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SOA大赛总结

2006-08-15 23:11 211 查看
前一段时间事情比较多,一直没有时间将IBM SOA大赛的经验好好总结一下。现在终于比较空闲了,把这次IBM大赛的经过认真分析一下吧。

1、准备阶段
我们小组是五一过后才报名的,一共四个人:王和兴老师、我、王毅和胡星。虽然我们报名参赛时间比较晚,但是我已经在大概1月份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和学习SOA了,而且以前一直在Web Serivce方面研究,所以对这个课题并不是很陌生。然而令我们觉得最为难的是我们并不熟悉业务,特别这次比赛的题目是整合一个名叫凤凰医疗器械公司的ERP和CRM系统。对ERP和CRM以前也只是听说过,但是却没有去了解学习它们。可能大家都有点慌乱了,拼命学习ERP、CRM软件并架设了ERP和CRM的平台。但是期间的进度缓慢,直到月底我们才仅仅开了几次小组讨论,而大多时大家都没有准备,甚至是空着手就开始讨论,最后所得的成果少之又少。甚至一开始的时候我们连一个固定的讨论地点都没有,而且大家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

2、实施阶段
这个阶段的开始是在六月初期了,可能我们的失败绝大部分是过度关注业务流程,而忽略了题目的因素。这个时候IBM已经向我们发放了光盘并推出了题目的视频讲解。可是我们只是共同看了一次,大家的目光过度关注了业务流程的扩展,而忽略了题目中所给的业务流程。其实我个人觉得IBM举办这次大赛的目的不是看你分析业务多么仔细,多么详尽,而是看你对SOA的理解和应用,特别是针对采用IBM所提供的套件进行SOA的构建。更何况我们并不是业务专家,更不是业务分析高手,可是我们在这次SOA大赛中我们陷入了分析瘫痪,几乎花了80%的时间在做业务分析。虽然我们也使用了例如 Business Integration Modaler和Rational Software Architect这样的软件去勾画我们的业务,但是我们在计划中却忽略了如何去集成,也就是集成凤凰公司的ERP和CRM。期间,我们的分批参加了一些讲座,例如IBM在北京关于SOA的讲座,还有火龙果关于业务建模方面的讲座,这些讲座带给了我们巨大的启示和帮助。这个阶段考试比较多,所以工作效率都不是很高,但是大家都比上一个阶段努力许多。

3、冲刺阶段
这个阶段的开始就交稿前的一个星期,可是说这一个星期是我们最努力的时候,很多时候大家很晚才回去,甚至放弃了中午休息的时间,而且就在交稿前一个晚上,我们通宵了。这个阶段大家比较专注于文档和业务建模,这个方向是对的。可是其中的做法还是有待于斟酌的:1.过度追求格式化的文档。书写文档是对的,可是过度的文档就导致了文档间的重复,信息的累赘,我们长达200页的文档其实真正在说明问题的不过40%;2.没有按照比赛要求,这次比赛重在体现SOA的应用,可是我们却把文档写成了几乎是一个完全新系统的开发,其间关于整合的字眼不过5页,而更多的是业务流程图,数据库表格,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分清主次,没有突出SOA,没有按照比赛要求构建文档;3.过度设计忽略题目。可能就是因为这三个原因,导致了我们的失败。虽然我们的文档洋洋洒洒200页,但是可能最后的得分很不如意的。

4、我的总结
我是这个项目的组长,担任了组织和分工的任务。在这里我要深刻检讨。首先我组织工作不利,导致大家在开始准备阶段没有积极性,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其次我分配工作不利,有时候有些队友做完了工作闲着,而有些队友却很忙,使资源没有很好的平衡;还有就是没有尽到一个组长的职责,做为组长我没有很好带领大家学习工具使用,没有很好组织大家学习SOA、ERP等这些概念;最后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没有很好的把握项目走向,没有及时去评估项目,以至于最后走上了偏路。

虽然这次比赛结束了,可是我会永远记得这次比赛的经历,其中的教训要深刻吸取,其中的成果要认真总结。这次比赛对我今后的软件开发,特别是项目管理方面将有其特殊的意义。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