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中国不妨引进科技外援”

2004-10-14 13:43 330 查看
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中国不妨引进科技外援”
(2004.10.14) 来自:ZDNET
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军团取得了32枚金牌的显赫战绩。而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群斗志昂扬的女排姑娘———她们在先失两局的不利情况下反败为胜,于20年后重夺奥运金牌。

自20世纪80年代初,女子排球便一直是中国体育的传统强项,但鲜为人知的是,女排也是我国体坛最早引入国际化人才的项目之一。上个世纪60年代,日本教练大松博文将“三从一大(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以及大运动量)”的训练理念引入中国,使中国姑娘在1981年站到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

事实证明,引入外援———让他们把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留在中国,已成为体育界迅速提升“弱势项目”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在这届奥运会上,像男子皮划艇、男子篮球、女子曲棍球、女子手球等中国军团实现历史性突破的项目都是“洋教头”挂帅,这些国外教练将先进的战术思想、科学的训练方法带到中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体育人才的成长。中国企业如果能够借鉴体育界的这一成功经验,在研发领域请来世界一流的“洋教头”,将是非常有意义的。

中国非常重视科研人才的培养,但以往我们的策略似乎更偏重“走出去”———派人员到发达国家“取经”。这样做,带回来的只是分散的经验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正如只带回一小片肥沃的土壤,不足以建成一个生态圈。倘若我们能更进一步,积极鼓励全球范围内的优秀人才,特别是那些顶尖人才来华工作和生活,那么我们进步的速度也许会更快。

美国之所以能够形成今天这样的科技实力,一方面是由于它构建了相对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另一方面也因其在招揽人才时不惜代价、不拘一格———有时候甚至不择手段。美国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会给那些被他们认定是“天才”的外籍专家、学子开出极具诱惑力的条件,想方设法把他们收归旗下。今年年初,美国“勇气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在这次火星探险中,不少华人学者功不可没———事实上,超过300名华裔科学家正在为美国航空航天局效力。

中国人非常聪明和勤奋,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就是说,任何时候中国都具有跨越科技高峰的“资源基础”。然而“有基础”与“有建树”是两回事———空有人才资源而不知开发,即便资源再丰富也很难有所收获———而且资源还有被别国逐渐吸走的危险。因此,对于中国的科研现状,引进“教练”比引进“运动员”更为重要。

一流的教练未必能培育出超一流的弟子,但至少还有机会;三流的教练则肯定培育不出超一流的精英。所以,建立生态圈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招揽那些在全球学界声名显赫、业绩斐然的高水平教练,打造中国科研领域的“奥运队”。

在回国创立研究院之初,我的前任李开复便发下宏愿,要把国内外计算机科学界“最杰出的人”招至北京———于是张亚勤回来了,张宏江回来了。在他们的率领下,微软亚洲研究院从默默无闻到小有成绩。今年,国际信息检索年会总共接纳了58篇代表全球信息检索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其中7篇论文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值得一提的是,取得这些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的科研人员大多来自国内,而且非常年轻,有些甚至在发表论文时还是在校的研究生、本科生。他们正是在一个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发挥潜能的生态圈中由“学子”进化为“学者”,由“本土型人才”进化为“国际型人才”。

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经验看来,有些“国际型”人才能够发挥出“明星效应”,他们就像磁场,可以吸引更多的有才之士。更重要的,他们不单会把其知识、经验和技能转注给本土人才,还会把精神与方法留下;而师从他们的青年人中,也一定会有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完成由“运动员”向“教练员”的转变。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