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看完这篇博客,我保证你肯定会做接口测试了。

2019-12-22 00:44 976 查看

最近给公司的新员工培训web api接口测试,发现这一块的内部需求还比较大,不仅仅是新员工,包括一些经常写接口测试老员工,对接口也是似懂非懂的,所以我绝对有必要写一篇博客来普及下。

在我们公司内部,一般使用ruby或者python语言来做接口测试,这篇文件主要是讲解使用python语言来做接口测试。

如果要做接口测试,其实只要会抓包会组装http请求头和请求体会检查http响应头和响应体,就可以可以,所以我们需要需要掌握下面这些知识!!!另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测试框架,比如unittest和pytest等

1、python语言requests库

2、http协议基本知识,包括请求头,响应头、请求体、响应体

3、session-cookie(如果大家对session和cookies不熟悉,可以看我之前写 的博客)

https://www.cnblogs.com/bainianminguo/p/9147418.html

https://www.cnblogs.com/bainianminguo/p/8850043.html

4、fiddler抓包工具

5、测试框架,这里不会讲,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下我之前写的博客,介绍unittest测试框架

https://www.cnblogs.com/bainianminguo/p/11706244.html

https://www.cnblogs.com/bainianminguo/p/11616526.html

 

下面进入正题,听我娓娓道来。

一、http协议

1、简介

web api接口大都是基于http协议的,所以要进行接口测试,首先要了解HTTP协议的基础知识。

HTTP协议全称是超文本传输协议。由于HTTP最初是用来在浏览器和网站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的(网页,视频,图片等)信息的。由于HTTP简洁易用,后来,不仅仅是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使用它,服务器和服务器之间,手机app和服务器之间,都广泛的采用,成了一个软件系统间通信的首选协议之一。

HTTP协议有好几个版本,包括0.9、1.0、1.1、1.2,当前最广泛使用的是HTTP/1.1版本

HTTP协议最大的特点是通讯双方分为客户端和服务端。

由于目前HTTP是基于TCP协议,所以要进行通讯,客户端必须先河服务端创建TCP连接。而且HTTP双方的信息交互,必须要这样一种形式

a、客户端先发送http请求(request)给服务器

b、然后服务器发送http响应(response)给客户端

c、特别要注意,在http协议中,服务端是不能主动发消息给客户端的

流程图如下

 

 

 

http1.1版本先创建TCP连接,然后在这个连接内可以进行多次交互信息,这里注意,是客户端主动给服务端发请求的

 

二、http请求

下面是http的get请求和http的post请求的示例

GET /mgr/login HTTP/1.1
Host: 192.168.3.1
User-Agent:Mozilla/5.0 (Windows NT 6.1)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57.0.2987.133 Safari/537.36
Accept-Language:zh-CN,zh;q=0.8,en-US;q=0.6,en;q=0.4
Accept-Encoding:gzip, deflate, sdch

  

POST /api/test HTTP/1.1
Host:192.168.3.1
Origin:http://192.168.3.1
Referer:http://192.168.3.1/html/index.html
User-Agent:Mozilla/5.0 (Windows NT 6.1)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57.0.2987.133 Safari/537.36
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
Content-Length:214
Accept-Language:zh-CN,zh;q=0.8,en-US;q=0.6,en;q=0.4
Accept-Encoding:gzip, deflate

{"csrf":{"csrf_param":"35iUJau6mdmmJeIg0N8W80OmoMK8A2Kr","csrf_token":"KfKSfpH0hnsSc0uQyX6ZUB8i8KRFSZ0C"},"data":{"username":"admin","firstnonce":"c7eb46830667147fc62838e7ba9a0c09187d28bafa45b133897efa9d4e46a880"}}

  

一个http请求消息由下面几个部分组成

a、请求行 request line

是http的第一行的内容。表示要操作什么资源,使用的http协议的版本是什么,里面包含了三部分消息。请求的方法、操作资源的地址、协议的版本号

 

