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MATLAB

matlab的stateflow(状态流)简单应用--做一个计数器

2005-04-26 00:48 423 查看
精华区里只有关于stateflow的英文介绍,再加上前几天有网友问我怎么用它,我就拿我以前用stateflow做的计数器来简单介绍一下stateflow的用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先介绍一下stateflow,从matlab的help中翻译过来的,stateflow要与simulink一起使用,他是一个用来在控制和管理中设计和开发逻辑图的工具(翻的不好,请大家见谅)。从我的理解来说,stateflow就是用来作状态流图的,可以用它设计一些状态和各个状态之间的转换条件,然后放在simulink中仿真。
说了这么多,我的手痒起来了,还是动手做吧,^_^。
一.打开simulink,新建一个model(保存为time.mdl),在simulink的左边找到stateflow并选中他,将右边的chart拖入新建的model中,双击这个chart,就出现了stateflow的编辑器,先介绍一下这里面能画的东东(在左边的工具栏上)
1.左边工具栏上第一个图标是方框似的东东,将它拖入编辑器中,就表示一个状态(state),双击它就可以在其中写一些命令,格式如下(%后面的是我自加的,方便解释):
name/ %此状态的名称
entry:entry action %刚转换到此状态时执行entry action
during:during action %在此状态之中时执行during action
exit:exit action %退出此状态时执行exit action
on event_name:on event_name action %当某事件发生时执行on event_name action
2.左边工具栏上第二个图标是一个圆中有个H的东东,它的名字叫做历史节点(History Junction) ,可将他拖入一个状态框中(就是上面说的那个),一旦一个状态框中有这个历史节点,在退出这个状态时会将这个状态的一些信息保存下来,当下次再进入此状态时,此状态的初始状态就会是前面保存过的那些信息。
3.左边工具栏上第三个图标是一个一根线指向一个方框的东东,叫默认转换(default transition),把他拖到一个状态的旁边,它就会指向一个状态,表示系统启动后将首先进入这个状态。
4.左边工具栏上第四个图标(他的样子太复杂了,不描述了,反正是最后一个,呵呵)代表的东东,叫节点(Junction),它是方便画状态图的,当各个状态之间的转换很复杂时,可以设立中间节点,将一些相同的转换指向它,然后再由它指向各个状态(或另一个中间节点)
5.还得介绍一下画转换线(transition),将鼠标放在一个状态的旁边,当它变成+形状的时候,按下左键不动,就会拉出一条线来,当拉到另一个状态旁边时松开左键,这样就画出了一条由一个状态指向另一个状态的转换线,选中这条线,将鼠标停留在上面,鼠标会变成一个I的样子,这时按下鼠标,就可以在上面写语句,例:switch(switch事件使状态转换)或[output>maxtime](当此条件满足时进行状态的转变)。
二.再介绍一下stateflow是怎样跟simulink通讯的,在stateflow编辑器中点tool菜单下的explore,在左边支开time,选中chart,我们将在此添加一个事件和两个数据(计数器所需要的)。
1.点Add菜单下event,在右边就新产生了一行,将它的名字(name)改成switch,范围(scope)改成input from simulink,触发器形式(Trigger)改成Rising(其实这儿无所谓),此时你看看time.mdl,是不是chart模块上方多了一个上升的标志,此时在time.mdl添加一个pulse generator(在simulink/sources里面),将他的输出接到chart的上方,就表示每当pulse generator产生的信号上升时,switch事件发生。
2.再添加两个data,点Add菜单下data,在右边将他的名字改成output,scope改成output to simulink,此时time.mdl中chart就多出来一个输出端口,它就是要给simulink用的,在这里output就是计数器的输出(我们的目标),可以接上一个scope或display看输出结果(simulink/sinks下,怎么添加及连线就介绍了),再点add--data,将他的名字改成maxtime,scope改成constant,表示他是一个常量,将在matlab的workspace里设定,这里的含义就是计数器的最大值,当计数器的输出达到这个最大值时,输出将自动清零,表示重新开始计数。添加完成后,就可关闭explore了。
三.有了上述的准备,就可以在stateflow中画状态流图了,还是在stateflow编辑器里,从左边的工具栏上拉出一个状态来(上面介绍过方法了),双击它,在其中写上 reset/ %此状态的名称为reset
entry:output=0; %当进入此状态时,将output赋值为0,表示将计数器输出清零
再拉入一个默认转换(History transition,左边工具栏上第三个),拖到reset状态的旁边,使它指向reset状态,这样就表示reset状态将是系统启动后第一个进入的状态。再拉入一个状态,在其中写上 count/ %此状态的名称为count
entry:output++; %当进入此状态时,output加1,表明计数器记一次数此时再拖入一个节点(Junction,左边工具栏上第四个,其实可以不用,这儿是介绍一下他的用法),然后画两条转换线(transition,上面介绍怎么画了),一条由reset状态指向这个节点,一条由count状态指向这个节点,在这两条线都写上switch,表示一旦switch事件发生,不管当前是哪个状态,都将转换到此节点上来(跟simulink联系来讲,就是当time.mdl里的pulse generator的信号上升时,就将产生状态的转变)。然后再画两条转换线,一条由这个节点指向reset状态,在线上写上[output>=maxtime],表示一旦output超过最大值时,将进入到reset状态(将计数器清零),另一条线由这个节点指向count状态,在线上写上[output<maxtime],表示output没有达到最大值时,还是进入count状态进行计数。这样下来,整个流程图就设计完工了。
四.嗯...,运行了,爽ing,^0^
在time.mdl窗口下将simulation parameters(按ctrl+E就会出现,在simulation菜单下)的stop time改成200(当然希望能多运行一下了,呵呵),然后在matlab的workspace下打maxtime=10;设定计数器的最大值为10(这儿测试用,可以自己指定哦),然后运行,看看结果吧,在scope或display可以看到。其是你双击chart,将你刚才画的状态流图打开,此时再运行,可以看到状态是怎么转换的,呵呵,很形象,如果嫌他转换的太快,没来得及看,那就在tool菜单下选debug,在breakpoint后面选上一些复选框,然后运行,可以实现单步运行,慢慢的看到底是怎么转换的(不详细介绍了,写的累了,^_^)
stateflow到底有没有用,或者有多大得用,还是留给大家一起评论吧。
可以用help stateflow看看一些相关命令,用help sfdemos看看matlab自带的一些例子(比我的计数器要复杂多了,当然也要好很多)
完工,吃个苹果先。(抗非典,^0^)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