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IT人母亲的美国之行(7)

2006-05-03 12:29 429 查看
 

今天是感恩节。一早,外面就下起了大雪,团团绒绒的雪花扑扑簌簌地往下落,整个世界立刻变得天地模糊了。我来这里度过了两个感恩节,记得上次也是一场大雪迎来了这个节日。上帝好象要在这一天以摧枯拉朽之势将深秋的荒芜和萧索翻过去,给人们一个暂新的、洁白的世界。

到了正午,雪停了,太阳露出来了,明尼苏达的大地放射着银光。窗外那些不堪重负,片片的枝叶被厚厚的白雪压得低垂着,使寒冷的冬季增加了几分阴柔。几家门前有些不知名的树仍结着密密的果实,鲜红欲滴,到了冬季也不凋落,加上雪的妆扮,真是一幅绝美的中国画。

“感恩节”是美国人独有的节日。我喜欢“感恩节”这个命名,也因此对美国人增添了几分敬意。四百多年前,一批最早的荷兰人经历了千难万险来到北美,到达新大陆时已死亡过半。后来他们在当地印第安人的帮助下开荒种地,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为了纪念他们艰苦奋斗的成果,为了感激神明的恩典,于每年十一月下旬农闲时庆祝一番。但当时并不是全美国的法定节日,据说是在林肯总统的时候,有一妇女孜孜不倦地上书林肯总统,请求总统和国会将这个节日定为全国性法定节日。后来林肯总统终于签字,将感恩节定为全国的法定节日。这是一个纯属美国人的传统节日,是纪录美国人自己历史的节日。但“感恩”一词却感动着整个世界。美国人不忘记自己四百年的历史,这一点,对于我们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人是很值得学习的。

傍晚,人们开始出动了,公路上的车流因为一场大雪行驶得特别缓慢。好些人家门前集聚了十几台车,这里肯定是家人们聚在一起围着火鸡在欢庆。我们全家来到B先生家里,这里早已来了好多中国朋友,餐桌上免不了美国式的火鸡,更少不了中国的饺子。大家谈论着美国人过感恩节的方式,也谈论着每个人来美的经历和感受。快要结束时,B先生拉起了小提琴,此时此刻能听到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民歌别有一番滋味。看着这些已近中年的中国学子们,他们中一半是博士,一半是硕士,心里涌起了一丝淡淡的忧伤。

深夜回到自己的房间,久久不能入睡,静思默想,过去的一年是我走过人生周甲的第一年。这些年来,经历了亲人、朋友的生离死别的痛苦,经历了人世间的炎凉冷暖,我难以想象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撑我度过了那些长长的无眠无助的黑夜。

去年的中秋节,是中国人全家团圆的日子,我一个人瘫在床上,让泪水无声地流淌。开着的电视里突然亮出了一位80多岁的老人时而与主持人侃侃而谈,时而欢快的音乐伴着她轻盈的舞姿,许多观众被感动得上台与她共舞。主持人告诉大家,这位奶奶二十年前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刚从北大毕业的女儿。老人说:“生活到处都有阳光,到处都有陷井,沦陷是很容易的,要自拔,要寻找阳光。”老人的话顿时打动了我,这分明是上帝派给我的使者,是苍天对我的关爱;

我想起了我那对夫妻双盲的朋友,他们在比常人艰难百倍的生存条件下,过着比许多常人还要充实的生活。他们和常人一样上网,在广阔的世界里收集中医按摩的资料;他们和常人一样请朋友到家做客,十几道菜由他们亲自上灶;他们为减轻患者按摩时的疼痛,边按边哼着流行歌曲。每每从他们家出来,那远处的声音总是告诉我,爱自己的命运,爱这个世界;

我想起了风烛残年的老母,想起了情如手足的兄弟姊妹,自己的后辈,这种富贵贫寒不能移,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心灵感应是我生命中最亲近的缘,是我生命的土壤;

我想起了我那三个可爱的小孙子,那没有受过世俗沾染,没有欲望骚乱的天真无邪,给了我人生最纯美的快乐。

想起了我人生各个阶段的同事、朋友,那些难得的理解、信任、共鸣及对我个性的宽容,一直滋润着我,激励着我享受人生的快乐。

想起了伴我一生的挫折和无奈,这未偿不是上帝丰厚的恩赐,它不仅仅时时提醒我对生活的接纳和留步,也一直在我寻觅人生真谛的路上营养着我。

“感恩节”,这是一个神圣的节日,是一个让人懂得珍惜的节日,是一个让人心怀感激的节日。珍惜、感激一切存在的东西,包括所有的幸福和痛苦。

夜是静的,心潮却在起伏,流下的泪水不再是因为苦难而是一种感激,感激的泪水会洗涤心灵的灰烬。但愿我的亲人和朋友能以感激的心情享受生命的每一天。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让感激的泪水洗涤心灵的灰烬<?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生活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