GET https://securepubads.g.doubleclick.net/pagead/adview?ai=C3a-FX0L-XZ7nH8Hn2gT1vpKQBofP2MxZl96OgJYKsfz66E0QASC3tpYCYJ0ByAEBqQIDDuevOSiDPuACAKgDAcgDCqoE5AFP0PxttPf1dpFDQI04YpU7K4Qhq0WGx-H6233i9kddKMRmZ8rfGeWBQrr479rzo9D8pahF4GnAvGpwUHZntCL7HcXpQi_xqWQt3alVu7iKmqOQ2r6wzaMJli0vfW_rWq9l6hMmC3THotaE3aaCu8-yQ18_cRaCfgKTCRRx0Eze2gWYfJic33lRDI5NHSVfSlXDsc3SItNtoxG4tZhzRdw3omfX6oWwyvxUVboGzJwd8Rfij2Abfe4gFMviIlfhgVkNNRVv3U-Zhi6Xu5dTGhbV952-dpPUto1PgnRuTQpfsnvJ9UbABKmyupce4AQBkgUECAQYAZIFBAgFGASAB9GIrh6oB47OG6gH1ckbqAeT2BuoB7oGqAfy2RuoB6a-G6gH7NUb2AcB8gcEEPCNAtIIBwiAYRABGB2ACgHICwHYEwKIFAE&sigh=RmPL7gCMtsg&tpd=AGWhJmu9ZlDGyMSGWoSTQKbLoOl12TOWdSdugT6uZH2DizpViw HTTP/1.1

  

b、请求方法

Get请求

从服务器上获取资源信息,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请求

比如要从服务器获取网页资源,获取图片资源,获取用户信息数据等

 

Post请求

添加资源信息到服务器进行处理,例如要添加用户信息,上传图片数据到服务器等,具体的数据信息,通常在HTTP请求的消息体中,这个后面会讲

 

 Put请求

请求服务器更新资源信息

比如要更新用户、姓名地址等等

具体的更新的数据信息,通常在HTTP的消息体中,后面会讲

 

Delete请求

请求服务器删除资源信息

比如要删除某个用户,某个资源等等

HTT片协议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比如PATCH,HEAD等,不是特别常用,暂且不讲

 

c、资源地址

 

 

 

d、请求头

 

 

 

这里业务大家有个疑问,我的http请求是建立在tcp连接的基础上的,为什么这里还要传递一个host呢?因为我们知道ip地址了,但是这个ip地址上可能有多个网站,所以这里要指定我们要访问的具体是哪个网站

请求体的http请求下面的内容,里面存放一些信息。

比如请求发送的服务端的域名是什么,希望接受的响应消息使用语言,请求消息体的长度等等;

通常请求头有好多个,一个请求头占据一行

单个请求头的格式是:名字:值

 

e、请求体

请求的url,请求头中可存放一些数据信息,但是有些数据信息,往往需求存放在消息体中国;特别是post,put的请求,添加,修改的数据信息通常都是存放在请求消息体中的;

如果HTTP请求有消息体,协议规定,需要在消息头和消息体之间插入一个空行,隔开他们;

请求消息体中保存了要提交个服务端的数据信息

比如:客户端要上传一个文件给服务器,就可以通过http请求发送文件数据给服务端;

文件的数据就应该在请求的消息体中

请求的消息体通常是某种格式的字符串,常见的有三种,但是最常用的还是json格式

Json

Xml

www-form-urlencoded

后面会有详细的描述

 

request payload就是一个请求体,下面这个格式就是Json格式的消息体

 

 

 

请求体中不仅仅可以存放字符串,还可以放二进制信息,比如以下视频、文本之类的,用于我们上传文件的场景,不过通常接口测试不会涉及二进制信息,都是字符串信息,后面我会专门写一篇博客来介绍如何上传文件

 

