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Java开发

Spring Cloud Gateway 部分学习记录

2019-07-13 15:52 2181 查看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43633973/article/details/95457887

**

1.spring cloud gateway之服务注册与发现:

**https://blog.csdn.net/forezp/article/details/85210153
在这个博客里大概对这个框架有了初步了解

1.Spring Cloud Gateway如何配合服务注册中心进行路由转发。

在上面链接的博客中了解到:

1.1涉及到了三个工程

分别为注册中心eureka-server、服务提供者service-hi、 服务网关service-gateway,如下:

这三个工程中,其中service-hi、service-gateway向注册中心eureka-server注册。用户的请求首先经过service-gateway,根据路径由gateway的predict 去断言进到哪一个 router, router经过各种过滤器处理后,最后路由到具体的业务服务,比如 service-hi。

这里由于是初次接触,前面的基础部分没有充分了解。什么是断言prediect等,先不了解。本次目的在于熟悉gateway部分。于是接着向下。
**

1.2gateway工程详细介绍

**
①在gateway工程中引入项目所需的依赖,包括eureka-client的起步依赖和gateway的起步依赖.(代码什么的具体在上面方志朋老师的博客里,这里仅记录学习过程)
②在工程的配置文件application.yml中 ,指定程序的启动端口为8081,注册地址、gateway的配置等信息,配置信息如下:

server:
port: 8081

spring:
application:
name: sc-gateway-service
cloud:
gateway:
discovery:
locator:
enabled: true
lowerCaseServiceId: true

eureka:
client:
service-url:
defaultZone: http://localhost:8761/eureka/

其中

,spring.cloud.gateway.discovery.locator.enabled为true,

表明gateway开启服务注册和发现的功能,
并且spring cloud gateway自动根据服务发现为每一个服务创建了一个router,这个router将以服务名开头的请求路径转发到对应的服务。

spring.cloud.gateway.discovery.locator.lowerCaseServiceId

是将请求路径上的服务名配置为小写(因为服务注册的时候,向注册中心注册时将服务名转成大写的了),比如以/service-hi/*的请求路径被路由转发到服务名为service-hi的服务上。
在浏览器上请求输入

localhost:8081/service-hi/hi?name=1323,
网页获取以下的响应:

hi 1323 ,i am from port:8762

在上面的例子中,向gateway-service发送的请求时,url必须带上服务名service-hi这个前缀,才能转发到service-hi上,转发之前会将service-hi去掉。

那么我能不能自定义请求路径呢,毕竟根据服务名有时过于太长,或者历史的原因不能根据服务名去路由,需要由自定义路径并转发到具体的服务上。答案是肯定的是可以的,只需要修改工程的配置文件application.yml,具体配置如下:

name: sc-gateway-server   cloud:
gateway:
discovery:
locator:
enabled: false
lowerCaseServiceId: true
routes:
- id: service-hi
uri: lb://SERVICE-HI
predicates:
- Path=/demo/**
filters:
- StripPrefix=1

在上面的配置中,配置了一个Path 的predict,将以/demo/**开头的请求都会转发到uri为lb://SERVICE-HI的地址上,
lb://SERVICE-HI即service-hi服务的负载均衡地址,
并用StripPrefix的filter 在转发之前将/demo去掉。

同时将spring.cloud.gateway.discovery.locator.enabled改为false,
如果不改的话,之前的localhost:8081/service-hi/hi?name=1323这样的请求地址也能正常访问,因为这时为每个服务创建了2个router。

