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对国内外软件人才需求与培养结构的分析报告

2004-08-01 16:49 791 查看
一、 中国软件产业、人才培养及需求与现状
1.中国软件业现状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在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能否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已经成为竞争的焦点,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为此,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推动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深化体制改革,促进技术创新和高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采取有效措施,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8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第三代领导核心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既要充分估量新的科技革命带来的严峻挑战,更要珍惜它带来的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正确驾驭新科技革命的趋势,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掌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技术创新如此受到最高决策层的重视,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罕见的,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的,这必将大大推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其实,技术创新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许多国家都把它上升到极其重要的高度,纷纷采取各种对策,甚至把它纳入国策当中。美国经济从1991年3月以来之所以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得益于技术创新。对此,经济学家陈宝森等人把美国经济新现象产生的原因概括为三点:一是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的结合。在美国,宪法保护发明创造,技术创新巍然成风。然而,创新如果不与产业化相结合是形成不了生产力的,美国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因市场机制的促进,很快就实现了产业化,改变着国民经济的面貌。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资料,自19世纪以来,差不多每隔20年在美国就有一种新产业跃升为国民经济的龙头,成为带动整个经济的动力,目前的龙头产业是信息产业。二是探索出一条产学结合,技术创新与风险投资相结合之路。典型的例子是硅谷,波士顿128号公路等技术创新的孵化器。在这些地方,高等学府精英们的知识与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三是政府对技术创新的刻意引导。美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占GDP的比重在发达国家中始终名列前茅。早在八十年代,里根政府就推出“再工业化”政策,使一批高新技术迅速商品化和产业化,及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90年代初,布什把确保美国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世界领先地位作为政策目标,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发展高技术的措施,例如加强科技教育,R&D投入,保护知识产权等。克林顿入主白宫不久,即发表了以“技术为美国经济增长服务,加强经济实力的新方针”为题的政策报告,指出在保证基础研究投资规模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应用开发型研究,以推动美国经济实行技术创新,增强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克林顿政府还首倡建立“信息高速公路”,实行研究与实验机构的课税减免,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增设几十个新的制造技术推广站,促进国防科研的转轨,把国防科研和国家实验室的力量与产业界的科研力量结合起来,共同进行研究与开发。可以说,创新在美国已经成为人们自觉的行动,不是停留在理论上,更不是空洞的口号。
“创新”是一个外来词,是从innovate(动词)和 innovation(名词)译过来的。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1796年在其告别演讲中,就曾经告诫美国人民要永远保持“创新精神”。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特把“创新”引入经济学中,他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以后又不断加以完善和应用,他认为“创新”包括5种情况: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给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后来,创新成为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包括各种类型的创新,如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等。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产品和工艺的显著的技术变化。如果在市场上实现了创新(产品创新),或者在生产工艺中应用了创新(工艺创新),那么就说创新完成了。

我国学者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从新产品或者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与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推广应用整个过程一系列活动的总和。技术创新具有“五高”的特征:高创造性、高投入、高收益、高智力密集、高风险性。技术创新不仅是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而且更重要的还包括企业的科学决策能力、工程化能力、市场开拓能力、资源优化配置与运用能力等多方面内容。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出发,对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可获得的生产要素资源进行优化重组的过程。技术创新既不同于简单的研究开发,也不是简单地强调技术开发或者市场需求的重要性,而是要求通过产品和工艺创新的构思、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样品研制、中间试验、商业化生产及市场营销等各个阶段的活动,将技术、市场、资金、劳动力、信息等各种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其根本目的是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不断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减少企业未来的不确定性的,降低企业受威胁的程度,促进企业发展。
但是,人们普遍认为,仅仅有技术创新还远远不够,技术创新必须有制度创新作为保证。按照经济学家的解释,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如一个公司的工作规则、分配办法等,它是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者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创新有多种方式,但是,每种方式都会导致某个领域的制度变迁,而制度变迁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
近年来,世界软件产业以十分惊人的速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预计到2005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将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产值将接近10000亿美元。在产业规模上,全球软件从业人员已将近400万人,各类软件企业有十几万家。1998年全球软件及信息服务市场为3800亿美元,其中软件产品总销售额达1353.24亿美元。我国目前从事软件开发、研制、销售、维护和服务的软件企业有1500家左右,加上兼营软件的企业,总计约5000家,从业人员为15万人左右,其中软件技术人员约10万人,另外还有30万人在各行业中从事计算机应用、科研与教育工作。据CCID-MIC统计,1993年以来中国软件及信息服务市场规模逐年增大,1993年~1998年市场年平均增长率为29.5%,1998年软件销售额为138亿元。信息服务额达187亿元。其中应用软件占61.4%,支撑软件占26%,系统软件占12.6%。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国际软件产业发达的国家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即使与发展中国家中的印度相比也有较大差距。软件出口能力相当薄弱,出口规模非常小,1998年仅1亿多美元左右(为估计数字,因为海关没有把软件单独编码);我国软件产业的人均产值很低,人均利润率也低;国内软件企业规模偏小;我国的软件销售额现在只占国际市场不到1%的份额。国内市场中的系统软件和大部分支撑软件被外国公司控制,甚至连我们最有优势的中文软件领域,以及一些国家领域和重点工程也都基本上应用国外的软件产品。我国软件技术创新能力较弱,软件工程化、商品化程度低,国产软件仅占国内市场的30%,拥有自主版权的软件比例更小,设计、开发、集成能力弱,缺乏大型软件和底层软件的开发能力和水平,大工程和大系统的设计水平较差。软件技术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与本地因素有关的领域,有自主版权的产品主要在应用软件方面。可以说,我国的软件技术缺乏完整的创新机制,基本上是跟着国外的新技术后面走,缺乏象Netscape和Sun创造WWW和Java,引起全球计算机界轰动的创新之举。目前,我国的软件开发尚没有形成体系,开发人员对市场不够敏感,软件的服务体系面窄,没有形成社会化的意识。软件技术方面的科研成果商品化率极低。目前的科研体制是只重视科研成果,忽视科研成果的商品化,因而软件人员和软件企业缺乏商品和市场意识。软件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结合,软件向其他行业的渗透性并未得到充分体现。从目前来看,我国利用技术创新实现软件产业化还只是一个“远大的理想”,因此,任重而道远。那么,制约软件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究竟是什么呢?