2、http响应

响应的消息我们重点关注状态码

a、2xx

通常表示请求消息没有问题,而且服务器也正确处理了

b、3xx

这是重定向响应,常见的是是301、302,表示客户端的这个请求的url地址已经改变了,需要客户端重启发起一个请求到另外一个url

c、400

表示客户端请求不符合接口要求,比如格式完全错误

d、401

表示客户端需要先认证才能发送请求

e、403

表示客户端美誉哦权限要求服务器处理这样的请求,比如普通用户的没有管理员的权限

f、404

表示客户端方法的url不存在

g、5xx

表示服务端在处理请求中,发送了未知错误,通常是服务端的代码设计的问题,或者服务端系统出了故障了

 

有了以上的基础,我们就可以做web的接口测试了

二、接口测试

1、什么是接口测试

我们通常说的接口测试,其实就是对软件系统的消息交互接口的参数,消息交互接口是软件系统和其他软件系统交互的那部分,比如,你正在用浏览器使用一个网站,浏览器和后端服务器之间就是消息交互的;在比如,你手机上使用美团订餐,美团app和美团服务器之间,也是消息交互的,当你提交订单,使用功能微信支付的时候,美团服务器和微信服务器之间也是通过消息交互的

 

 

 

 

接口测试就是

依据接口规范,写出测试用例

使用软件工具,直接通过消息接口对被测系统进行消息收发

验证被测系统行为是否正确

 

目前软件系统之间的消息接口大部分是基于HTTP协议收发的

HTTP协议的特点是,客户端发出一个HTTP请求给服务端,服务端就返回一个HTTP相应,好像API程序调用;

所有接口测试通常又被称为API接口测试或者WEB API接口测试

 

API接口传递数据信息是通过HTTP协议进行收发的,网站获取网页,图片,css等资源,也是通过HTTP协议进行收发的

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获取网页,图片这些HTTP消息不叫做API接口消息呢?

网页,图片,css这些资源都是静态资源,就是一个一个文件存储在服务器中,获取这些消息,服务端直接读取文件,返回给客户端即可,无需特别的数据处理

 

而API接口请求消息,通常都需要服务端程序进行一番处理,比如对请求的权限检查,从数据库中读出数据,进行消息过滤和格式转换,最后在HTTP响应中返回给客户端

接口测试需要工具和被测系统之间进行消息的收发,这个工具可以是别人开发的,也可以自己开发,基于HTTP的接口测试工具有Postman,Jmeter等

 

2、fiddler工具

这里我们使用python语言中的requests库和fiddler抓包工具

Fiddler:代理式抓包

大家一定会反问,我的浏览器就是可以抓包了,为什么还要安装fiddler,多此一举?

其实不然,因为我们是用python的requests库去做接口测试,浏览器是抓不到我们发的请求的,所以需要安装fiddler来抓包,确保我们发送的http请求是正确的

 

fiddler启动后,会启动一个代理服务器,监听在8888端口上,http客户端需要设置fiddler作为代理,把http请求消息发送给fiddler,fiddler转发http消息给服务端,服务端返回消息也是先返回给fiddler。再由fidddler转发给客户端

如下图所示

 

 

  

fiddler安装后,会默认配置操作系统级别的代理,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查看

 

 

 

安装fiddler需要配置一个过滤项,因为默认fiddler是作为一个系统代理,所以fiddler抓到包会很多,所以需要配置一个过滤项

 

 

 

 

同样,这里的配置是支持通配符的

 

 

 

抓包

 

 

 

 

查看原始的请求消息

 

 

 

 

我们可以在python代码里配置代理,然后通过fiddler抓包来判断我们发的包是否准确,这里需要配置http和https协议的代理

import requests

proxies = {
"http":"127.0.0.1:8888",
"http1": "127.0.0.1:8888"
}

res = requests.get(
url = "htt://www.baidu.com",
proxies = proxies
)

  

我们可以通过fiddler进行抓包

 

 

 

fiddler如果 要配置手机抓包代理,需要保证安装fiddler和手机在同一个局域网中

 

