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印度的软件神话真不能打破吗?

2007-01-04 23:52 344 查看
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报道,一个美国的专家预测中国将发展成制造业霸主,而印度将成为未来的软件巨无霸。现在国内也有好多舆论觉得印度神话很难打破。虽然印度的软件现在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印度对我们来说真是一个不可超越的神话吗?作为一个软件人,我不太认同这种观点。

从差距的起源讲,80年代美国等国外软件企业开始大量发包,其对象主要是劳动力廉价的中国和印度。但是出于各方面的考虑,政府并没有重视这个机会,这样就给印度的软件发展留下了更多的机会。 印度软件这20多年里主要就是做外包,而且做得比较专业。但这在一个劳动力廉价的国家里,20年发展到这样子也是必然的事情。就好比中国制造的廉价鞋,衣服等日用品卖遍全球一样。现在的印度软件基本完成了原始积累的阶段,开始向海外扩张,这个的确对我们来说是个威胁,但与我们的电器外销是一个道理,并没有什么新颖之处。国内的情况是政府和业界在2001年就注意到了这种差距,并作了大量的努力来发展国内的软件业。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一些可以从技术上和实力上可以跟国外软件竞争的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如华为的嵌入式软件产品,金蝶得中间件。并不是非要做个操作系统出来才能证明技术高,同样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过CMM5,才说明我们可以超越印度。软件的发展是个包括多方面的,有高技术低复杂度的,也有低技术高复杂度的,不能因为外包方面暂时没有印度强,就觉得我们的软件水平整个低人一等。现在的国内软件销售额已和印度持平,只是国内的市场比重比较大,外包和产品化上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也会有更多的力量来支持正版的软件。只要拥有更快的发展速度,超越只是个时间的问题。

在印度软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印度人的诚信比较薄弱,跳槽风气比较浓。而对于软件外包企业最重要的就是数据的保障,如果数据维护者投靠商场敌阵,势必会伤及客户权益。客户诚信建立不易,只要出现一次数据外泄弊案,辛苦经营的产业信用将毁于一旦,这也是印度软件外包业发展过程中潜在的致命伤。最重要的一点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印度的软件人才成本也比我们的要高,不断攀升的人力成本也将会阻碍软件外包业的快速发展。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印度企业将业务转移到中国的其中一个原因。过去5年我们从印度产业那里学到了不少,未来的5年呢?即使外包上不能超越印度,相信也足以和其抗衡!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