的信誉。
质量与生产率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对立,好的软件工程方法可以同时提高质量与生产率。

软件工程的主要环节有:人员管理、项目管理、可行性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程序设计、测试、维护等

常见的软件工程模型有:线性模型(图1.2),渐增式模型(图1.3),螺旋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形式化描述模型等等。

软件开发的基本策略

人们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自然而然地运用于生活和工作中。

同样,程序员脑子里的软件工程观念会无形地支配其怎么去做事情。

软件工程三十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方法,但这些方法不是严密的理论。

实践人员不应该教条地套用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和“产生新方法”。

有谋略才会有好的战术。

软件开发中的三种基本策略:“复用”、“分而治之”、“优化——折衷”。

复用

将具有一定集成度并可以重复使用的软件组成单元称为软构件(Software Component)。

软件复用可以表述为:构造新的软件系统可以不必每次从零做起,直接使用已有的软构件,

即可组装(或加以合理修改)成新的系统。复用方法合理化并简化了软件开发过程,

减少了总的开发工作量与维护代价,既降低了软件的成本又提高了生产率。

另一方面,由于软构件是经过反复使用验证的,自身具有较高的质量。

因此由软构件组成的新系统也具有较高的质量。

分而治之

分而治之是指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问题,然后逐个解决。

这种朴素的思想来源于人们生活与工作的经验,完全适合于技术领域。

软件人员在执行分而治之的时候,应该着重考虑:复杂问题分解后,每个问题能否用程序实现?

所有程序最终能否集成为一个软件系统并有效解决原始的复杂问题?

优化——折衷

软件的优化是指优化软件的各个质量因素,如提高运行速度,提高对内存资源的利用率,

使用户界面更加友好,使三维图形的真实感更强等等。

想做好优化工作,首先要让开发人员都有正确的认识:优化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而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当优化工作成为一种责任时,

程序员才会不断改进软件中的算法,数据结构和程序组织,从而提高软件质量。

软件中的折衷策略是指通过协调各个质量因素,实现整体质量的最优

(摘自(林锐博士)软件工程思想)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