 

 

在手机的无线网络处配置代理,代理指向运行fiddler的电脑的ip即可,端口是8888

 

3、requests库的请求

a、构建请求的url参数,这个一般在get请求使用较多

什么是url参数

比如

https://www.baidu.com/s?wd=iphone&res_spt=1

  

问号后面的部分wd=iphone&res_spt=1就是url参数,每个参数之间就用&隔开的。

上面的例子中有两个参数wd和res_spt,他们的值分别iphone和1

url参数参数的格式,有个术语叫urlencoded格式

 

使用requests发送HTTP请求,url里面的参数,通常可以直接在url里面,比如

 

 

但是有的时候,我们的url中参数里面有特殊字符,比如参数中的值包含了一个&这个符号或者参数很多的话,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构建一个字典,然后把这个字典传递给params参数 

也可以用下面的方式传递url参数

res = requests.get(
url = "http://www.baidu.com/",
params = {
"wd":"iphone",
"res_spt":"1"
},
proxies = proxies
)

  

b、构建请求消息头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自定义一些http的消息头

每个消息头也就是一种键值对的格式存放数据,在requests,只需要把抓包中的请求头信息放在一个字典中,然后传递headers即可

res = requests.get(
url = "http://www.baidu.com/",
headers = {
"Host": "192.168.3.1",
"User-Agent":"Mozilla/5.0 (Windows NT 6.1)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57.0.2987.133 Safari/537.36",
"Accept-Language":"zh-CN,zh;q=0.8,en-US;q=0.6,en;q=0.4",
"Accept-Encoding":"gzip, deflate, sdch"
},
params = {
"wd":"iphone",
"res_spt":"1"
},
proxies = proxies
)

  

 

c、构建请求的消息体

当我们进行api接口测试的时候,根据接口规范,构建的http请求,通常需要构建消息体

http的消息体就是一串字节,里面包含了一些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文本,比如html网页作为消息体,也可能是视频,音频信息

消息体可能很短,只有一个字节,比如字符a,也可能很长,有几百个字节

最常见的消息体格式当然是表示网页内容的html

当时在web api接口测试中,常见的HTTP消息体的格式有三种,urlencoded,json,xml

注意:消息体采用什么格式,是由开发人员设计决定的,开发人员也可以自定义格式,但是我们通常不会自定义的

 

xml格式

前面时候了,消息体就是存放信息的地方,信息的格式完全取决于设计者的需求,如果设计者决定使用xml格式传输一段信息,用requests库,只需要这样就可以了

 

playload = """
<?xml version="1.0"?>
<methodCall>
<methodName>examples.getStateName</methodName>
<params>
<param>
<value><i4>41</i4></value>
</param>
</params>
</methodCall>"""

res2 = requests.post(
url = "http://www.baidu.com/",
headers = {
"Host": "192.168.3.1",
"User-Agent":"Mozilla/5.0 (Windows NT 6.1)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57.0.2987.133 Safari/537.36",
"Accept-Language":"zh-CN,zh;q=0.8,en-US;q=0.6,en;q=0.4",
"Accept-Encoding":"gzip, deflate, sdch",
"Content-Type": "text/xml"
},
data=playload.encode("utf-8"),
proxies = proxies
)

  

由于消息体都是字节串,我们直接把字符串使用utf-8解码,然后传递给data参数即可,这里需要注意,需要设置Content-type=text/xml

 

 

 

 

使用data参数,存储消息体的数据,如果传递的是一个字符串,在http请求中,需要编码为字节码,默认的编码格式latin-1,这种编码格式是不支持中文的;通常我们使用utf-8的编码格式

通过fiddler抓包

 

 

 

查看请求的原始信息

 

 

 

 

 

 

Urlencoded格式

这种格式的消息体就是一个key-value键值对的格式存放数据,如下所示

key1=value1&key2=value2

 

