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关于中国和中国软件发展的一些思考

2003-07-21 10:23 696 查看
刚刚在CSDN上看完网友的一篇文章——《关于发展中国自己的操作系统的讨论》,我在写完对该篇文章的评论后,觉得意犹为尽,还想说点什么,所以就写下了这片文章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中国的软件产业落后是不容我们置疑的现实。很多人都想改变这种现状,如何改变,用什么方法改变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我不敢说自己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只是想从理论的角度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前一段时间网上报道说中科院研发中国自己的计算机芯片,现在网上又有关于发展中国自己的操作系统的文章,我认为作为技术力量的巩固和储备,这样做是可以的,但要真正在市场上推广中国自己的芯片,自己的操作系统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现在的市场情况是:芯片被Intel垄断(虽然有AMD和他竞争,但基本上还是Intel的天下),操作系统被微软垄断(就中国而言,外国微软占的市场份额比他在中国少一点)。我们先不谈自己研发的芯片和操作系统是否在性能和成本上能超过他们,就假设我们的东西比他们强,但中国大部分人都已习惯了微软的Windows、Word,中国的厂家都生产支持Intel芯片的主板和电脑,我们能做到让大部分人改变他们的习惯而改用我们自己的芯片,自己的操作系统吗?(在这我不想谈爱国主义之类的话)“最好的未必就是最赚钱的”。更何况我们还没能做到像Intel那么好的芯片,像windows那样易用的操作系统。就像《关于发展中国自己的操作系统的讨论》一文中所说的“而网络, 计算机的特点, 恰恰是越多人用, 价值越大. ”现在用Intel的芯片和微软的操作系统的人实在太多了,我们这样一个后来者能从中获的什么市场份额吗?我看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像《关于发展中国自己的操作系统的讨论》一文中所说的,靠政府的强制政令来扶持中国的芯片和操作系统也是一件费力却未必成功的事。

用兵之道,重视避实就虚。无论是中国的发展还是中国软件的发展从战略上讲应该充分运用这个原则。所以,我们不应该把精力放在发展已经成熟的技术上,不要老是抱着别人有什么我们也要有什么的想法,这是毛泽东时代的“独立自主,自立更生”的一个后遗症。我们要学会鲁迅的“拿来主义”。当今的世界,学习和交流是发展的趋势。爱因斯坦说过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取得那么大的成就的。我们也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发展。用已经成熟的技术去发展为成熟的技术,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做的事,而不要管这个成熟的技术是不是自己的。

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要想在科技和经济上领先世界,就应该把精力放在那些未来的命脉产业和领域上。纵观古今中外,凡是曾经辉煌过的国家或是公司,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掌握着当时条件下的“命脉”。四大古国的辉煌是因为他们都生活在大河大江旁富饶的土地上,那时水就是人类的命脉(现在也是,呵呵);古楼兰之所以繁荣,是因为丝绸之路,那是连接中西方交流的命脉;18世纪的西班牙、葡萄牙之所以强盛,是因为他们的航海技术;同样的Intel和微软的强盛也是因为他们的核心技术是当今世界必要的“命脉”。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在学习他国先进经验和技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那些“命脉”技术和产业。至于,具体我们应该发展那些技术和产业,由于敝人的知识和眼光有限,所以留待我们大家一起去思考和探索了。:)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