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写在《大国崛起》之后,“中国崛起”之前(二)

2007-01-22 13:27 267 查看
写在《大国崛起》之后,“中国崛起”之前(二)
《中国崛起策二:中国的地缘困境和西部突围》

先发一个亚洲地图的连接 http://www.8264.com/10268.html 。这样大家可以有直观的认识。

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中国的地缘形式十分恶劣。北、东、南边界没有给我们太大的挥洒空间,但走向西部广袤的世界,我们会用中国和平崛起的力量打开一片双赢和多赢的新天空。而我的观点和作者有所不同,我认为,中国东面受困的局面的确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扭转。中国的西面也自然是中国的战略要点。但中国的北面和南面却有大量的工作可以做。

从中国看出去,亚洲的地缘政治板块大概有这么几个:由俄罗斯、蒙古构成的北亚;由朝鲜、韩国、日本构成的东北亚,由东盟十国构成的东南亚;由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国等构成的南亚;由海湾伊斯兰国家构成的西亚以及前苏联分裂后形成的中亚;

东北亚:

美国控制下的日本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完全割断了中国通往太平洋的海上通道。象一条斩不断的铁链,将中国这条巨龙死死的捆在陆地上。这就是著名的“第一岛链”。这条岛链上最重要的国家当属日本。他有着极强的民族性,也曾给我们带来过深重的灾难和屈辱。这个美国平衡东亚力量最重量级的打手,由于他天然的侵略性和不愿被中国取代的自卑心态,决定了他和中国之间永远不可能象法、德一样实现民族大和解。这条岛链上另一个重要的地区是台湾。台湾是中国在地缘政治上最大的困境,它是中国突破第一岛链的关键点,也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处处受制于人的软肋。任何国家都可以用台湾问题向中国漫天要价。而它更是美国钳制中国的永不沉默的航空母舰。和中国东北相连的朝鲜半岛是该地区的一个变数。它的文化虽然根植于中国的儒家文化,却形成了一种强悍、冲撞、自立的高丽精神。最近流行于两韩的民族主义有极端化的趋势。除了针对日本,也暗自针对中国。朝鲜和中国关系非常紧密。朝核问题成为了中国对抗美国的一张牌。韩国虽属于美国阵营却试图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在遏制中国方面比日本要温和得多。

东南亚:

东盟十国看似一个地区性组织的整体,其实内部又有亲华和排华两种势力。从整体上讲,随着中国和东盟贸易的提升,在利益的驱动下,中国和东盟的关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东盟峰会、10+1、10+3、东亚峰会、APEC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反映了中国和东盟关系的不断深入。但在东盟内部、越南、菲律宾、新加坡、印尼等国和中国的关系并不融洽,这既有历史、地理的关系,也受美国因素的影响。泰国、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是东盟中和中国较友好的国家。特别是缅甸这个极不稳定的军政府国家,有着中国重要的国家利益。东南亚方向是中国儒家文化的辐射区,各国和中国的矛盾不是结构性的。随着双边贸易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东南亚方向可以体现出更大的影响力。和排华国家的关系,也有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我认为中国在东南亚方向还大有可为。
 南亚:

南亚最大的两股势力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印度悠久的历史和文明,具有世界级影响的宗教和哲学,再加上不俗的经济表现和庞大的人口规模,为印度的崛起奠定了很好的条件。中国和印度发生过摩擦,至今还有悬而未决的边界问题。但发展同印度的关系应该是我们的基本国策。而妥善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发掘中印经济良好的互补性,实现双赢是中国今后的努力方向。巴基斯坦是这个地球上和中国关系最好的国家,中巴关系的稳固甚至超过中朝关系。印巴两国历史上矛盾甚深(这里面当然有中国的因素),但为了配合中国将印度捆上共同发展的快车,巴基斯坦已经在边界问题上做出了让步的姿态。中印之间能形成怎样的战略关系是既取决于中国的政治智慧,也取决于印度政府的判断力。

北亚:

蒙古由于其影响较小,不是我们谈论的重点。这里的重点是俄罗斯。从地理上说俄罗斯是欧洲国家,但在亚洲的地缘政治上来看,我们不妨称其为“北亚”。俄罗斯不是苏联。在苏联成为中美共同的敌人时、中美联合起来对抗苏联。当美国成为中俄最大的敌人时,中俄联合起来对抗美国。这都是历史的必然。当今世界,中国和俄罗斯都没有实力单独和美国抗衡。而两国都面临着美国的围堵。中国的经济、俄罗斯的军事以及两共的政治影响力加在一起,才有可能和美国抗衡。同时俄罗斯的能源、中国的市场又使两国在经济上互有需求。因此和俄罗斯建立起准同盟关系是中国的当务之急。这在关于中亚和西亚的分析中能够看得更清楚。

中亚:

中国近年来在国际战略上的一个大手笔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这个看似经济和反恐的组织,其实是一个政治经济和军事准同盟。它的成员国由中俄和中亚五国组成。中俄实际上是这个组织中的双领导。但中国非常理性的尊重了俄罗斯主要领导者的地位。中亚五国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其中三国和我国直接相邻,这里南接阿富汗,西南接伊朗,西临里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而这里的能源储备也非常丰富。美国掀起的颜色革命使这些国家政权感觉到巨大的威胁,这是他们加入上合组织的重要原因。而中俄一旦失去中亚,则西大门完全敞开,完全失去了战略回旋的空间。

西亚:

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油库。这里一直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911之后的反恐战争使伊拉克、阿富汗都在美国的控制之下,再加上一大批亲美的阿拉伯政权,美国几乎就要完成了对西亚的垄断。但这其中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伊朗。如果美国再占领了伊朗,则美国在西亚的势力就完全打通,并一直延伸到中国的西部边界。而包括“霍尔木兹海峡”在内的中国和世界石油通道就完全控制在美国人的手中了。因此,伊朗是中国的战略要点,也是俄罗斯的战略要点。对中国来说,联合俄国,利用上合组织向伊朗提供保护伞是必然选择。在整个西亚,中国的最佳策略是:鼓励多边势力介入,尽力防止单边势力霸权垄断。

中国的在亚洲的地缘政治还有很大的困境。但我们也应看到希望:彻底解决边界问题后俄罗斯和中国的合作正在实实在在的进行;中国和东盟关系正在逐步改善;上海合作组织拉近了中国和中亚五国的关系;印度不甘心作美国遏制中国的棋子;韩国希望和中国一起启动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建设;台湾民间对实现三通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日本也期望借助中国的发展实现经济复苏……困境与希望并存,这就是中国当前地缘政治的面貌。伊朗是兵家必争之地,但这一地区争夺的结果很可能是形成“均势”,从“零和”与“双赢”的本质区别来看,真正可能有所突破的,是在南亚和东南亚。而与俄罗斯和中亚五国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巩固。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能源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