—软件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不足、配置也不合理。
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是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重要条件,技术创新的资源投入不足是当前软件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制约因素。软件产业缺乏必要的资本投入,企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我国尚未形成风险投资机制,软件企业的融资相当困难,资金问题严重束缚了软件业的健康发展。软件业的研究与开发投入更是少得可怜,还不到通信业投入的3%,而且国家的投入主要集中在个别软件企业中,许多急需研发资金的民营中小软件企业几乎拿不到一分钱。中国的软件研究和市场开发人员待遇相对较低,人才流失日趋严重,无法与国外大公司竞争。
—软件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尚未形成。
其突出表现在:一是软件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够,胆子还不够大,前怕狼,后怕虎,求稳的思想比较严重。二是软件企业的制度创新严重滞后,缺乏鼓励技术创新的机制。软件企业的产权改革步伐缓慢,没有形成对于软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员工没有成就感、归属感和稳定感,而漂泊感、失落感和危机感则十分强烈,因此,许多员工缺乏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企业内部创新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主导产品的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国外,企业对自主创新的重视不够,没有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
—社会上存在着“重硬轻软”的错误观念。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硬件看得见,摸得着,完全可以按照产业化的模式来发展,看不到软件产业化的特征,缺乏“软件也是产业,并且是战略性产业”的概念。对于软件的高附加值缺乏认识,总是把软件当成附属品,认为软件必须以硬件为介质才有存在的价值,以为购买了硬件就可以算实现了信息化,不愿在软件方面投资,对软件的研发不重视。
—软件业的高风险使许多人望而却步。
众所周知,软件技术突飞猛进,技术更新非常快,产品周期非常短,研发的成功率非常低,但是利润率也可能非常高。许多人“望软兴叹”,把它当作“带刺的玫瑰”,不敢贸然行动。尤其是对于那些害怕“犯错误”影响政绩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软件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
我国软件企业几乎都处于“幼稚期”,非常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虽然国家已经考虑到软件企业的特殊情况,在许多方面开始予以“照顾”,但是力度还不够大,还需要进一步加以扶持。比如软件开发企业的软件产品增值税按照6%征收仍然会影响到软件的销售,软件的销售企业会反过来要求开发企业让利,软件企业可以抵扣的很少,软件企业的税赋仍然偏重;再比如缺乏保护软件产业的行规、行约和行业标准,缺乏一个良好的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软件企业还缺乏资本市场的支持,特别是像美国的NASDAQ证券市场机制,来为软件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有效的筹资渠道。
—软件业的盗版现象十分严重。
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严重损害了软件开发和研究企业的积极性,软件企业因而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由于软件盗版已经成为我国的顽症,软件企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开发出来的软件刚刚上市、有的甚至还没有正式上市就已经成为盗版者“先富起来”的机会。长期如此下去,将使“好人受气,坏人神气”,我国的软件企业将成为“长不大的侏儒”、“扶不起的阿斗”,可能永远只能望别国的“项背”,永远讨论“中国软件发展之路”。
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快利用技术创新实现软件产业化的步伐。
—软件企业要靠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来扩大规模,不要追求“虚胖”。
一些软件企业或者开始涉足软件的硬件企业正在趁着世界500强来中国“聚会”的“东风”,雄心勃勃地提出要“大干快上”,多少多少年之后要进入世界500强,大有当年“赶英超美”的革命热情。当然,一些软件企业想把“蛋糕做大”,甚至希望我们的软件企业一夜之间“创造人间的奇迹”。但是,如果软件企业不能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不能进行制度创新,即使是依靠规模的扩张进入了世界500强,也不可能持久,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成为人们“美好的回忆”。
软件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关键取决于是否有自主开发知识产权的技术和领先产品,技术创新能力是软件企业获取技术和产品的基础,是进一步扩张和发展,进而成为世界500强的重要支撑力量。技术创新是大公司、大集团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然,软件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非仅仅推进软件技术高级化、单纯追求软件技术的先进性,而且应该利用软件技术高级化来实现其资本增值和赢得竞争优势。国内外许多大公司本来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技术优势,但是却不善于将它转化为市场的竞争优势,不懂得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去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对市场的适应性不强,这样也难以取得竞争优势。
2.中国软件业人才培养需求与现状
近10年来,我国各类高等院校共培养了50多万各类计算机专业人才,而且每年培养的人数还在以几何基数的速度递增;然而软件业人才的供需缺口却越来越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人才饥荒",各地对软件人才的争夺战也不断升温。软件人才培养得越来越多,饥荒越来越严重,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另一方面,在软件人才的质量上也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矛盾,目前软件企业不仅奇缺高级程序员、需求分析师等"高精尖"人才,也奇缺从事软件产业基础性工作的软件蓝领,高级人才也缺,初级人才也缺,50多万计算机专业人才怎么了?高不成,低不就,根源在哪里?
