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大数据 >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对教育意味着什么?

2020-05-11 04:12 786 查看

人工智能对教育意味着什么?

《人工智能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

系列文章(第三篇)

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必然会影响到教育领域,人工智能也不会例外。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禁要自问:在人工智能发展如此迅猛的时代,那么多领域和行业都受到其直接、快速、甚至颠覆性的影响,都主动或被动地做出了改变,那么教育领域会不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而受到颠覆性的改变呢?

仍然回到人机博弈的问题,现在很多围棋大师开始向阿尔法狗学习先进的招数,那么就围棋教育而言,是向人类老师学习好呢,还是向机器老师学习好呢?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另一个问题,一旦机器翻译技术达到了人类翻译的水准,那时我们还有必要花费生命中大约1/5的时间去学习外语吗?这个问题也值得思考。

上述两个小问题涉及到两个有关教育的大问题:

我们试着来回答这两个问题:如果教师仍然将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全部或主要内容,那么没有任何一个老师比百度知道的多;如果仍然把机器一瞬间就能完成的工作,作为教育的全部或主要内容,那么教育存在的价值就会岌岌可危;如果仍然把学生塑造成一个个标准化的、统一规格的“产品”推向社会,那么教育的“产品”——学生,终于被时代淘汰。

事实上,这些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新课程早已提出多年,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当中,理念和实践总是“两张皮”。因此,不想被人工智能取代,不想被时代淘汰,教育已经到了必须做出改变的时候。

我们换个思路,既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已经这样发达,我们为何不将这些技术成果为我所用呢?教育机构拥有教学的大数据,合理利用这些数据来开发和利用人工智能,让它帮助老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加以改进,让老师摆脱简单重复的工作,向人工智能学习新的思想,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创造性的开展教学,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和个性化专业发展。

李开复在其《人工智能》一书中提出:至少有七个难以被人工的智能领域,分别是跨领域推理、抽象、知其所以然、常识、自我意识、审美、情感。

这七个“难以被人工的智能领域”,不正是教育应该着力的领域吗?摒弃程式化的、重复性的、仅靠记忆与练习就可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注重启发式教育,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育,既重视人人协作,也重视人机协作,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与决策的能力,以及审美和创造性思维,关注人类自身的情感和与他人互动的能力,……这才是人工智能时代中教育的最大价值。

我们可以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看做是又一场工业革命,但它的影响却不仅仅是简单地增加人类的机械力,而是在增加或改变着人类的认知能力和智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让每个人获得更大的自由,体现更大的价值。

让我们再一次打开智能手机,下载几款学习类APP,比如拥有现行几乎所有教材版本配套学习资料,且能够对你的朗读发音进行智能评分的“英语趣配音”;拥有大量经典微课和课后针对性测试,用于学习数学和物理的“洋葱数学”;让手机变身烧杯,模拟各种化学实验的“烧杯”;为你量体裁衣、科学定制健身计划的“Keep”;可以快速收集、整理、分享学习笔记,并进行知识管理的“印象笔记”;可以实现知识分享与传播,实现在线翻转课堂和混合式学习的“UMU互动”;可以快速扫描识别的“扫描全能王”以及“QQ”的文字提取功能;再加上前文提到的用于语音输入的“讯飞语记”,用于语音翻译的“Google翻译”等。

这些APP都或多或少的应用到了人工智能技术,选择几个试用一下并推荐给你的学生,让我们一起享受技术给教育带来的“红利”。

最后,我还想用李开复的《人工智能》一书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如果不想在人工智能时代失去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如果不想成为“无用”的人,唯有从现在开始,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拥抱人类的独特价值,……人工智能来了,有思想的人生并不会因此而黯然失色,因为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Aiedu2016 原创文章 1获赞 1访问量 203 关注 私信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