在浏览器上请求localhost:8081/demo/hi?name=1323,浏览器返回以下的响应:

hi 1323 ,i am from port:8762

返回的结果跟我们预想的一样。

PS:
看完这个文章后,去自己老师那汇报结果,发现项目配置了 自动 路由到具体的微服务。这个代码被注释掉了,用不到了。不过就当了解下好啦。

接着向下学习~

**

2.Gateway初体验

**
官方文档:https://spring.io/guides/gs/gateway/


之前IDEA总是报错,后来把jdk从10换成1.8啥事没了,也不知道具体啥原因。
**

2.1创建一个简单的路由

**
在spring cloud gateway中使用RouteLocator的Bean进行路由转发,将请求进行处理,最后转发到目标的下游服务。在本案例中,会将请求转发到http://httpbin.org:80这个地址上。代码如下:

@SpringBootApplication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Application.class, args);
}
@Bean
public RouteLocator myRoutes(RouteLocatorBuilder builder) {
return builder.routes()
.route(p -> p
.path("/get")
.filters(f -> f.addRequestHeader("Hello", "World"))
.uri("http://httpbin.org:80"))
.build();
}

}

在上面的myRoutes方法中,使用了一个RouteLocatorBuilder的bean去创建路由,除了创建路由RouteLocatorBuilder可以让你添加各种predicates和filters,predicates断言的意思,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具体的请求的规则,由具体的route去处理filters是各种过滤器,用来对请求做各种判断和修改

上面创建的route可以让请求“/get”请求都转发到“http://httpbin.org/get”。在route配置上,我们添加了一个filter,该filter会将请求添加一个header,key为hello,value为world。

启动springboot项目,在浏览器上http://localhost:8080/get,浏览器显示如下:

{
"args": {},
"headers": {
"Accept": "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q=0.9,image/webp,image/apng,*/*;q=0.8",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br",
"Accept-Language": "zh-CN,zh;q=0.9,en;q=0.8",
"Cache-Control": "max-age=0",
"Connection": "close",
"Cookie": "_ga=GA1.1.412536205.1526967566; JSESSIONID.667921df=node01oc1cdl4mcjdx1mku2ef1l440q1.node0; screenResolution=1920x1200",
"Forwarded": "proto=http;host=\"localhost:8080\";for=\"0:0:0:0:0:0:0:1:60036\"",
"Hello": "World",
"Host": "httpbin.org",
"Upgrade-Insecure-Requests": "1",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OW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69.0.3497.100 Safari/537.36",
"X-Forwarded-Host": "localhost:8080"
},
"origin": "0:0:0:0:0:0:0:1, 210.22.21.66",
"url": "http://localhost:8080/get"
}

可见当我们向gateway工程请求“/get”,gateway会将工程的请求转发到“http://httpbin.org/get”,并且在转发之前,加上一个filter,该filter会将请求添加一个header,key为hello,value为world。

注意HTTPBin展示了请求的header hello和值world。

2.2使用Hystrix

在spring cloud gateway中可以使用Hystrix。Hystrix是 spring cloud中一个服务熔断降级的组件,在微服务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PS:参考文章:https://blog.csdn.net/pengjunlee/article/details/86688858
服务熔断的作用类似于我们家用的保险丝,当某服务出现不可用或响应超时的情况时,为了防止整个系统出现雪崩,暂时停止对该服务的调用。

服务降级是从整个系统的负荷情况出发和考虑的,对某些负荷会比较高的情况,为了预防某些功能(业务场景)出现负荷过载或者响应慢的情况,在其内部暂时舍弃对一些非核心的接口和数据的请求,而直接返回一个提前准备好(?)的fallback(退路)错误处理信息。这样,虽然提供的是一个有损的服务,但却保证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熔断VS降级
相同点:
目标一致 都是从可用性和可靠性出发,为了防止系统崩溃;
用户体验类似 最终都让用户体验到的是某些功能暂时不可用;
不同点:
触发原因不同 服务熔断一般是某个服务(下游服务)故障引起,而服务降级一般是从整体负荷考虑;

Hystrix

:英 [hɪst’rɪks] 美 [hɪst’rɪks] ,翻译过来是“豪猪”的意思。 在分布式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些依赖的服务发生故障的情况。Hystrix是这样的一个库,它通过添加容许时延和容错逻辑来帮助你控制这些分布式服务之间的交互。Hystrix通过隔离服务之间的访问点,阻止跨服务的级联故障,并提供了退路选项,所有这些都可以提高系统的整体弹性。