软件人才饥荒直接给软件产业发展,带来了三个致命的问题。首先是软件企业无法优中选优,真正选择自己需要的人。最近几年无论其它专业的学生怎样就业困难,软件专业的学生却始终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每年七、八月份,总有大量计算机专业的外地学生到中关村谋求高职,而其它专业的外地学生却很难在此找到工作。第二是软件人才的身价倍增,大大增加了软件企业的成本。一个刚刚本科毕业的软件专业的学生,一开口就是月薪六千、七千,一年后就要价八千到一万,现在中关村大部分软件企业一个员工一年的人力成本不低于20万,这成了不少正处在创业阶段的软件企业的沉重包袱。第三,加重了软件企业对个别软件人才的依赖。由于企业规模较小,软件人才又少,常常一、两个人全权负责某个项目,如果这个软件人才离开企业将直接影响这个项目工作的继续,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
(1) 软件人才紧缺
  国内调查机构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IT人才的缺口很大,在京、沪、粤三地人才总需求中,IT人才需求占55%,单从广东省而言,其信息产业的腾飞最少需要25万名以上的IT专业人才。香港地区,未来5年IT人才需求数目将高达5万名。
一份求职者个人问卷调查报告显示,IT业界的人才短缺正成为中国IT业发展的一大障碍,两极人才的短缺为中国的IT发展带来了不少限制。在IT行业里,不仅仅高新技术需要大量的人才,实际工作运作中,也需要大量的操作人员,这些人员不需要具备太高深的专业知识背景,这部分人员如果充足,可以分担很大一部分的人才资源名额,有效缓解IT人才资源匮乏的局面。但是,由于社会培训没有跟上,导致大量拥有较高知识体系的大学本科生介入程序操作员的岗位,造成浪费。
其次,大量国外的大型企业纷纷打上了中国IT人才的主意,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争夺中国的IT人才,也使得高级人才进一步萎缩。通过集市性的人才市场是很难碰到合适的高级人才的。人才市场专家建议需要聘用高级IT业人才的用人单位,找高级人才还需要到相关人才中介机构。
专家认为,这种两极短缺,中间人才数量多的橄榄性IT人才结构,还需靠社会力量的培训加以弥补。多开设有关课程,加大IT业人员的基数,是今后必须抓紧实施的。
据统计,上海市目前有IT从业人员1.76万,到2005年要达到规划中的软件产业10亿美元的目标,按目前人均3万美元的产值,需3万多人,也就是说还有1.5万的软件人员缺口。以下是2001年7、8月份统计数据,这是在.com泡沫后,IT企业处于低潮阶段时的需求
据统计,现在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包括本科和专科)的数量大致在110万左右,其中计算机专业的不超过5、6万人,而这些学生中又有一大批人要出国,剩下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分散到全国的6000家软件企业和更多的硬件企业,还有千千万万的传统企事业单位。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几乎每一家传统企业都需要计算机软件人才。几万人分散到各行各业,供求关系的失衡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据有关专家预测,未来几年我国每年软件人才的缺口达到20万人。
其次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更进一步导致了人才的短缺。有些学生学过BASIC、JAVA、C++、FOXBASE、PASCAL、DELPHI等多种语言,却写不出几行标准的程序。由于这些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到公司还要对他们进行培训。目前,业界比较认同的一种观点是,认为学生毕业以后要到公司再经过6到12个月的培训才能胜任工作。这既加重了公司的成本负担,又加剧了人才的短缺。因为培训新人既需要老的软件工程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新人又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等于是企业付着工资对学生进行了一年的补充性教育。
软件人才的短缺,还造成了目前软件人才的极大浪费;反过来,软件人才的浪费,又加剧了人才的短缺。据了解,目前我国软件公司的程序员90%以上接受过高等教育,甚至有不少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在做基础程序员的工作。其实现在很多职位专科甚至专科以下学历的人员就能胜任,但由于现在人才供应机构的不合理,只能大量的本科生甚至硕士生做程序员的工作。
(2) 教育改革速度跟不上产业发展速度
