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中小股民会牺牲在牛市的泡沫里?[转]

2006-12-20 09:14 155 查看
12月14日,是一个可以载入中国证券市场史册的日子。这一天,上证指数跨越2001年的历史高点2245.44点,创出新高2250.32点,收盘2249.11点,此收盘点位也是历史上最高的。

但此一时,彼一时。对于昨天的新高,我们没有再次看到券商营业部的投资者以往那种欢欣鼓舞的场景,更多的人是以平静的心态迎接这个新高点。在历经股市的磨难之后,投资者更加成熟起来,也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毫无疑问,14日的新高点与2001年的高点比起来,其所包含的意义大不相同。一个是全面牛市,绝大多数投资者都从中分得了一杯羹;一个是指数型牛市,也就是少数人的牛市,许多投资者只赚指数不赚钱。

事实上,股指虽然创出了新高,但却并没有多少“吸引”投资者的地方。很明显,此次的新高存在“泡沫”成分的。如果没有工行、中行等大型上市公司对股指的贡献,上证指数离历史高点还有相当的距离。有业内人士进行过测算,工行每涨1%,至少要为股指“贡献”4点。如果剔除工行、中行等大型蓝筹股对指数的贡献,上证指数目前大约在1800-1900点左右。由于指数编制规则的缺陷以及新股上市首日即以发行价作为基期进行调整,大大增加了股指的“泡沫”,上证指数由此变得有些“虚肿”。中行就是最好的例子。中行上市当天只有23.05%的涨幅,这样的涨幅在新股当中应该算是较低的,但它上市当天却带动指数上涨58点,大型蓝筹股对股指的“标杆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如果不改变指数的编制规则,今后随着其它大型蓝筹的不断上市,上证指数的失真状况也将愈演愈烈,而投资者只赚指数不赚钱的原因也在这里。

诚然,上证指数是创出了新高,但与之相对应的是,绝大多数投资者的信心没有创出“新高”,整个市场的人气也没有创出“新高”,除了少数股票之外,其它的股票价格也没有创出新高,这其实是对大牛市的绝妙讽刺。而尽管上证指数刷新了历史高点,但一个只赚指数不赚钱的新高点、一个绝大多数投资者不能分享牛市盛宴的新高点,一个包含着“指数泡沫”的新高点,一个只为管理层政绩脸上“贴金”的新高点,到底又有什么意义呢?

打开个股K线图看看,自今年7月份大盘有一波调整以来,许多股票都处于下跌之中。也就是说,那些当初在高点买入股票的投资者,至今还是被套的,更休提什么赚钱了。如果说现在是牛市的话,那也应该是绝大多数投资者的牛市,否则这样的牛市不是健康的。但事实却是,目前的牛市行情只是少数人的牛市,这种“局部”牛市在行情不好的时候无可厚非,但此次的新高是在股改即将完成、近几年GDP高速增长、人民币大幅升值的背景下产生,股市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更多的是体现在某些行业当中,此种情形只能说明我们的牛市已经“遁入”畸形。

需要注意的是,日前的新高是在成交量萎缩的状况下产生的,这不能不引起投资者的警觉。市场上有人认为,十年长牛才刚刚开始。这种观点其实非常可笑,那些大盘处于千七的时候高喊风险的人,现在居然“空翻多”。难道只几个月的时间,中国股市就已经发生了质变?难道上市公司的质量都得到了大幅提高?难道中国股市的基本问题都解决了?须知,世上没有只升不跌的牛市,即使是长牛,牛市也有需要歇歇脚的时候。而且,在股指期货即将推出之际,大盘的强劲上涨意味着什么,相信市场的参与者没有几人不清楚。

警惕一点吧!中小散户朋友们,不要成为“黑嘴”的“殉葬品”!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