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理解并解决IE的内存泄漏方式[翻译]

2006-05-28 20:46 281 查看
这篇文章其实已经看了有些日子了,并且最近的一些开发都在尽量的遵循文中的原则。可是目前的情况是代码规模稍微大点以后,IE的内存泄漏还是很严重,于是我非常生气(倒没啥后果)觉得该把这篇文章挖出来批批。为了方便批斗,所以决定先给翻译成中文,结果在精读以后,发现每个泄漏情景的描述和避免,作者几乎都留了一手,所以这么看来文章又都对了,没啥可批的啦。只是让我想起啦真的刘一手。。。

Author: Justin Rogers ,Micrsoft Corporation June 2005
Translator by: http://birdshome.cnblogs.com
Web开发的发展

在过去一些的时候,Web开发人员并没有太多的去关注内存泄露问题。那时的页面间联系大都比较简单,并主要使用不同的连接地址在同一个站点中导航,这样的设计方式是非常有利于浏览器释放资源的。即使Web页面运行中真的出现了资源泄漏,那它的影响也是非常有限而且常常是不会被人在意的。

今天人们对Web应用有了高更的要求。一个页面很可能数小时不会发生URL跳转,并同时通过Web服务动态的更新页面内容。复杂的事件关联设计、基于对象的JScript和DHTML技术的广泛采用,使得代码的能力达到了其承受的极限。在这样的情况和改变下,弄清楚内存泄露方式变得非常的急迫,特别是过去这些问题都被传统的页面导航方法给屏蔽了。

还算好的事情是,当你明确了希望寻找什么时,内存泄露方式是比较容易被确定的。大多数你能遇到的泄露问题我们都已经知道,你只需要少量额外的工作就会给你带来好处。虽然在一些页面中少量的小泄漏问题仍会发生,但是主要的问题还是很容易解决的。

泄露方式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会讨论内存泄露方式,并为每种方式给出示例。其中一个重要的示例是JScript中的Closure技术,另一个示例是在事件执行中使用Closures。当你熟悉本示例后,你就能找出并修改你已有的大多数内存泄漏问题,但是其它Closure相关的问题可能又会被忽视。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个方式都有什么:

1、循环引用(Circular References) — IE浏览器的COM组件产生的对象实例和网页脚本引擎产生的对象实例相互引用,就会造成内存泄漏。这也是Web页面中我们遇到的最常见和主要的泄漏方式;

2、内部函数引用(Closures) — Closures可以看成是目前引起大量问题的循环应用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于依赖指定的关键字和语法结构,Closures调用是比较容易被我们发现的;

3、页面交叉泄漏(Cross-Page Leaks) — 页面交叉泄漏其实是一种较小的泄漏,它通常在你浏览过程中,由于内部对象薄计引起。下面我们会讨论DOM插入顺序的问题,在那个示例中你会发现只需要改动少量的代码,我们就可以避免对象薄计对对象构建带来的影响;

4、貌似泄漏(Pseudo-Leaks) — 这个不是真正的意义上的泄漏,不过如果你不了解它,你可能会在你的可用内存资源变得越来越少的时候极度郁闷。为了演示这个问题,我们将通过重写Script元素中的内容来引发大量内存的"泄漏"。

循环引用

循环引用基本上是所有泄漏的始作俑者。通常情况下,脚本引擎通过垃圾收集器(GC)来处理循环引用,但是某些未知因数可能会妨碍从其环境中释放资源。对于IE来说,某些DOM对象实例的状态是脚本无法得知的。下面是它们的基本原则:

<html>
<head>
</head>
<body onload="SetupLeak()" onunload="BreakLeak()">
<div id="LeakedDiv"></div>
</body>
</html>

你可以使用直接赋null值得方式来破坏该泄漏情形。在页面文档卸载前赋null值,将会让脚本引擎知道对象间的引用链没有了。现在它将能正常的清理引用并释放DOM对象。在这个示例中,作为Web开发员的你因该更多的了解了对象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基本的情形,循环引用可能还有更多不同的复杂表现。对基于对象的JScript,一个通常用法是通过封装JScript对象来扩充DOM对象。在构建过程中,你常常会把DOM对象的引用放入JScript对象中,同时在DOM对象中也存放上对新近创建的JScript对象的引用。你的这种应用模式将非常便于两个对象之间的相互访问。这是一个非常直接的循环引用问题,但是由于使用不用的语法形式可能并不会让你在意。要破环这种使用情景可能变得更加复杂,当然你同样可以使用简单的示例以便于清楚的讨论。

<html>
<head>
</head>
<body onload="SetupLeak()" onunload="BreakLeak()">
<div id="LeakedDiv"></div>
</body>
</html>
更复杂的办法还有记录所有需要解除引用的对象和属性,然后在Web文档卸载的时候统一清理,但大多数时候你可能会再造成额外的泄漏情形,而并没有解决你的问题。

to be continued ...

// Closure我没有翻,他的表现是内部函数,并且可以访问父函数的变量,有人翻成闭包被骂啦一头包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