造成目前国内软件人才数量不足,部分人才质量不高是原因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软件人才培养层次不清,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到一些省、市属普通工科大学到一般的工业专科院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基本相同,培养目标也差不多,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培养的不少人才高不成低不就,整个软件行业高端人才也缺,低端人才也缺。二是教学手段的落后。BASIC早已被业界淘汰,但目前还有不少高校在讲BASIC课程,教学内容和产业发展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再就是教学设备的落后,80年代初,学计算机的时候就用TP801做实验,现在还有不少学校在用TP801做实验,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到企业以后还需要再教育。三是国际化程度较低。软件要走出国门,提高出口力度,必须培养国际化人才。而目前我国培养的软件人才外语水平和工程化水平还相对较低。有的学生专业水平还可以,但一到外企面试,就被语言关挡在了外面。
从根本上说,软件人才短缺的主要根源是,软件教育体制调整的速度落后于软件产业发展的速度。软件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当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时,由于技术的原因,只有少数精英才能从事,这时需要的人较少,而且需要的人必须是"专家型"的社会精英,编制软件的工作也往往是"小作坊"而不是"流水线",可以说这时的软件产业是"贵族";相应地,这时的软件人才培养体制也仅仅限于高等院校。但任何一门技术,要实现产业化,首先需要的是技术本身的"平民化"和"工程化",从事这个产业不再是少数社会精英的"特权",而是让大多数人都能够从事这种行业;所从事的工作不再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而是按照一定规范多数人的协同作业。这就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体制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
首先必须有专门的机构为这个产业培养大量的产业劳动力,来从事这个产业的基础性劳动,这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产业工人。其次,任何产业都有不同层次的劳动职位,需要根据劳动职位的不同,用不同的培养方式来培养这个产业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劳动力。软件业发展到今天,颇有点象建筑业,既需有专门培养土木过程设计人才的大学,也需要大量培养建筑工人的技校;不同的是,软件业的科技含量要比建筑行业高的多,技术更新也比建筑业快得多,不像建筑业那样一般的建筑工人不需要专门的培养,而软件行业任何从业人员都需要专门的培养。
我国软件业在过去10年的发展中,恰恰是软件人才的培养体制没有根据行业的要求进行适时的调整,扩大软件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不断扩大高等院校计算机系人才的培养,而没有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大量培养产业工人,而主要是在扩大高校计算机系的招生。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家法国软件公司承包了国内某重要软件项目,为期三个月,前两个月,这个公司委派几位职员与国内发包方反复开会商谈,其间承包方一句程序也没写,讨论结束后,他们就回去了仅仅过了一个月,承包方就把做好的软件包送回来了,法国人的解释是,前期的反复会谈是进行需求分析,设计软件的架构和定义功能模块,当这部分工作完成后,就由公司的大量程序员来做具体的工作。
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软件工程的程序是这样的,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测试设计--软件开发--编程,与此软件开发的流程管理相适应,软件企业也需要一个相应的人力资源结构。在这一结构中每一个人都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进行流水线作业,其中处在金字塔的最底层的编程人员,需要的数量是最多的,他们像传统企业的工人一样,处于生产的第一线。这一部分人是软件企业的主要人员,大约要占到总人数的60--70%,这些人一般并不需要太高的学历,具有高中或者中专、大专学历的人只要经过软件开发技术的职业培训就可以胜任。从事软件设计、测试设计的人员是软件企业的高级人员,一般需要较高的学历,但也必须从基础程序员做起,然后不断高升,这部分人员大约占总数的20--30%;处在金字塔最顶端的需求分析人员,数量最少,也是最缺少的人员。目前全球还难以找到专门培养这方面人才的教育单位,一般说来,各个企业培养需求分析人员,有两个来源,一是从其他行业挖专家,然后进行软件开发的培训,另一方面是派优秀软件工程师去学另外职业的知识,这一部分人现在一般说来,都是企业的高级领导。
目前我国的软件企业最缺少的是金字塔两端的人员,要招聘一个程序员并不难,但要及时、大量招聘就比较困难,因为可以挑选的余地并不多;对于水平较高的高级程序设计师、需求分析师是真的难找。
微软中国研究院的张亚勤院长认为,现在中国企业并不缺少CEO,也不乏程序员,最缺乏的是对产品发展机制相当捻熟的"架构师"以及对市场和技术有前瞻能力的CTO--首席技术执行官。
一个软件企业需要各种层次的软件人才,如程序员、项目分析师、程序设计师、行业专家(需求分析设计师)、应用人员(如数据库分析设计师)等等,但需要量最大的是程序员。项目分析师、需求分析设计师及应用人员、程序设计师在一个软件企业里面相对来讲是“高精尖”人才,需求量不是太多,它们加在一起也不会占总人数的20%,其余的80%都是程序员。但项目分析师、程序设计师、应用人员大都是从程序员做起,只有对编程有经验的人才有可能跻身于项目分析、程序设计师、应用人员,所以说程序员是比较基础的。
