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公交车与"for people"精神

2004-10-09 15:06 302 查看
在MVM的blog上看到一篇《中秋节·断电·"for people"的精神》,很是赞同,不禁也想说说公交车与“for people”精神。

这个“for people“源于此:南北战争中,林肯总统发表了〈盖第斯堡演说〉,其中最著名的一句是“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孙中山先生将其翻译为:民有、民治、民享。

或者我们就简单地将“for people“理解为服务于民的意思。

言归正传,关于公交车。

572路公交车最早的线路是昌里小区<->淮海西路。后来浦东段被延伸至三林,成了三林城<->淮海西路,但仍然保留了原先的线路(我将其称为区间车)。

这本来是件“for people“的好事情,然而很遗憾,这一举措反而给乘客带来麻烦。

现在572路有了两种线路的车,但在所有572车站仅仅只有一块站牌:三林城<->淮海西路。

于是,隔三差五的就可以在车上见到这样的情形:每到一站,售票员便扯着嗓子喊“到昌里的!”,可仍然有不明就里的想去三林的乘客踏上车来。

乘客:到三林多少钱?

售票员(不耐烦):这是到昌里的车,不到三林

乘客(一脸茫然):。。。

售票员:我刚刚不是喊了吗?到昌里的!自己不听清楚

接着,就是轻则抱怨,重则争吵。

我并不埋怨售票员的态度问题,其实他们也很尽力了,时常要给这些人解释,谁又能一直保持耐心呢。尽管572自诩已在车身上挂了牌子标明是昌里线路还是三林线路,但问题是:站在车站等车的乘客并不知道572有两条线路。任你售票员喊破嗓子,看到车来他们只管兴冲冲地上。

公交车有两条线路的并不少见。我乘过大桥六线,车站的牌子很清楚地写明了两条线路:交通大学<->张江地铁(区间),交通大学<->香楠小区。这就很好,至少我知道了,而且为了防止自己乘错,上车前就会留意去看一下车身上标明的线路。

尽管乘错572车的乘客大不了再换乘一辆,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毕竟是不愉快的经历。没有人喜欢出门遇到这么莫名和不爽的事情。

572上类似的错误时时发生,争吵常常上演,可是却始终不见有人解决。只要在每个车站多加一块车牌而已,便可省去多少麻烦,难道真的这么难?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把“for people”放在心里吧。

572是我乘得最频繁的公交车,这样的乘错见得太多了,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啊。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