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深圳物流软件开发独领风骚

2004-12-15 17:29 169 查看
深圳物流软件开发独领风骚
2004年12月10日 07:31 深圳商报
物流发达催生软件开发热 深圳物流软件开发独领风骚
物流信息化带来的商机正在引起各方关注:赛迪顾问调查显示,2004年—2006年,中国物流行业IT应用市场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预测每年市场规模在20—35亿元人民币之间。目前国内能提供物流软件服务的厂商已不下500家(注:这里所指的″物流″是广义的物流,即包括运输、仓储、库存、物料管理等在内的所有活动),专注做物流软件的厂商100家以内。
市软件行业协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类企业大概20家,关键抓住两个名扬国内的企业:招商局集团旗下的招商迪辰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国内物流企业百强十分之一是其客户;国内首家为境外大型物流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的深圳远望软件公司。剩下的其他物流软件企业,多数是从招商迪辰和远望两家走出去的前员工创立。
市软件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裘昌淼介绍,在发达的物流业直接带动下,深圳物流软件开发起步较早,整体水平处在全国最前列,但是,也是在许多深圳的国际物流企业习惯使用国外软件的背景下艰难成长起来的。当然,和SAP、EXE等国外软件巨头相比,还只是初级阶段。
据介绍,传统的物流产业链很复杂,以出口物流为例,角色包括:货主、货代、仓库、车队、船公司、航空公司、报关行、海关、商检,甚至是到岸港口。物流企业需要解决各环节信息交换的相对滞后问题,种种关联要通过网络软件程序传递,这是艰巨复杂的事情,要求提供软件的企业自身首先是物流业专家。
远望软件:国内物流软件开山鼻祖
远望软件总裁杨尚农是深圳物流软件界的“老人”。他在1999年获得国内第一个境外大型物流信息化订单:香港华润物流公司300万元的软件项目。
承接华润定单以后,远望派10名工程师在香港进行20个月的项目开发,“由于香港物流企业的需求既有与国际化接轨的一面,又有国内物流企业的共性,10名工程师回来以后总结出物流软件的发展方向,得到国内同行认同”。很快,远望在国内树立起“江湖”地位,客户纷至沓来:最近刚签定深圳六大物流园区之一的华南国际物流、广西最大物流民营企业超大运输、东莞国际货柜码头、深业物流、三九医药物流……
杨尚农一直强调的观点代表了深圳物流软件企业对信息化物流的理解:物流软件本身不值钱,给客户的不应该仅是软件,重要的是软件要包含对物流业运作新模式、新体系的解析,有效指引客户在新形势下赢利。
杨尚农认为,物流软件为中小规模的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还远远不够,因为这类企业是最不懂得也最需要物流信息化改造自身的一个群体。有鉴于此,远望和灵蝶等13家深圳软件企业日前联合起来成立软件集团,其中对物流软件投入重兵,各家人员和资产整合后,加强物流专家顾问能力培养,进行自身“造血”。
招商迪辰软件:首个上市的中国软件
记者了解到,招商局集团旗下的招商迪辰软件在集团成立第三方物流公司后创建,也是国内第一个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软件企业,上市后新主营业务是“第四方物流”,国际权威咨询机构IDC评选其为中国物流供应链信息领域综合实力第一的软件企业。
该公司董事兼总裁汪伟介绍,招商迪辰成立之初先后尝试过电子商务、货运代理系统、SCM(供应链管理)软件、物流系统集成、物流ASP、物流综合解决方案、第三方物流服务等等。最终名扬业界的还是“综合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DAP)”,这是国内首创的物流及供应链管理领域标准化产品。
汪伟告诉记者:“物流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应用大概分为三种。首先是已有信息化系统的企业,他们中仍有一部分不知道信息化的关键在哪里,这种企业占5%;其次是迫切需要信息化手段来解决一些发展瓶颈的物流企业,这些企业知道信息化能帮助他们,但却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需求在哪里,这部分企业占70%到80%;最后是不知道信息化,或者只把信息化当招牌的企业。这些企业占到总数的20%到30%。”
招商迪辰集团董事长范棣介绍,国内物流供应链信息产业也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技术平台,不仅严重影响了从供应商、制造商到分销商、到最终客户的供应链整合,也使国内物流软件企业无法形成产业规模和行业标准,无法与国外的物流系统提供商抗衡。因此,“招商迪辰的看家产品DAP正是冲着标准而去”。随着DAP在中海物流、三联家电、健力宝、华为等知名企业成功应用,招商迪辰软件很快立足于国内三甲之列。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