总的来说,在中国软件企业里,可以把程序员分为二种,一种就是程序游击队员,他们可能对编程工具很熟,能力很强,把编码编得很简洁、很怪诞、很高效,但是没有一个正规的项目的概念;第二种,具有很扎实、很强的理论知识,编程序不一定很快,但是很规范,他的系统分析、模块设计就是一个很规范的程序员的方式,这种人在软件企业里相对来讲较少,第二种人最可能高升。虽然说第二种可能灵性比第一种要弱一些,但是现在的软件企业逐渐向团队合作靠拢 ,更需要按照一个规范去做。当然团队时代并不代表着程序员一定就不需要灵气,不需要一种创新,所以软件企业两种人才都需要,但是从比例来讲,合理的比例应该是第二种程序员占90%,第一种占10%。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第二种就是“软件蓝领”或“软件工人”,不需要很高的技巧,但需要做到规范。但在中国的软件企业里面,第一种占的比例几乎是压倒性的,这种比例看起来有点失调,不符合现在所提倡的“软件工厂”、“软件工程化”所需要的人才结构。因为对一个工厂来说,合理的人才结构应是金字塔型的,所以如何培训大量规范的程序员是当务之急。
另外,相对中国目前的软件制作流程来看,最薄弱的环节是软件设计环节,这一部分是项目分析师、程序设计师的工作。一个产品的质量,不是做出来的是设计出来的。比如说楼的质量怎么样,首先是设计出来的,设计得不好,施工再好,它一样会塌掉,设计得非常好,施工不好,他可能也会出问题,但相对来讲,只要是施工基本到位的话,楼一般不会倒。
软件产品也是同样,而中国目前来讲,软件设计能力是最弱的一个环节,最优秀的地方就是普通程序员,君不见,媒体上的招聘广告上对普通程序员的要求基本都要求是本科毕业。但是为什么中国程序员就编不出像样的软件呢?我们看了印度人编的程序,中国的程序员觉得那是一堆垃圾,但是人家软件业做得很好,为什么?就是印度软件设计比较好,我们这方面往往就是设计不到位。软件设计师相当于思想家、理论家,而程序员相当于思想理论的实践者,我们国内缺少的就是软件思想家,时时追寻国外的软件开发理论,都认为“科技无国界”,但最起码也有一个如何本地化的问题啊。
① 软件过程不稳定,项目的执行是无序的甚至是混乱的,没有为软件开发、维护工作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② 一旦遇到危机时经常放弃或改变原有计划,直接进行编码和测试。
③ 成功依赖个人能力、经验、知识和他们的进取心还有积极程度。
④ 组织中的软件过程能力体现在个人身上,而不是整个组织中稳定的过程能力。依靠个人的能力,一旦此人离去,组织的稳定也就随之而去。
⑤ 整个软件过程不可确定和不可预见,组织的软件过程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经常被改变。
⑥ 各种条例和规章制度不健全。
⑦ 人们的工作方式处于一种“救火”状态,不断的应付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危机。

二、国外软件产业及人才培养的现状
1.美国软件产业及人才培养的现状
国软件产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美国的软件产业已经属于成熟的产业,它基本上由微软、奥瑞克(数据库)、思科、IBM(主要经营电脑,但软件也很强,前年曾收购莲花公司、太阳微软系统等大的私人公司组成,涉及理、工、医、财会等许多方面。但由于市场的需求和驱使,许多小的软件公司和网络公司也非常活跃。
① 基本数据美官方统计数据中,软件产业没有单独列出。软件产业的数据散见于三个领域。软件出版:包括软件设计、制作、发行(即所谓"封装软件产品")和为购买软件者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等等。这一部分是软件产业的骨干力量。软件服务和系统集成,主要是指:为少量个体客户定做软件或修改、测试和安装通用及专用软件以满足客户的特殊需要;
② 系统集成业务;
③ 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业务。许多中小软件企业主要从事此类业务。企业平均规模虽小,但总量很大。软件产品制作:统计分类为"制造业/存储产品制造/软件产品制造"。它涵盖压制软件光盘、拷贝软件磁盘等一系列将软件产品转移到存储载体上的生产过程。
由于美国产业普查每五年才进行一次,故目前只有依据1997年的普查资料,将这三部分数据提取汇总如下:
企业类别 数量(家) 年收入(亿美元) 总工数量(万)
软件出版 12090 617 26.64
软件服务与系统集成 72278 1080.7 76.47
软件制作 124 8.2 0.80
总计 84492 1705.9 103.91
软件产业1997年占当年美国GDP(83008亿美元)的2.1%,而信息产业占7.3%。由此可见,软件产业虽然是信息产业的基础,但在美国信息产业整体中的比重并不高。
(1).地区分布根据美国软件和信息业协会(SIIA,美国最有影响的软件业协会)今年6月发布的"都市区软件就业人员密集程度排名",可以洞察软件产业的地区分布状况。按全美平均值为100计算,如果数值为200,表明该地区软件从业人员占该地区人口比例是全美平均的2倍。获得前10名的地区如下:
1 博尔德朗蒙特地区(科罗拉多) 416
2 圣何塞(加利福尼亚) 397
3 大华府地区 跨哥伦比亚特区、马里兰和弗吉尼亚州 307
4 罗得达勒姆夏帕尔山地区(北卡罗来纳) 283
