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GC算法介绍及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2021-01-16 22:41 676 查看

一.GC定义与作用

GC就是垃圾回收机制的简写 GC可以找到内存中的垃圾,并释放和回收空间,GC里的垃圾是什么 如下图所示:

GC算法是什么:GC是一种机制,垃圾回收器完成具体的工作 工作的内容就是查找垃圾释放空间,回收空间算法就是工作时查找和回收

所遵循的规则。常见GC算法有引用计数,标记清除,标记整理,分代回收。

二.GC算法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1.引用计数算法实现原理

核心思想:设置引用数,判断当前引用数是否为0 引用关系改变时修改引用数字,比如有一个对象指向它 他的引用计数+1 多个对象

引用,引用计数累加引用计数累加,当没有对象引用时引用计数为0 GC立即进行回收,下面通过代码来分析下工作原理:

上述代码中,从全局角度出发,user1,user2及meauList 计数都不为0 ,num1和num2,当函数fn()执行完成后全局作用访问不到num1

和num2,所以说num1和num2计数为0,会被GC回收。当所有的代码执行完成后,user1和user2也不为0,因为被meauList数组中引

用,所以计数+1

2.引用计数算法的优缺点

优点:

最大限度的减少程序暂停,内存有一定的上限,当内存即将爆满时,引用计数会立马找到数值为0的计数空间对其进行释放,这样就保

证了内存不会有暂满的时候。

缺点:

1.时刻监听着引用数值是否需要修改,时间开销比较大

2.无法回收循环引用的对象 具体用代码实现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当fn执行完成后,obj1和obj2都是局部变量,按说是要被回收的,但是后面obj1.name=obj2,obj2.name=obj1有着互相被

引用的关系,所以说数值并不为0,就没有办法对这两个空间进行回收了,从而造成了内存空间的浪费,这也就是对象之间的循环引

用。

3.标记清除算法实现原理

核心思想:分标记和清除 二个阶段完成,

第一个阶段 遍历所有对象找标记活动对象(可达对象)。

第二个阶段 把那些没有被标记的对象进行清除 同时也会抹掉第一个阶段的标记 便于我们GC下次正常的工作把回收的空间放到一个

空闲列表的上面,方便我们的程序后续直接在这里申请空间。

用图示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如上图所示A B C为全局变量,D E被A和C引用 所以ABCDE都是可达对象 第一步会被标记上,第二阶段 查询没有被标记的对象 如上

图中的a1和b1为未标记的,全局作用域内查询不到,则会被GC清除掉。

4.标记清除算法的优缺点

优点:

可以回收循环引用的对象,如上图所示,比如a1和b1为函数内部的局部变量,就失去了与全局global的连接,不可达的对象在标记阶段就

不可标记,在第二个阶段会被清除,而在引用计数算法中有引用的关系 所以计数不为0 所以不能被清除

缺点:

如下图所示,我们从根去查找 红色区域为一个可达对象,左右两侧分别为两个不可达的对象,在第二轮的清除操作中会被清除掉,再

把剩余空间添加到空闲列表之上,这就有一个问题了,比如最左侧的是B对象,中间的可达对象为A对象,最右侧的为C对象,BC对象

存储语言信息,比如大小和地址,我们称之为头。还有一个我们存放数据的称之为域,看上去是释放了3个域的大小,但是中间间隔着

A对象,其实他们还是分散的,也就是地址不连续,如果说操那个申请列表申请1.5个域大小的空间,左侧超出了浪费,右侧直接就不够

,称之为空间的碎片化。

5.标记整理算法的实现原理

标记整理可以看做标记清除的一个增强操作,标记阶段的操作与标记清除一致,第二个阶段在标记清除阶段会先执行整理,移动对

象位置,这样可以避免分散的地址的不连续的小空间,如下图所示: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