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漫谈图书的选购(答网友问)

2002-03-15 09:21 253 查看

漫谈图书的选购(答网友问)

覃士国
(本文转载自软件工程专家网www.21cmm.com
  “你好!我看到有不少的人提问如何学习程序设计和在哪里买有关书籍,我建议专门***个网页加以介绍,并分为初中高级分别介绍为好。以方便对广大读者特别是从零开始的读者介绍,可以防止读者提出类似的问题,也可以使在学习方法上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学。”

  这是一位网友的来信。这使我想到了上个世纪初的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人请一些名家为年轻人开一份必读书单。好象有胡适等好多名家,结果呢?大家可以想象。这也就是说即使是名家,视点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我喜欢逛书店,也比较喜欢买书。但是如果要我给朋友们作个介绍我觉得却是很难的。一方面是因为我本身的能力所限,另一方面是因为成功是没有一个固定模式的,而且对计算机技术来说,没有全才,不可能涉及这门技术的方方面面,因此如果说你想学某一门技术请人帮你介绍几本书是可能的,但是要分初中高级来介绍是不可能的,起码我个人觉得是这样。而且就我个人感觉而言,我还真搞不清哪些东西是初级的,哪些东西是中级的,哪些东西是高级的呢。我总以为我会的就是初级的,我不会的就是高级的。

  当然,平时逛书店买书的时候多了也会有一些感受,说出来,不知会不会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买书前先看序和跋。一本书一般来说,总是在序或跋中对本书的主要内容和适合的读者对象有一个说明。比如《Essential COM》,有两个序言,一个是微软COM技术专家Charlie Kindel所写,另一个是由世界级的软件工程大师Grady Booch撰写。我想,只要看这两个序言你就可以估量它的份量了。

  二、尽量选择译著。我看过一些国内的书,有些就是这抄一部分,那剪一段,有好多只是把一些帮助文件翻译了一下,就成了什么什么指南,什么什么宝典。这种书对某技术的门外汉来说,也许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对于要想进一步提高,它能起的作用我实在不敢抱什么希望。我不想评价这种现象,因为我没有资格。我想说的是国内的计算机书真正有价值的书不是很多,良莠不齐,所以选择译著一般来说会好一点。当然有些译著译得让人读来有点痛苦的感觉,这就涉及一个选择出版社的问题。一般象清华大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等,还有一些别的著名大学的出版社,出的译著一般来说质量是比较高的。对于不太熟悉国外图书情况的朋友来说,选择这些出版社的译著一般来说是不会太差的。

  三、选择图书一般不要选那些看起来好象无所不包的。一般来说,我总觉得广与深总是相矛盾的。一本书的容量毕竟是有限的,什么都想说点的结果是什么都没有说好。我见过几本关于Red Hat Linux的书,很厚的,八九百页,从安装到配置到编程,象什么DNS,SSL,DHCP什么玩艺儿都有,但是当读完后我总觉得收获不是很大。这种书适合于那些想对某技术有个总体了解的朋友。

  四、尽量少买那种跟风书。我见过几本讲XP中文版的书,我知道XP中文版好象是 到11份才正式发布的。这种书有多少价值我还真的不敢估量呢。中国有句古话我忘了怎么说的,好象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意思也就是说,自己都没有搞明白的事,怎么能让别人明白呢?软件的正式版都没有发布,作为书的作者又能明白到多深的程度呢?这种书多是拼凑而来的。

  五、看看印数和再版次数。真正优秀的书一般来说总是受欢迎的,印数一般来说也比较大。而且受欢迎程序一般与重版次数成正比,而且对于那些短时间内就进行了多次重印的书来说。一般是比较受欢迎比较有价值的书。

  六、平时多看看书评一类的东西。有好些有名的杂志和网站都有一些书评的栏目,平时请多关注。比如《程序员》杂志,每期都有一个“好书推荐”栏目,每期都会介绍不同类型的好书。还有一些网站提供一些书的部分章节下载,可以先下载试读一下。

  七、看自己的感觉。这看来好象有点浑,但对于我来说却是屡试不爽。我不知什么时间在哪看见过这样一句话,“打开一本书,无论从哪页开始读起,如果五分钟还不能吸引你,请把书扔掉”。这是我在买书时遵循的原则。虽然说技术类书籍不比文学类书籍,但是一般来说可读性原则却是一样的。一般来说,质量高的书可读性一定不会差。

  以上这些是我自己的一些经验,不见得对,也不见得能对朋友们有什么帮助。

  对于前面那位朋友的建议,我表示感谢,但现在做这个内容,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时机还不是很成熟。在以后时机成熟的时候我想也许会添加一个类似书评的小栏目。给大家介绍一些适合不同层次的朋友的好书的。同时,如果朋友们遇见很好的书,也别忘了告诉我们一声,在此,我先表示谢谢。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