5 亨茨维尔(亚拉巴马) 259
6 科罗拉多斯普林斯(科罗拉多) 251
7 旧金山(加利福尼亚) 231
8 米德儿塞克斯萨莫塞特 -享特顿地区(新泽西) 225
9 波士顿跨马萨诸塞和新罕布什尔州 223
10 奥斯汀圣马可地区(得克萨斯) 223
(2).研究开发状况总体来讲,美国政府在信息技术领域中的研发投入在数量上远远低于企业(不到十分之一)。而且政府对研发的投入倾斜于基础研究。不过在基础研究中,软、硬件的开发研究往往是同步进行的,很难将专门用于"软件研究"的部分剥离开来。但是,根据商务部2000年公布的有关报告,美国企业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总投入从1995年到1999年翻了一番,从2430亿美元增加到5100亿美元,其中用于软件的投入从820亿美元增加到1490亿美元。
根据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全面负责研发统计的部门)1998-99年对"企业研发500强"的统计(提取的是1997年的数据),研发500强的支出占当年企业全部研发支出的86.8%。有关数据摘引如下:
  信息和电子业R&D支出 458.2亿美元(居各行业之首)
  比1996年增长 15.2%(居各行业之首)
  1997年R&D销售额 7.0%(仅次于医药业)
  人均R&D 1.6万美元(低于医药、金融)
(3).有关政策、措施和计划美国软件产业70年代未80年代初起步时,两项知识产权的措施促进了软件产业的飞跃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项措施行并非来自行政部门,而是来自立法和司法部门。第一项是1976年美国会修改《版权法》,把计算机软件纳入版权保护范围,第二项则是1981年最高法院的Diamond对Diehr判决,该判决改变了以往软件不能授予专利的观念,宣布软件专利合法,肯定了软件的知识产权,加强了对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这是美国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措施。(附注:随着互联网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美国将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开始拓宽到互联网领域,如1998年的一项法院判决,宣布"商业模式"可以获得专利。该措施极有利于创造"新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公司)。
近年来美国政府对软件产业采取的一项重大法律行动是针对微软公司的反垄断案。但是该案的动机并非专门针对软件产业,而是针对所有产业。换句话说,反垄断是普适政策,并非专用于软件产业的政策。
在税收政策方面,由于美国税收体系和我国有很大区别,似未产生如我国的软件企业税赋过重的情况。因此,我们还没有了解到美国有任何针对软件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倒是互联网产业,美国日前实行网上销售可免除零售税的优惠政策。
美国的软件教育1.软件产业人才的培养在美国,软件教育和培养主要分三个层次。(1)基础教育:几乎所有的高等院校和社区学院的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信息技术系和有关的继续教育系都设有软件工程、网络设计等软件基础课程,为本科生提供软件理论与工程方面的入门知识,为软件公司培养从事软件开发与设计方面的人才。(2)系统理论:高等院校中的研究生教育侧重系统软件理论的教育,为高校的教学和研究以及大公司输送从事软件研究和项目人才。(3)一般大的软件公司都设有自己的培训部门或中心,它们主要根据市场和公司的需求培养各个层面的动手能力强的操作和编程人员,学习者不仅可以获得专业证书而且可以获得学位。此外,一些大的软件公司为推销本公司产品还与高校和社区学院合办培训项目或委托社区学院代办培训项目。社会上名目繁多的私人培训公司、培训中心、咨询公司等比比皆是,它们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培训在岗人员。还有一些培训公司专门培养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的人才。目前,MBA(IT)即信息技术硕士倍受社会的青睐,马里兰大学的MBA(IT)办得红红火火,在美名列前茅。
此外,美国的见习生制度是高校与公司的桥梁,高校学生可以利用暑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自己的动用能力、协调和团队精神,奠定自己的就业基础,公司可以通过见习生的才能、人品和工作表现,来选拔人才,拓展公司的实力。
从高校、社区学院、公司到社会构成了全方位的教育和培训网,它们都由市场所驱动,为社会发展提供就业和服务。虽然高等院校、社区学院和大的软件公司都提供学历和非学历的软件教育和培训,相比之下,高校提供的软件教育更宽泛、更具有理论性,培训机构或中心提供的软件教育更实际、更新颖。他们各自有侧重、各有所长,同时又相互补充又相互穿插。
软件产业所需的技术人才大体可分成三个不同层次:(1)系统规划层次,其任务是提出软件系统设计的思路和项目;(2)设计层次,其任务是根据思路和项目将其细化成各个子系统;(3)编程层次,其任务是将各个子系统编成相应的程序并通过调试合为一项软件产品。同时软件产业还需要相应的管理及营销人才。由于软件产业人才层次的需求不同,所以软件产业人才的培养不可能在高校一个专业范围内一次完成,而是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由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校和培养机构分别承担。