Hystrix的设计目的:

通过第三方客户端的库来为访问依赖服务时的潜在故障提供保护和控制;
防止在复杂分布式系统中出现级联故障;(级联失效:网络中,一个或少数几个节点或连线的失效会通过节点之间的耦合关系引发其他节点也发生失效,进而产生级联效应,最终导致相当一部分节点甚至整个网络的崩溃,这种现象就称为级联失效,有时也形象称之为“ 雪崩” 。)
快速失败和迅速恢复;
在允许的情况下,提供退路对服务进行优雅降级
提供近实时的监控、报警和操作控制;

Hystrix是 spring cloud gateway中是以filter的形式使用的,代码如下:

@Bean
public RouteLocator myRoutes(RouteLocatorBuilder builder) {
String httpUri = "http://httpbin.org:80";
return builder.routes()
.route(p -> p
.path("/get")
.filters(f -> f.addRequestHeader("Hello", "World"))
.uri(httpUri))
.route(p -> p
.host("*.hystrix.com")
.filters(f -> f
.hystrix(config -> config
.setName("mycmd")
.setFallbackUri("forward:/fallback")))
.uri(httpUri))
.build();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使用了另外一个router,该router使用host去断言请求是否进入该路由,当请求的host有“*.hystrix.com”,都会进入该router,该router中有一个hystrix的filter,该filter可以配置名称、和指向性fallback的逻辑的地址,比如本案例中重定向到了“/fallback”。
现在写的一个“/fallback”的l逻辑:

@RequestMapping("/fallback")
public Mono<String> fallback() {
return Mono.just("fallback");
}

Mono是一个Reactive stream,对外输出一个“fallback”字符串。

使用curl执行以下命令:

curl --dump-header - --header 'Host: www.hystrix.com' http://localhost:8080/delay/3

(在Linux中curl是一个利用URL规则在命令行下工作的文件传输工具,可以说是一款很强大的http命令行工具。它支持文件的上传和下载,是综合传输工具,但按传统,习惯称url为下载工具。)
返回的响应为:

fallback

可见,带hostwww.hystrix.com的请求执行了hystrix的fallback的逻辑。

通过这篇文章了解到在spring cloud gateway中两个重要的概念:predicates和filters

3.Predict

在了解Predict之前我先去了解了一下什么是网关等相关概念:
参考文章:https://blog.csdn.net/qq_27384769/article/details/82991261
**

3.1什么是API网关

**
在微服务架构中,通常会有多个服务提供者。
设想一个电商系统,可能会有商品、订单、支付、用户等多个类型的服务,而每个类型的服务数量也会随着整个系统体量的增大也会随之增长和变更。
作为UI端,在展示页面时可能需要从多个微服务中聚合数据,而且服务的划分位置结构可能会有所改变。
网关就可以对外暴露聚合API,屏蔽内部微服务的微小变动,保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当然这只是网关众多功能中的一部分,它还可以做负载均衡,统一鉴权,协议转换,监控监测等一系列功能。

3.2什么是Zuul

3.2.1 概念和功能

Zuul是Spring Cloud全家桶中的微服务API网关。
所有从设备或网站来的请求都会经过Zuul到达后端的Netflix应用程序。作为一个边界性质的应用程序,Zuul提供了动态路由、监控、弹性负载和安全功能。Zuul底层利用各种filter实现如下功能:
①认证和安全 识别每个需要认证的资源,拒绝不符合要求的请求。
②性能监测 在服务边界追踪并统计数据,提供精确的生产视图。
③动态路由 根据需要将请求动态路由到后端集群。
④压力测试 逐渐增加对集群的流量以了解其性能。
⑤负载卸载 预先为每种类型的请求分配容量,当请求超过容量时自动丢弃。
⑥静态资源处理 直接在边界返回某些响应。

