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微软帝国反击战开幕 .NET用户首次超过J2EE

2004-08-31 12:21 513 查看
金融时报理查德•沃特斯(Richard Waters)近日刊文报道,软件行业意识形态大战的续集来了。其名称是:帝国反击战。
  不久以前出现的一个新理念,宣称将让互联网成为全新的,更具有灵活性的计算平台,这一理念让微软公司陷入被包抄的危险境地。Java语言是Sun微系统公司发明的计算机语言。不管电脑安装的是什么操作系统,使用这种语言编写的计算机软件,都可以在任何电脑上下载和运行。该标准的一个版本是为重量级企业计算而设计的,称为J2EE。它已成为那些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所依赖的复杂的互联网系统的主体。

  面对Java的威胁,微软公司迟来的回应终于现出生机。被称为.Net(发音为dot net)的技术于2000年问世。该项技术使微软的视窗(Windows)操作系统具备类似于Java的功能。根据IT业内人士的说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微软软件平台,终于赢得了一大批忠实拥护者。

  美国科技研究机构“福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师麦克•吉尔平(Mike Gilpin)表示,该公司最近针对美国企业IT部门的一项调查表明,.NET的用户第一次超过了J2EE。福雷斯特的数据显示,目前大约有56%的企业IT部门计划把最主要的技术研发工作放在微软的平台上进行,而只有44%的企业对Java平台更为侧重。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数字掩盖了这两种技术在使用上的不同。.Net希望能够运用在规模相对较小的,技术网络相对不复杂的企业中,因此.Net在数字上的领先只能说明一方面的问题。在另一方面,那些依赖非常复杂、安全、以及大量交易的系统的行业,比如金融服务行业,仍然坚定地站在Java阵营中。

  不过,福雷斯特的数字仍然说明,微软在这一领域已取得重大的反击成果。而这一领域对于微软能否在软件产业的新纪元继续繁荣昌盛至关重要。由于Java能够在基于开放源代码的Linux系统里运行,它已经成为现代IT系统的常见选择。为了捍卫其利润颇丰的视窗操作系统,微软别无选择,只能对Sun微系统作出回应。

  “他们减少了微软技术阵营的流失”,IT研究机构Gartner公司的分析师马克•德瑞夫(Mark Driver)说道。“当初向Java技术转变的势头非常猛,感觉上似乎要取微软而代之了”。

  一如微软公司的经典做法,防守正快速转为进攻。微软公司董事长兼首席软件设计师比尔•盖茨(Bill Gates)表示,这场商战的下一个阶段,将决出究竟谁能在信息时代成为软件平台的主宰。

  “在未来几年中,这两种技术中,必有一个会涌现成为更优秀的软件技术”,在上月微软公司召开的分析师会议上,盖茨先生如是宣称。

  但是科技界的其他许多人士并不认为微软和Sun微系统之间展开的是一场生死之战。“在1995年,他就发表过类似言论”,IBM软件部主管史蒂夫•米尔斯(Steve Mills)说道。“人是喜欢选择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黑色轿车”。

  .Net与Java之间的争斗,主要是争相拉拢软件开发人员。全球约有700万专业的软件开发人员,在某种基础环境或者平台上编写具有特定功能的代码。对于任何一家力争成为软件平台供应商的企业来讲,赢得这些软件人员至关重要。

  微软视窗操作系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成功地吸引了大批软件开发人员。他们编写自己的“封装”商业软件卖给客户,或者针对自身企业的某个商业目的,对软件进行改编。

  软件平台被软件员采用得越多,该平台对用户的吸引力也越强。“这主要是与各种软件开发人员维系一种长期的平台关系”,微软.Net业务发展部门的负责人丹尼尔•李文(Dan’l Lewin)说道。

  从某种意义上讲,以常见的技术标准为基础,意味着.Net 和Java阵营之间的距离并非像以前那么遥远。由于大公司通常会采用结合视窗和其他许多技术的混合IT系统,因此像微软、IBM这样的公司正在携手合作,以便让他们的技术实现“互操作”。

  但微软公司的主要战术之一,一直是充分发挥其在个人电脑上占主导地位的优势。以微软最新版本的办公软件(Office)为例,它包含与公司后端的服务器软件协作的功能,方便各个部门人员一起工作。“此种互连功能是他们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独立研究机构“微软方向”(Directions on Microsoft)分析师Greg DeMichillie表示。

  由于企业在短期内不会摒弃或者替换他们现有的IT系统,因此这两种技术很可能在未来几年中并存。微软的技术有赖于与视窗操作系统进行深入整合。“拥有自己的操作平台,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优势”,从事IT咨询和服务的Accenture (埃森哲)公司合伙人托尼•罗比(Tony Loby)说道。从理论上说,这会带来整合度更高的软件栈。

  李文先生将此比作Lego积木。微软的技术之间可以紧密配合,而Sun微系统 的技术则让不同开发商推出各自的软件,然后组装在一起运行。但微软的技术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即用户完全依赖于微软公司的开发进度。微软下一代的视窗,也就是被成为“Longhorn”的操作系统迟迟没有发布,意味着用户别无选择,只能慢慢等待几年前就应该实现的功能。相反,Java一直宣称其优势在于开放的技术标准:有许多公司在这一标准上开发产品。

  理论上,这意味着Java技术的使用者不需要面对所谓的“锁定”风险,此种风险来自.Net这样由一家公司提供的技术。而且,各家技术公司之间的激烈竞争,会抑制价格的过度上涨。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简单。很多采用Java技术的公司,比如IBM和Sun公司,希望能够为自己销售的软件增添特性。这使他们既不用等待好的功能被加进软件标准中(这往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又有助于他们顺理成章地高价出售自己的产品。

  这些特性上的区别,意味着能在一个Java系统上运行的软件,不能在另一个系统上运行。Gartner公司的德瑞夫表示,就目前阶段,大约有80%的代码是重叠的。但是,一旦这个重叠率下降到60%,那么开放性源代码的吸引力或许就会烟消云散。毫无疑问,微软喜欢大肆渲染Java阵营中的这种分化,这使得Java技术有分裂的可能。

  但是很多公司害怕只能从一家技术公司中购买产品而被“锁定”,这仍然是对Java技术的有力支持。

  “从一定程度上讲,这已经染上政治色彩”,德瑞夫先生说。比如说,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希望能够培养本国的软件产业,因此他们自然就倾向于采用以Java为代表的开放式技术标准。这意味着他们减少对任何一家公司的依赖程度。但就目前而言,微软.Net锋头正健。“微软正以比Java阵营快得多的速度推进”,DeMichillie先生说道。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微软一定就会取得最终的或者持续的胜利。仍然有很多障碍需要微软去克服。目前,使用Visual Basic开发软件的程序员中,只有一半左右转而使用相应的.Net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计划于明年推出的新系统工具,在把程序员中的“落后分子”吸引到新的平台方面能否取得成功。

  此外,看来至少在2007年之前,.Net将是一种需要不断完善的技术,IT研究机构IDC公司的一位分析师说道。但至少就目前来看,微软帝国正全力展开反击。 (赛迪网/苏眉)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