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到微软Tech•ED 2006技术大会一游

2006-09-25 09:44 375 查看
微软Tech·ED2006北京站的活动于2006年9月21号到23号在北京六环外(好远!)的九华山庄举行。说来惭愧,自诩为“MS Fans”的我,却只参加了22号的活动。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微软Tech·ED大会,以前一直只是听说,却不敢奢望。一是当时我还只是个穷酸的学生(现已‘转型’成为一个穷酸的开发人员),二是因为微软从未在我读大学的地方举办过这类活动。来北京不久就能参加梦寐以久的Tech·ED,真是有幸!

早上我坐着同事的车,经过整整一个小时的“跋涉”,终于来到了九华山庄。其实称其为“山庄”我倒觉得不够贴切,因为周围没有什么显眼的山,也并没有处在大山沟的感觉和氛围,倒是那犹如前门楼子一样的高大的酒店,令人觉得犹如置身于现代的皇家大院内似的。

到了那里已近中午,首要任务当然就是吃饭了,民以食为天嘛(唉,真没追求!)。进入了一个我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大的食堂(哦,文雅一点儿说应该叫‘宴会厅’),那里应该能供至少3000人同时进餐(我的目测往往不准)。Tech·ED的餐饮是自助形式的,菜品较多,主食较少,汤饮更少(我都是指品种而非分量),但绝对能吃饱。此前碰到了涵涛,于是相约一起“腐败”。当我“囊括”了一盘子我也不在乎到底是什么的菜之后来到他选好的座位时,他突然问我英文怎样,原来他要给我介绍一个刚从美国夏威夷火奴鲁鲁过来的SharePoint方面的MVP。果然,一眨眼功夫就过来一个端着盘子,身高比咱俩都高出大半个脑袋的,棕发碧眼翘鼻的老外,看岁数比我大不到10岁吧。我迅速扫了一眼他的盘中餐(难道我饿慌了?)怎么几乎全是面条!看样子这老外不太care其它菜食,倒是对面条感到很新鲜。涵涛正要介绍,这老外反应倒是挺快,马上就领会了涵涛的意思,竟然大大方方地用走调的中文跟我打招呼:“你好!”2年多没跟老外打交道了,再加上他这一句出乎意料的“你好”让我阵脚大乱,我一下子变得磕巴起来了。我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自己,然后便开始了随意地交谈。这老外看样子对中国倒是挺感兴趣,中文至少能说“你好”和“谢谢”,拿筷子吃面条也不显得很别扭(难道美国那头有筷子培训班或是筷子四、六级考试?)可惜他这次在中国只有4天的停留时间就必须要回去继续工作,他说他下次来一定会好好旅游一下,涵涛给他介绍了天安门、长城等著名景点,我这个半调子还插嘴加上了“The Forbidden City”。和老外交流是愉快的,因为他们总是显得很热情随和,也很大方。我想这似乎也是国人需要借鉴的地方。

下午首先参加了曙光的“Office System SharePoint Server 2007 Web Parts开发”,然后是大川的“微软新武器——挑战数据的价值极限”。曙光的讲座上提到了SharePoint 2007与2003的改进与差别,并实际动手演示了几个Demo,只是遗憾的是最后的Quick Parts没有时间演示,只能留个感兴趣的观众们DIY了。上次在北京.NET俱乐部聚会上听了曙光对于Office System 2007的讲解和演示,这一次看到了具体某个点的延伸和细化,倒是让我更加期待这款下一代Office办公软件了。我也很喜欢听大川的讲座,他在美国待了六年后回国,语言中混杂的洋文要比不少还没出过国的“白领”少得多。而且他的语速不快不慢,语调也属于“温和派”,让人感到很谦逊。我倒不是吹捧我的Boss,放弃朱先文的“如何加强Vista平台的应用程序开发”也不是为了溜须拍马,因为经过权衡,我认为“Data to Information”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案是我更迫切需要了解的。

大川的讲座结束后我和几个同事来到自己公司的展台闲聊,突然发现消失已久的涵涛正站在旁边跟WindowsITPro Magazine的萍萍小姐在聊天(真是十处打锣九处都在),于是乎,我的包里又多了一张名片,呵呵,顺便还划拉了一本本月刊的《WindowsITPro国际中文版》,因为这一起的主题就是Vista,自从前一天晚上装上了最新版的Vista RC1 Build 5600并发现在我这内存只有512兆的机器上跑得如XP般流畅之后,就决定要转移平台并真正开始关注Vista了。

China-Pub也安排了一个面积相对较大的展区(因为它要放书架卖书嘛)。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是China-Pub的忠实消费者,自从在DearBook上邮购了一年期共计24本《程序员》和《CSDN开发高手》最后只收到21本,并经过几次交涉他们就不理我了之后,我就再没有给DearBook贡献过点击率了。最近特想看《乾隆传》,可是China-Pub当天并未将该书拿过来,捧起一本《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英文影印版看了看,觉得自己还没有找到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尽管很感兴趣,但也需要理清思路,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分支领域,因为人工智能是一个很庞大的概念,涉及的领域很多很广,我说我对“人工智能”感兴趣,但绝对不可能把人工智能所涉及的每一个领域都弄得很清楚。

快到晚饭时间了,又不想一个人去吃,于是想拉上涵涛。此时他正在他的房间里“会客”呢,叫我也上去。一进门就对一个下巴下留着不断的胡须的青年男子感到很眼熟,原来是移动开发开发专家张欣,旁边还有位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在读学弟王袆(不知道名字写错否)。聊了一会儿之后,张欣先下楼有事情要处理,我便乘机在涵涛的怂恿下拿走了他的MVP水杯(因为我没有时间去领,而他第二天还可以再另一个,在此跟张欣兄说声抱歉!)。晚餐时间涵涛去找天极的老总,我便和王袆一起去。因为晚上有聚会,所以整个宴会厅被弄得很是喧哗。活动形式果然如朋友开玩笑说的那样,至于怎样,我就不公开谈论了哈,毕竟只是玩笑几句。抽奖活动我想肯定能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但是我并不太关心,倒不是自己已经具备高风亮节,只是我在这种极小概率需要极大运气的场合下从来都是表现的“碌碌无为”,所以也失去了跟着起哄的热情——别人中奖我激动什么呢?尽管时常我总是玩笑地说:“即使有2000人参加,我仍然有1/2000的可能性!”但我也明白,我还从来没当过那“1/2000”。

吃完饭也该散伙了,因为我的票是不含住宿的,同住的室友又发短信来说他忘了带钥匙,于是便坐大会提供的班车返回。还真是远,班车不停也开了一个多小时——还没到我住的地方,还需要转乘公交车。但是也很值得,毕竟能够亲身参加微软的世界性技术大会,认识不少新的朋友,同时也拓宽了一点儿交际关系,更重要的是,领略到了微软的最新技术,作为一个开发人员来说,就犹如一个小孩子走进了金利来蛋糕店。

一天的行程并不觉得累,晚上回来打开电脑继续探索Vista,近期打算写一篇关于Vista的文章——如果再不写点儿技术性的文章,可能有些朋友会以为我是混进博客园的非IT人士呢,呵呵!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