3.2.2 编写一个Zuul网关

1、新建一个gateway-zuul-demo模块,在依赖项处添加【Cloud Discovery->Eureka Discovery和Cloud Rouing->Zuul】。

2、修改入口类,增加EnableZuulProxy注解

@SpringBootApplication
@EnableZuulProxy
public class GatewayZuulDemo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GatewayZuulDemoApplication.class, args);
}
}

3、修改appliation.yml

server:
port: 9006
spring:
application:
name: gateway-zuul-demo
eureka:
client:
service-url:
defaultZone: http://localhost:8761/eureka/,http://localhost:8762/eureka/
instance:
prefer-ip-address: true

4、启动Eureka Server、Rest-Demo和Gateway-Zuul-Demo,在浏览器中输入

http://localhost:9006/rest-demo/user/xdlysk
获取返回结果。

从上面的例子中的地址可以看出来默认Zuul的路由方式是:

http://ZUULHOST:ZUULPORT/serviceId/**。

如果启动多个Rest-Demo可以发现Zuul里面还内置了Ribbon的负载均衡功能。

**

3.3看到这里还是有些一头雾水的,首先因为不了解java的代码书写格式,对这个注解是什么怎么使用很困扰

**
下面我去了解了一下:
https://blog.csdn.net/shengzhu1/article/details/81271409
用标签来解释注解:

如果初学者在学习过程有大脑放空的时候,请不要慌张,对自己说:

注解,标签。注解,标签。

注解语法

注解通过 @interface 关键字进行定义

public @interface TestAnnotation {
}

它的形式跟接口很类似,不过前面多了一个 @ 符号。上面的代码就创建了一个名字为 TestAnnotaion 的注解。

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创建了一张名字为 TestAnnotation 的标签。

注解的应用

上面创建了一个注解,那么注解的的使用方法是什么呢。

@TestAnnotation
public class Test {
}

创建一个类 Test,然后在类定义的地方加上 @TestAnnotation 就可以用 TestAnnotation 注解这个类了。

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将 TestAnnotation 这张标签贴到 Test 这个类上面。

不过,要想注解能够正常工作,还需要介绍一下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元注解。
元注解是什么意思呢?

元注解是可以注解到注解上的注解,或者说元注解是一种基本注解,但是它能够应用到其它的注解上面。

如果难于理解的话,你可以这样理解。元注解也是一张标签,但是它是一张特殊的标签,它的作用和目的就是给其他普通的标签进行解释说明的

元标签有 @Retention、@Documented、@Target、@Inherited、@Repeatable 5 种。

① @Retention
Retention 的英文意为保留期的意思。当 @Retention 应用到一个注解上的时候,它解释说明了这个注解的的存活时间

它的取值如下:

- RetentionPolicy.SOURCE 注解只在源码阶段保留,在编译器进行编译时它将被丢弃忽视。
- RetentionPolicy.CLASS 注解只被保留到编译进行的时候,它并不会被加载到 JVM 中。
- RetentionPolicy.RUNTIME 注解可以保留到程序运行的时候,
- 它会被加载进入到 JVM 中,所以在程序运行时可以获取到它们。

我们可以这样的方式来加深理解,@Retention 去给一张标签解释的时候,它指定了这张标签张贴的时间。@Retention 相当于给一张标签上面盖了一张时间戳,时间戳指明了标签张贴的时间周期。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public @interface TestAnnotation {
}

上面的代码中,我们指定 TestAnnotation 可以在程序运行周期被获取到,因此它的生命周期非常的长。

② @Documented
顾名思义,这个元注解肯定是和文档有关。它的作用是能够将注解中的元素包含到 Javadoc 中去。

③ @Target
Target 是目标的意思,@Target 指定了注解运用的地方。

你可以这样理解,当一个注解被 @Target 注解时,这个注解就被限定了运用的场景。

类比到标签,原本标签是你想张贴到哪个地方就到哪个地方,但是因为 @Target 的存在,它张贴的地方就非常具体了,比如只能张贴到方法上、类上、方法参数上等等。@Target 有下面的取值