目前,在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培养只是基础和初步环节,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培养。因此,美国软件人才的继续教育发展很快,成为软件人才培养的是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潜在市场需求很大。
软件产业虽已属成熟的产业,但软件产业或信息产业的人才仍然相当缺乏,就业前景相当乐观。根据美国劳工部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每年增加17.5万到25万个信息技术就业岗位,到2005年从事信息技术的服务机构和人员将翻一番。
大学生选择专业和在职人员培训主要根据市场导向。就业市场不仅决定其专业的选择而且主宰他们的学业。不少软件产业或信息产业的学生为获取较好的岗位不惜中断学业去工作,也有不少软件就业人员为了谋求更合适的岗位或更高的职务去接受各种相关的培训。当然,也不乏已获得其他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人员,为了寻找工作再修计算机课程或获取计算机专业证书和学位。
相比之下,从事软件制作人员的工资在信息产业中是比较低的,一个软件程序员的年薪在5万美元左右,一个软件工程师的年薪在6-8万美元之间,而一位资深的高级工程师的年薪在8-10万美元之间,相当于在大公司从事网络的一位刚参加工作的博士毕业生的工资。从事软件制作的人员大多来自印度和中国。
(4).软件产业培养机构的招生总的来讲,高等院校中软件学科的招生与其他学科没有多大区别。本科生源主要来自高中毕业生,但来自公司或产业的人员有上升的趋势。而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约有百分之五十的生源来自产业,他们主要是到大学进行深造和继续教育或为改变就业工种作准备。在博士生教育方面,约有百分之五十的生源来自国外。一些大的私人培训公司如"美国技术学院"(Institute of American Tech)"免费教育"(Learning Free)等也提供学历和非学历的培训。此外,继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虚拟教育是软件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美国的大学、社区学院和公司都在搞,有些不仅面向美国,而且面向全世界。
美国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培养主要实行学分制,一般大学或大公司的学位授予权或培训项目都得到州教育委员会的批准和得到权威认证部门的认证。
在美国,高等教育属于产业,社会上以营利为目的的培训机构和项目很多,因为它们面向市场,目的明确:找工作、掌握某项知识和技术或根据某种特殊需要而设计以及追求课程的新颖、实用和独创,有些项目办得很成功。
(5).软件产业培养机构的师资和教材来源在高等院校从事软件教育的教授大多有本专业的博士学位,只有少量教师仅有硕士学位,但他们一般都具备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此外,高等院校也聘用一些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来校执教。在大的软件公司和培训中心执教的多系富有实践经验的高级职员和从大学聘任的专家学者。
美国没有统一的软件教材,各高校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教材,各高校的书店也根据需求采购有关软件方面的各类书籍供教师和学生选用。研究生使用的教材由知名或资深教授或专家编写,偏重理论,较为深奥;本科生使用的教材由富有教学经验的教授和专家编写,但内容大多是非一般基础性理论知识;培训公司使用的教材一般由公司高级职员或聘请教授专家们编写,内容实用性强、知识更新较快。
2.印度软件产业及人才培养的现状
印度软件业的崛起,可能令许多人不解:发达的软件与贫困落后的形象太不协调。然而知情者和局内人则不只对印度的软件大加赞扬,更对它寄予厚望。比尔·盖茨在1997年2月访印时的一次讲话中预言说“印度可能成为下个世纪的一个经济和软件超级大国,如果它对基础设施、教育以及技术注入足够的投资的话。”他还说,全球严重缺乏软件开发者,世界将期望印度产生成千上万的高级技术人才。也有人用比较形象的语言将印度的经济情况比喻为“一个具有金面、土身、泥腿的巨人”。金面就是指印度的软件业。
印度软件业人士分析成功的原因:印度具有世界上第二大会讲英语的人力资源;劳动力价格低廉;政府的支持政策;对新技术强烈的适用能力;地理位置优势(印度与北美的时差约有12小时。);有关法律健全。
印度软件业的真正起飞是在1991年印度第一轮“经济解放运动”之后。这一点可以从印度软件业龙头Infosys公司的发展得以佐证。Infosys是印度软件业“巨子”穆尔迪(N.R.Narayana Murthy,现年54岁,毕业于印度喀拉普尔工学院)于1981年创办的。创办初期,穆尔迪与六位合伙人只有1000美元资本。当时,他们为了一根电话线,花费了整1年时间。得到进口一台计算机的许可,又花费了他们2年时间。就在他们打算关闭公司之际,1991年却迎来了印度第一轮的经济解放运动。从此该公司发展迅猛,截至2000年底,公司的市场价值高达100亿美元。