Requests发送这样的数据,当然可以直接把这种格式的字符串传入到data参数里;但是这样写的话,如果参数本身就有特殊字符,比如等号,就会有歧义

我们还有更方便的方法,只需要将这些键值对的数据构建一个字典,如下

playload = {
"key1":"value1",
"key2":"value2"
}

res2 = requests.post(
url = "http://www.example.com",
headers = {
"User-Agent":"Mozilla/5.0 (Windows NT 6.1)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57.0.2987.133 Safari/537.36",
"Accept-Language":"zh-CN,zh;q=0.8,en-US;q=0.6,en;q=0.4",
"Accept-Encoding":"gzip, deflate, sdc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charset=utf-8"
},
data=playload,
proxies = proxies
)

  

这里需要注意下面2个地方

 

 

 

 

通过fiddler抓包

先看请求头

 

 

 

这里明显可以看到,请求头和请求体中间有一个空行

 

 

 

看下请求体中的数据

 

 

 

 

Json格式的消息体

Json字符串一律用双引号,不能用单引号

Json字符串最后一个元素的后面不能加逗号

 

其实我们要把数据放到消息体中,最终的数据都是字节串,也就是把str.encode()

json格式当前被web api接口广泛采用

json是一种表示数据的语法格式,他和python表示数据的语法非常像

json格式有两种方式构建消息体

方式1

playload = {"title": "test", "sub": [1, 2, 3]}
res2 = requests.post(
url = "http://www.example.com",
headers = {
"User-Agent":"Mozilla/5.0 (Windows NT 6.1)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57.0.2987.133 Safari/537.36",
"Accept-Language":"zh-CN,zh;q=0.8,en-US;q=0.6,en;q=0.4",
"Accept-Encoding":"gzip, deflate, sdc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
},
json=playload,
proxies = proxies
)

  

注意下面这里

 

 

 

方式2

import json
playload = {"title": "test", "sub": [1, 2, 3]}
res3 = requests.post(
url = "http://www.example.com",
headers = {
"User-Agent":"Mozilla/5.0 (Windows NT 6.1)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57.0.2987.133 Safari/537.36",
"Accept-Language":"zh-CN,zh;q=0.8,en-US;q=0.6,en;q=0.4",
"Accept-Encoding":"gzip, deflate, sdc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
},
data = json.dumps(playload,ensure_ascii=False).encode("utf-8"),
proxies = proxies
)

  

注意下面这里

 

 

4、requests库的响应

a、检查HTTP响应状态码

要检查HTTP响应的状态码,直接通过response对象的status_code属性获取

import json
playload = {"title": "test", "sub": [1, 2, 3]}
res3 = requests.post(
url = "http://www.example.com",
headers = {
"User-Agent":"Mozilla/5.0 (Windows NT 6.1)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57.0.2987.133 Safari/537.36",
"Accept-Language":"zh-CN,zh;q=0.8,en-US;q=0.6,en;q=0.4",
"Accept-Encoding":"gzip, deflate, sdc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
},
data = json.dumps(playload,ensure_ascii=False).encode("utf-8"),
proxies = proxies
)
print(res3.status_code)

  

运行结果发现返回的结果状态码就是200

 

 

 

 

如果故意写一个不存在的地址

import requests

proxies = {
"http":"127.0.0.1:8888",
"http1": "127.0.0.1:8888"
}

res = requests.get(
url = "http://192.168.3.1/html/index4.html",
proxies = proxies
)

print(res.status_code)

  

运行结果发现返回的状态码就是404

 

 

 

 

b、检查响应的消息头

要检查HTTP响应的消息头,直接通过response对象的header属性获取

import json
import requests
import pprint
playload = {"title": "test", "sub": [1, 2, 3]}
proxies = {
"http":"127.0.0.1:8888",
"http1": "127.0.0.1:8888"
}
res3 = requests.post(
url = "http://www.example.com",
headers = {
"User-Agent":"Mozilla/5.0 (Windows NT 6.1)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57.0.2987.133 Safari/537.36",
"Accept-Language":"zh-CN,zh;q=0.8,en-US;q=0.6,en;q=0.4",
"Accept-Encoding":"gzip, deflate, sdc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
},
data = json.dumps(playload,ensure_ascii=False).encode("utf-8"),
proxies = proxies
)

print(pprint.pprint(dict(res3.headers)))