ElementType.ANNOTATION_TYPE 可以给一个注解进行注解
ElementType.CONSTRUCTOR 可以给构造方法进行注解
ElementType.FIELD 可以给属性进行注解
ElementType.LOCAL_VARIABLE 可以给局部变量进行注解
ElementType.METHOD 可以给方法进行注解
ElementType.PACKAGE 可以给一个包进行注解
ElementType.PARAMETER 可以给一个方法内的参数进行注解
ElementType.TYPE 可以给一个类型进行注解,比如类、接口、枚举

④ @Inherited
Inherited 是继承的意思,但是它并不是说注解本身可以继承,而是说如果一个超类被 @Inherited 注解过的注解进行注解的话,那么如果它的子类没有被任何注解应用的话,那么这个子类就继承了超类的注解。
说的比较抽象。代码来解释。

@Inherite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interface Test {}

@Test
public class A {}

public class B extends A {}

注解 Test 被 @Inherited 修饰,之后类 A 被 Test 注解,类 B 继承 A,类 B 也拥有 Test 这个注解。

可以这样理解:

老子非常有钱,所以人们给他贴了一张标签叫做富豪。

老子的儿子长大后,只要没有和老子断绝父子关系,虽然别人没有给他贴标签,但是他自然也是富豪。

老子的孙子长大了,自然也是富豪。

这就是人们口中戏称的富一代,富二代,富三代。虽然叫法不同,好像好多个标签,但其实事情的本质也就是他们有一张共同的标签,也就是老子身上的那张富豪的标签。

⑤ @Repeatable
Repeatable 自然是可重复的意思。@Repeatable 是 Java 1.8 才加进来的,所以算是一个新的特性。

什么样的注解会多次应用呢?通常是注解的值可以同时取多个。

举个例子,一个人他既是程序员又是产品经理,同时他还是个画家。

@interface Persons {
Person[]  value();
}
@Repeatable(Persons.class)
@interface Person{
String role default "";
}

@Person(role="artist")
@Person(role="coder")
@Person(role="PM")
public class SuperMan{

注意上面的代码,@Repeatable 注解了 Person。而 @Repeatable 后面括号中的类相当于一个容器注解

什么是容器注解呢?就是用来存放其它注解的地方。它本身也是一个注解。

我们再看看代码中的相关容器注解

@interface Persons {
Person[]  value();
}

按照规定,它里面必须要有一个 value 的属性,属性类型是一个被 @Repeatable 注解过的注解数组,注意它是数组。

如果不好理解的话,可以这样理解。Persons 是一张总的标签,上面贴满了 Person 这种同类型但内容不一样的标签。把 Persons 给一个 SuperMan 贴上,相当于同时给他贴了程序员、产品经理、画家的标签。

我们可能对于 @Person(role=”PM”) 括号里面的内容感兴趣,它其实就是给 Person 这个注解的 role 属性赋值为 PM ,大家不明白正常,马上就讲到注解的属性这一块。

注解的属性也叫做成员变量。注解只有成员变量,没有方法。注解的成员变量在注解的定义中以“无形参的方法”形式来声明,其方法名定义了该成员变量的名字,其返回值定义了该成员变量的类型。

@Target(ElementType.TYPE)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public @interface TestAnnotation {

int id();

String msg();

}

上面代码定义了 TestAnnotation 这个注解中拥有 id 和 msg 两个属性。在使用的时候,我们应该给它们进行赋值。

赋值的方式是在注解的括号内以 value=”” 形式,多个属性之前用 ,隔开。

@TestAnnotation(id=3,msg="hello annotation")
public class Test {

}

需要注意的是,在注解中定义属性时它的类型必须是 8 种基本数据类型外加 类、接口、注解及它们的数组。

注解中属性可以有默认值,默认值需要用 default 关键值指定。比如:

