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2005年九大受宠技术:TD-SCDMA

2005-12-29 11:03 162 查看
TD-SCDMA是中国提出并被国际电信联盟(ITU)接纳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它集成了频分(FDMA)、时分(TDMA)、码分(CDMA)和空分(SDMA)四种多址接入技术的优势,全面满足ITU提出的IMT-2000的要求,与WCDMA、CDMA2000一起被公认为三大主流3G技术标准。
TD-SCDMA是近百年来我国通信史上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通信标准,它的出现被称为是整个中国通信业的重大突破。TD-SCDMA的关键技术,如时分双工(TDD)、智能天线(SA)、联合检测(JD)、上行同步(ULSC)、动态信道分配(DCA)和接力切换(BHO),使得系统的容量、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另外由于TD-SCDMA的固有特点,在支持3G应用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以大唐移动为代表厂商的TD-SCDMA标准,在2005年取得了全面性的重大突破,长达7年之久的“中国3G标准”推进进程有望很快开花结果。
首先,2005年TD-SCDMA系统方面产生了一系列质的突破:由中国信息产业部组织的3G外场测试已经表明,TD-SCDMA网络性能已完全达到3G要求,TD-SDMA具备了大规模独立组网能力;7月21日,大唐移动宣布其全线产品已具备商用能力,同时商用版本设备即将下线;10月,TD-SCDMA在接入上实现了8.4Mbps的HSDPA业务,这使得TD-SCDMA标准在相关应用准备上,完全赶上了WCDMA和CDMA2000的脚步。
在终端方面,大唐移动在9月份已经拿出成熟的TD-SCDMA手机终端。同时,在10月举行的北京国际通信展上,大唐也展示了基于TD-SCDMA的全线产品。 “中国3G标准”之父李世鹤更是在2005年全球移动通信大会上放言,大唐正在研制的3G手机,价格将从50美元到150美元不等,这意味着TD-SCDMA手机极有可能以比小灵通还便宜的价格走入市场。如果李世鹤表述确有其事,TD-SCDMA前几年在终端领域捉襟见肘的尴尬将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则是咄咄逼人的价格优势和全面上线。
与此同时,14家厂商所开发的基于4家芯片提供商产品的20多款终端产品问世,也标志着TD-SCDMA在终端上的瓶颈问题有了实质性的突破。而这正得益于大唐集团从TD-SCDMA标准确立之初就建立的开放性的“TD-SCDMA产业论坛”,并且,大唐在授权与合作上所采取的开放性技术和商业模式,也对TD-SCDMA终端的迅速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005年,由于看到TD-SCDMA产业发展机会日趋成熟,TD-SCDMA产业阵营也迅速扩大。除了早前以中兴通信、华为为代表的国内通信设备商之外,西门子、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飞利浦、三星、北电、朗讯等诸多厂商也纷纷向TD-SCDMA阵营抛出橄榄枝,追加大量投资。同时,各种多厂商联盟的局面已经出现,除了泰克、夏普、联想等厂商纷纷牵手大唐,其他通信设备商也通过寻求联合的手段增强在TD-SCDMA领域内的筹码,并形成了西门子和华为、爱立信和中兴、北电和普天、诺基亚和普天等多个TD-SCDMA联合团队。
11月25日,广州市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青岛海尔通信有限公司、上海科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5家企业正式加入TD-SCDMA产业联盟。这是继今年4月份吸纳7家新成员之后,TD-SCDMA产业联盟的再次扩军;至此,TD-SCDMA产业联盟成员企业已达26家,由国内外知名通信企业组成的强大产业阵营已全面覆盖TD-SCDMA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随着中国3G牌照发放越来越近,以及TD-SCDMA本身的长足进步,业界也将更多的关注焦点放在了TD-SCDMA上。关于TD-SCDMA的话题讨论,已经从原来的“TD-SCDMA是否具备商用能力”转变成“TD-SCDMA将会怎么用”、从“混合组网”转变成“独立组网”、从“立足本土”转变成“走出国门”。12月19日,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2006年度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中国3G牌照发放的决策时机已到,牌照发放涉及技术和业务成熟性、竞争格局优化、知识产权问题、3G中国标准TD-SCDMA的发展4个问题。他特别强调,TD-SCDMA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涉及这一标准的核心技术、产业链都已形成,在中国的3G布局中,TD-SCDMA要占有一席之地,可能会由有实力的运营商来运营。
虽然,中国究竟将如何部署3G以及TD-SCDMA花落谁家还不明确,但种种迹象已经表明,TD-SCMDA已经成功度过发展的低潮期,并将伴随中国3G牌照的发放及网络组建,而在中国3G时代扮演重要角色。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