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Linux

A few words for Magic Linux and other distros:

2005-04-07 14:53 363 查看
GPL 是黑客精神的产物,从诞生 C 语言和 UNIX 的 PDP-7 到现在也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
他们相信,每个使用他们代码的人都是和他们一样的人,都有贡献代码的精神和能力。
这种共享的精神是推进黑客时间前进的最主要动力。而 Linux 现在开始面对用户,黑客
精神在某些方面就显得格格不入了。我爸爸上网也有七八年了,但是你问他firefox和IE哪
个好,他什么也不知道。这样的用户才是使用电脑的主流。他们熟悉 Windows 下的普通操
作,熟悉 Word / Excel,知道点一下一个信封的图标就可以看到自己的邮件。他们专注于
利用电脑完成自己的工作,偶尔上 MSN 聊天,知道应该更新 Norton 病毒库而不知道
Windows Update。他们对电脑的要求是:做到我想让你做到的就可以了。而 Linux 系统
(包括各种软件)对于他们这样的人来说,根本无从下手。诸如Debian/Gentoo 这样的发行
版对于他们来说,实在太多的选择,太多的配置,让他们根本无所适从。

现在 Linux 发行版已经数不胜数。Magic Linux 要想生存下来,应该有自己明确的定位:
为什么做这个发行版,这个发行版给谁用?如果是给开发者或者 Linux Geeks,那么根本没
有必要。开发者也许更欣赏 Debian/Gentoo 的自由。如果是给最终的用户,那么就应该做
到:为每一个任务提供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这些普通的用户们需要的不是选择,而是实用。
他们需要的不是一篇 5000 字的 debate on Gnome vs KDE,不是玲琅满目的各种神奇工具,
而是一个鼠标点点就可以收信、写文件、操作财务表格的环境。他们凭直觉操作电脑,并且
认为电脑就应该是这样。而作为一个技术人员,我觉得,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也是这样——把
电脑变成用直觉而不是 man pages 操作的东西,并且让每个人认为,
Ye! That's thing I wanted.

说真的,对于一个 end user 来说,rpm / deb 式样的包管理是一个很愚蠢的设计。诚然,
对于各个项目的开发者而言,维护自己的一个包确实是个不错的主义;但是当它们成为一个
系统的一部分的时候,仍然这样管理实在很可笑。作为一个最终用户,他根本不应该需要理
解这些;就像我用了 N 年 Windows,如果不去留意 Windows Update 上的安全公告,我可以
根本无视 GDI+ 这个名词而继续使用它。对于用户而言,Linux 只是一个 vmlinuz 的内核,
还是一个有着花花绿绿桌面图标的新鲜界面其实无关紧要。他们需要一个可以使用的环境。
我设想的一个发行版,应该完全参照 Windows 的思路,把一切细节都封装起来,配置妥贴,
做到即装即用。统一提供系统在线更新——更新这个操作系统的部件,而不是给你一个列表,
告诉你天下有这些你可以安装的软件——这是没有意义的赌气行为。至于软件的安装,
Autopackage 的设计或许是个不错的设计方案。还没有详细了解过,暂时不作评论。

Gnome 2.8 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系统。我用 FC3 和 Gnome 2.8 环境,感觉相当舒适。不
去更新系统所以不会天天担心系统是否需要更新,也不会面临突然的不能启动的错误:)对于
统治者来说,人民是需要愚弄的;对于制作发行版的人来说,用户是需要哄骗的。每个人都应
该知道他们必须知道的,而“必须”二字的份量,值得好好掂量。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