@Target(ElementType.TYPE)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public @interface TestAnnotation {

public int id() default -1;

public String msg() default "Hi";

}

TestAnnotation 中 id 属性默认值为 -1,msg 属性默认值为 Hi。
它可以这样应用。

@TestAnnotation()
public class Test {}

因为有默认值,所以无需要再在 @TestAnnotation 后面的括号里面进行赋值了,这一步可以省略。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如果一个注解内仅仅只有一个名字为 value 的属性时,应用这个注解时可以直接接属性值填写到括号内。

public @interface Check {
String value();
}

上面代码中,Check 这个注解只有 value 这个属性。所以可以这样应用。

@Check("hi")
int a;

这和下面的效果是一样的

@Check(value="hi")
int a;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一种情况是一个注解没有任何属性。比如

public @interface Perform {}

那么在应用这个注解的时候,括号都可以省略。

@Perform
public void testMethod(){}

Java 预置的注解

① @Deprecated
这个元素是用来标记过时的元素,想必大家在日常开发中经常碰到。编译器在编译阶段遇到这个注解时会发出提醒警告,告诉开发者正在调用一个过时的元素比如过时的方法、过时的类、过时的成员变量。

public class Hero {

@Deprecated
public void say(){
System.out.println("Noting has to say!");
}

public void speak(){
System.out.println("I have a dream!");
}

}

定义了一个 Hero 类,它有两个方法 say() 和 speak() ,其中 say() 被 @Deprecated 注解。然后我们在 IDE 中分别调用它们。

可以看到,say() 方法上面被一条直线划了一条,这其实就是编译器识别后的提醒效果。
② @Override

这个大家应该很熟悉了,提示子类要复写 父类中被 @Override 修饰的方法

参考文章:https://www.geek-share.com/detail/2542303460.html

无论是在netBeans还是在eclipse开发环境中,写java代码的时候经常会碰到@Override标签,平时只知道是覆盖的意思就好了~那么这个标签的价值就只有这些吗?
最近一次,重翻《Thinking in java》的时候,自己看了一下,结果这个小小的标签倒是加深了我对于面向对象的理解。

一般用途
*帮助自己检查是否正确的复写了父类中已有的方法
*告诉读代码的人,这是一个复写的方法
比如我们有如下基类

package fruit;
/**
* @author Octobershiner
*/
public class Fruit {

public void show_name(int num){
System.out.println("Fruit: "+mum);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code application logic here
Fruit apple  = new Apple(); //generate a kind of new fruit
apple.show_name(2);
}
}

之后我们编写一个Apple子类,继承这个基类。并且复写基类中的show_name()方法。

package fruit;

public class Apple extends Fruit{

@Override
public void show_name(int num){
System.out.println("Apple");
}
}

执行的结果,显而易见就是会打印出Apple:2字样。

其实,在我们手工复写父类的方法时,容易把方法的参数记错,如果此时不加@Override的话,编辑器就不会提示你:例如我们不加这个标签,悄悄的把参数改为float型。

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并没有按照我们的意图成功复写方法,于是一个隐藏的bug就这样诞生了,相反加上Override的效果就是

IDE给出了错误提示,说明我们复写方法失败。

往往就是我们准备复写方法的时候结果,相反我们是重载了方法。
-该作者 Bruce的 一个思考
《Thinking in java》的作者Bruce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override私有的方法的例子:

现在我们向Fruit类中添加一个私有方法,而在Apple中尝试复写

@Override
private void grow(){
}

结果编译器会提示错误,这是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但是有时候恰恰就不会被我们发现:那就是试着复写私有方法,但是当我们去掉Override标签的时候,编译器是不会报错的,而且可以执行。

其实Apple中的你所谓复写的grow只是一个针对于Apple本身的私有方法。完全是一个新的方法。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何为复写?