1991年印度共有软件公司160多家,产值约16亿美元。到2000年,软件公司发展到3700多家,出口值约63亿美元。据世界银行调查报告,印度的软件技术力量、软件出口的规模和质量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在过去的10年间,印度软件生产的年增长率平均超过50%,这个发展速度几乎是美国同时期(28%)的2倍。印度软件最大的出口市场是美国(占60%),其次是欧洲(占23%)。出色的业绩表现使印度软件业的生产和出口迅速增长。1994~1995年度至今,增长的势头更快。据世界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预计,到2008年,印度软件业产值可望达到870亿美元,其中出口达500亿美元。1999年,印度在软件业和IT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为28万,2008年将达到220万人。
随着软件企业的发展,印度还在继续形成若干软件基地。南印度的卡纳塔卡邦首府班加罗尔是世人共知的印度“硅谷”。这里不仅云集了印度著名的软件开发与咨询公司,而且也是国际同行向往的宝地。印度软件出口值一半以上来自班加罗尔。近年,由塔塔工业集团、卡纳塔卡工业区开发局,以及一家新加坡财团组成的合营企业——国际技术园区在这里创立。许多国际公司和世界大软件厂商已在该园区安营扎寨。同时,南印度的另一座城市海德拉巴的郊区也建立了一个软件中心——海德拉巴信息技术和工程咨询城。此外,恰内(原名马德拉斯)、浦那、科钦、科因巴托、维沙卡帕特南,也在建立软件中心。现在,印度已有12大软件技术园区。
印度出口的软件被国外广泛应用。早在80年代中期,印度就为外国的企业设计软件。如塔塔公司为美国一家消防公司设计收款账目管理系统,这是一项需要重新编制200万行程序的复杂工程。另一方面,包括花旗银行、摩托罗拉、IBM、AT&T、诺威公司、微软公司、Oracle、HP、优利公司等众多的西方大公司也都进入印度开展业务。他们把印度作为软件的设计和生产中心,为自己的全球业务服务。如微软公司在全世界的职工有2万名,其中约10%在印度。在1999年《财富》杂志所列500家著名跨国公司中,有2O3家采用了印度设计的软件。
印度的软件发展最初并无自己的核心技术,而是适应市场需要,从现场服务开始。1995年~1999年间在离岸服务上进行了创新,转为印度本地开发为主。目前总体上印度的软件出口还是以满足用户特殊要求定制或提供专业化服务为主,但已开始向软件产品方向转化。印度的软件及相关服务的出口包括4类:按照客户要求设计的转换工艺、按照客户要求设计的应用技术、软件包的销售、以及数据入口和数据化。其中,头两类占了95%。而第一类的业务已占全球该类业务的16.7%。
印度的软件业虽然在较好的特殊小环境中得以发展,但总的看来印度的基础设施差,贫富悬殊,社会和政治的大环境不稳定,软件业的持续发展仍存在不确定因素。问印度工程师为什么他们软件强,第一个答案一定是:“我们数学好。”数学从定义、定理推演,一步步把题目解出来,与写软件需要的分析和逻辑能力一致。 印度教育首重数学。从古印度到现代,数学是印度人逻辑思考的原动力,和印度的宗教哲学思想同等珍贵。 观察印度的教育,他们对逻辑思考的培养,有一套独特的理念。从中学开始,考试就很少选择题。那怎么考?譬如,考甘地的不合作运动,“请分析这个运动的原因、过程、影响及对印度的意义”。老师评分,是看学生如何运用史实,分析、推论是否合理。 印度的教育是希望学生多做完整的思考。一般而言,工程师多“沉默寡言、多做少说”,印度工程师却可以侃侃而谈。而且不得不承认,他们言之有物,条理分明。这竟也是软件教育的一部分。印度工程学院多半有一门课:沟通技巧。通过一次次公开演讲,学生渐渐学会如何清楚表达意见,如何快速切入重点,更重要的是,态度要落落大方。 软件公司Snowbit的阿加渥指出:“这是维系客户的关键能力之一。你要能沟通,才能弄清客户的需求;你要有信心,客户才会对你有信心。”印度软件产业风生水起近 10年,产业日臻成熟,软件公司水准也趋于一致。这时候要抢国外大客户,比的就是“人”的竞争力。业界的竞争既激烈又现实,这种氛围,也早已渗入校园。美国《商业周刊》曾报道过印度最顶尖的孟买科技学院“最恐怖的教授”。他给全班最高分者 A,第二高分者 B,剩下的全部是 C、 D、 E。教授告诉学生:“今日我用这样的方式磨炼你们,就是要你们未来遇到竞争者,绝不可被比下去。”高度竞争压力下,学生们个个想脱颖而出,夜夜挑灯苦读。为什么愿意长期在高压下苦读?“为了钱,”一个学生直截了当地说。在印度,一个软件工程师的薪水,是平均国民所得的 10倍以上。功课好的,可以进知名大公司,薪水更翻升三四倍。 在这种“天将降大任”式的培育下,学生进入职场多半可以立刻上线。
印度软件教育还有一项特色,就是与产业互动非常密切,学生与新技术的发展完全不脱节。这也是硅谷特别偏爱印度工程师的原因之一。 印度某院校计算机系上27位老师中,有 16位是业界老师(在业界工作的博士),比“正规教授”还多。而学校的策略,就是运用业界的力量,欢迎业界设立校园实验室, 24小时开放给学生。密切的互动下,学生、学校、业界串起一个共存共荣的循环体系。业界提供丰富的资源,学校搭桥运输养分,学生尽情吸收。学生毕业后投身业界,把当年吸收的养分回馈产业。然而,综观印度政府的科技教育政策,却是大力扶持“产业导向”的资讯科科技学院成立,提供土地、资金,协助募款,无一不是倾全力支持。去年开始,印度政府喊出“ 2008年,百万软件人才”的口号(目前软件人才有 41万),产业界与学术界已动了起来,朝目标积极迈进。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