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EXLIBRIS】随笔记 010

2006-08-23 10:01 225 查看
随 笔 记 <十>

任何民族都有其特定的生活环境(circumstance)、历史文化(history & culture)、民族气质(qualities/character),生活在同一个民族的人共同传承(inherit)该民族的民俗事项。在这个意义上超民族的民俗是不存在的。然而另一方面,各民族的民俗在其形成过程中又有一些相似相近的因素,在口承语言民俗中,由于人类心理的某种普遍性,不同民族的语俗往往有相通的形式或主题,e.g. 《父子和驴》的故事在India, Near East, Balkan, Italy, Spain, Britain, American及West Africa都有流传,在全世界各地有几千种表达。

为什么相同的故事能被各民族所接受和传承?这正说明其中体现的观念(view),伦理(morality)与该民族的文化是契合的(harmonious),相同的故事的分布正表明了一种各地共同的(common)解决伦理问题的态度(attitude/method)和价值观念(value)。当然这种共同性不是绝对的,一方面,对同一个故事主题其外形和内涵都会被不同的民族加以改造,同中有异,人类文化的共性总是多元的统一,若离开了丰富多彩、充满生命活力的民族性,所谓的人类共性必然是苍白干枯的(pale);另一方面,对某些民族来说是共同的语俗,对另一些民族来说又并非如此,由于各民族文化在本质的不可通约,谈论民俗的共性(generality)需要谨慎,e.g. 欧洲的民俗学家们从欧洲各民族的词语中可以概括出喜鹊(magpie)的共同象征义――偷(steal):

Krade joko straka (Czech: 他像喜鹊一样会偷)

Kradnut’ako straka (Slovakian: ditto)

KpaДe, kaТo cBpaka (Bulgarian: ditto)

Copoka-BopoBka (Russian: 偷儿喜鹊)

Stehlen wie eine Elster (German: 像喜鹊一样偷窃)

La pie voleuse (French: 爱偷东西的喜鹊)

在欧洲这些民族看来,喜鹊这种带长尾的林中鸟,由于它叫声刺耳(harsh),并且喜欢把闪光发亮的东西衔入窝中,因而成了爱搬弄是非(sowing discord)和小偷小摸(pilfering)的象征,小时候看的捷克动画片《鼹鼠的故事》里某一集就有这个形象;而在汉语中喜鹊是吉祥的象征。若把magpie的steal, pilfer的象征义作为共性,则会掩盖人类语俗的丰富性(richness)。

这问题不仅仅是民俗的问题,在当代比较文学中也有体现,尤其在更具民族思维模式特色的文学表现形式上,比如:诗。

有批评家称之为模子(model)【Wai-lim Yip[1]】,认为评论家在面临一个作品时必须进入这一个结构行为衍生(structural conduct dirivation)的过程,必须对诗人所采取的model有所认识,对其拼配方式及其结构时的增改衍化过程有所了解始可进入作品之实况。的确有不少人受着model的羁绊(restraint)来看问题,e.g.

中国人在其长久的期间把图画通过形象文字简缩为一个简单的符号,由于他们缺乏发明的才能,又嫌恶通商,至今居然也未曾为这些符号再进一步简缩为字母。

---- The Work of the Rev. William Warbuton[/i]

Boswell问Dr. Johnson:阁下对于他们的文字(中文)有何意见?

Dr. Johnson:先生,他们还没有字母,他们无法铸造成别的国家已铸造的!

---- Boswell’s Life of Johnson[/i]

[1] 叶维廉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