在面向对象中,只有接口和共有方法,继承方法才有复写,私有方法不可以复习,但是又想了一下,才明白:不是不可以复习而是,根本就不存在复写私有方法的概念!

这正是面向对象设计的初衷,私有方法本身就是为了封装在类内部,不希望别人来更改或者外部引用的,看到这里,忽然觉得,java设计的还真是不错,感觉到了思想和实现的统一。

以前总觉得override标签可有可无,但没想到会引出这么多的问题,于是乎得到一个启示:认真思考每一个语法细节的意义,思行合一,文章的最后膜拜一下Bruce.

③ @SuppressWarnings
阻止警告的意思。之前说过调用被 @Deprecated 注解的方法后,编译器会警告提醒,而有时候开发者会忽略这种警告,他们可以在调用的地方通过 @SuppressWarnings 达到目的。

@SuppressWarnings("deprecation")
public void test1(){
Hero hero = new Hero();
hero.say();
hero.speak();
}

④ @SafeVarargs
参数安全类型注解。它的目的是提醒开发者不要用参数做一些不安全的操作,它的存在会阻止编译器产生 unchecked 这样的警告。它是在 Java 1.7 的版本中加入的。

@SafeVarargs // Not actually safe!
static void m(List<String>... stringLists) {
Object[] array = stringLists;
List<Integer> tmpList = Arrays.asList(42);
array[0] = tmpList; // Semantically invalid, but compiles without warnings
String s = stringLists[0].get(0); // Oh no, ClassCastException at runtime!
}

上面的代码中,编译阶段不会报错,但是运行时会抛出 ClassCastException 这个异常,所以它虽然告诉开发者要妥善处理,但是开发者自己还是搞砸了。

Java 官方文档说,未来的版本会授权编译器对这种不安全的操作产生错误警告。
⑤ @FunctionalInterface
函数式接口注解,这个是 Java 1.8 版本引入的新特性。函数式编程很火,所以 Java 8 也及时添加了这个特性。

函数式接口 (Functional Interface) 就是一个具有一个方法的普通接口。

比如

@FunctionalInterface
public interface Runnable {
/**
* When an object implementing interface <code>Runnable</code> is used
* to create a thread, starting the thread causes the object's
* <code>run</code> method to be called in that separately executing
* thread.
* <p>
* The general contract of the method <code>run</code> is that it may
* take any action whatsoever.
*
* @see     java.lang.Thread#run()
*/
public abstract void run();
}

我们进行线程开发中常用的 Runnable 就是一个典型的函数式接口,上面源码可以看到它就被 @FunctionalInterface 注解。

可能有人会疑惑,函数式接口标记有什么用,这个原因是函数式接口可以很容易转换为 Lambda 表达式。这是另外的主题了,有兴趣的同学请自己搜索相关知识点学习。

注解的提取

博文前面的部分讲了注解的基本语法,现在是时候检测我们所学的内容了。

我通过用标签来比作注解,前面的内容是讲怎么写注解,然后贴到哪个地方去,而现在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检阅这些标签内容。 形象的比喻就是你把这些注解标签在合适的时候撕下来,然后检阅上面的内容信息。

要想正确检阅注解,离不开一个手段,那就是反射。

注解与反射。

注解通过反射获取。

首先可以通过 Class 对象的 isAnnotationPresent() 方法判断它是否应用了某个注解

public boolean isAnnotationPresent(Class<? extends Annotation> annotationClass) {}

然后通过 getAnnotation() 方法来获取 Annotation 对象。

public <A extends Annotation> A getAnnotation(Class<A> annotationClass) {}

或者是 getAnnotations() 方法。

public Annotation[] getAnnotations() {}

前一种方法返回指定类型的注解,后一种方法返回注解到这个元素上的所有注解

如果获取到的 Annotation 如果不为 null,则就可以调用它们的属性方法了。比如

@TestAnnotation()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oolean hasAnnotation = Test.class.isAnnotationPresent(TestAnnotation.class);

if ( hasAnnotation ) {
TestAnnotation testAnnotation = Test.class.getAnnotation(TestAnnotation.class);