  

结果如下

 

 

 

 

 

 

 

c、检查响应消息体的文本内容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要获取响应的消息体的文本内容,直接通过response对象的text属性即可获取

import requests
import pprint
#
proxies = {
"http":"127.0.0.1:8888",
"http1": "127.0.0.1:8888"
}
#
res = requests.get(
url = "http://mirrors.sohu.com",
proxies = proxies
)
#
#
# print(res.text)
print(pprint.pprint(dict(res.headers)))
print(res.encoding)

  

  

响应体其实也是字节串,但是我们调用text方法没有设置解码格式,他是怎么解码?他是根据响应头的contend-type来决定解码格式,有的时候会指定,但是大部分不会指定

我们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打印的解码格式,和content-Type中是一样的

 

 

 

 

如果有的时候中文解码出来是乱码,我们可以手动指定解码格式

 

 

 

 

 

如果我们想打印响应体的字节串可以使用content方法

 

 

 

 

 

5、session

a、原理

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一个网站,比如一个购物网站,服务成千上万的的客户,那么多客户同时访问网站,挑选物品,购物估算,都是通过hTTP请求来访问网站的,这个网站的服务端怎么区分每个HTTP请求呢?网站的服务端是怎么实现的?

一种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通过Session+cookies机制

session翻译成中文就是会话的意思

session大体的原理如下面2个图

 

 

 

 

 

 

 

 

 

http协议规定了,网站的服务端放HTTP响应的消息头set-Cookies里面的数据,叫做cookies数据,浏览器客户端必须要保存下来。而且后续访问该网站,必须在http的请求头Cookies中携带保存的所有的cookie数据

用户使用客户端登陆服务端,服务端进行验证,比如验证用户名和密码,验证通过后,服务端系统高就会为这次登陆创建一个seesion,同时创建一个唯一的sessionID。标志这个session。然后,服务端通过HTTP响应,把sessionID告诉客户端,客户端在后面的HTTP请求的消息头,都要包含这个sessionID。这样服务端就会知道,这个供求对应哪个session,从而知道这次的请求对应哪个用户;

 

 

 

 

从上图可以看出,服务端是通过HTTP的响应头set-cookies把产生的sessionID告诉客户端。

 

 

 

 

客户端的后续请求,是通过HTTP请求的请求头Cookies告诉服务端他所持有的sessionid的

 

b、request库支持session的

request处理session-cookies

我们在python代码中如果接收到服务器的http响应,其他set-cookies的数据怎么保存呢?后续怎么样把请求消息头中cookies中呢?

前面学过HTTP响应中如何获取响应头,构建请求怎么设置请求头,完全可以处理。

但是requests库为我们这个处理

requests库给我们提供了一个session类。通过这个类,无需我们操心cookies和session这个事情。reqeusts库会自动帮我们保存服务端发挥的cookies数据,HTTP请求自动在消息头中放入cookies数据

如下所示

import requests
import json
session = requests.session()

playload = {"title": "test", "sub": [1, 2, 3]}
proxies = {
"http":"127.0.0.1:8888",
"http1": "127.0.0.1:8888"
}

res = session.post(
url = "http://www.example.com",
headers = {
"User-Agent":"Mozilla/5.0 (Windows NT 6.1)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57.0.2987.133 Safari/537.36",
"Accept-Language":"zh-CN,zh;q=0.8,en-US;q=0.6,en;q=0.4",
"Accept-Encoding":"gzip, deflate, sdc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
},
data = json.dumps(playload,ensure_ascii=False).encode("utf-8"),
proxies = proxies
)

res = session.get()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