System.out.println("id:"+testAnnotation.id());
System.out.println("msg:"+testAnnotation.msg());
}

}

}

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id:-1
msg:

这个正是 TestAnnotation 中 id 和 msg 的默认值。

上面的例子中,只是检阅出了注解在类上的注解,其实属性、方法上的注解照样是可以的。同样还是要假手于反射。

@TestAnnotation(msg="hello")
public class Test {

@Check(value="hi")
int a;
@Perform
public void testMethod(){}
@SuppressWarnings("deprecation")
public void test1(){
Hero hero = new Hero();
hero.say();
hero.speak();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oolean hasAnnotation = Test.class.isAnnotationPresent(TestAnnotation.class);

if ( hasAnnotation ) {
TestAnnotation testAnnotation = Test.class.getAnnotation(TestAnnotation.class);
//获取类的注解
System.out.println("id:"+testAnnotation.id());
System.out.println("msg:"+testAnnotation.msg());
}

try {
Field a = Test.class.getDeclaredField("a");
a.setAccessible(true);
//获取一个成员变量上的注解
Check check = a.getAnnotation(Check.class);

if ( check != null ) {
System.out.println("check value:"+check.value());
}

Method testMethod = Test.class.getDeclaredMethod("testMethod");

if ( testMethod != null ) {
// 获取方法中的注解
Annotation[] ans = testMethod.getAnnotations();
for( int i = 0;i < ans.length;i++) {
System.out.println("method testMethod annotation:"+ans[i].annotationType().getSimpleName());
}
}
} catch (NoSuchField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System.out.println(e.getMessage());
} catch (Security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System.out.println(e.getMessage());
} catch (NoSuchMethod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System.out.println(e.getMessage());
}

}

}

它们的结果如下:

id:-1
msg:hello
check value:hi
method testMethod annotation:Perform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个注解要在运行时被成功提取,那么@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是必须的。

注解的使用场景

当开发者使用了Annotation 修饰了类、方法、Field 等成员之后,这些 Annotation 不会自己生效,必须由开发者提供相应的代码来提取并处理 Annotation 信息。这些处理提取和处理 Annotation 的代码统称为 APT(Annotation Processing Tool)。

现在,我们可以给自己答案了,注解有什么用?给谁用?给 编译器或者 APT 用的。
https://blog.csdn.net/shengzhu1/article/details/81271409
(这个文章写得很详细,可以去里面看示例,这里就不复制过来了)

所以,再问我注解什么时候用?我只能告诉你,这取决于你想利用它干什么用。
总结:
①如果注解难于理解,你就把它类同于标签,标签为了解释事物,注解为了解释代码。
②注解的基本语法,创建如同接口,但是多了个 @ 符号。
③注解的元注解。
④注解的属性。
⑤注解主要给编译器及工具类型的软件用的。
⑥注解的提取需要借助于 Java 的反射技术,反射比较慢,所以注解使用时也需要谨慎计较时间成本。
该作者的另一篇文章
https://blog.csdn.net/briblue/article/details/73928350轻松学,Java 中的代理模式及动态代理(本次学习为了gateway,日后再来看)

3.4Spring Cloud gateway工作流程


①如上图所示,客户端向Spring Cloud Gateway发出请求。
②如果Gateway Handler Mapping确定请求与路由匹配(这个时候就用到predicate),则将其发送到Gateway web handler处理。
③ Gateway web handler处理请求时会经过一系列的过滤器链。
④过滤器链被虚线划分的原因是过滤器链可以在发送代理请求之前或之后执行过滤逻辑。
⑤ 先执行所有“pre”过滤器逻辑, 然后进行代理请求。
⑥ 在发出代理请求之后,收到代理服务的响应之后执行“post”过滤器逻辑。
这跟zuul的处理过程很类似。
在执行所有“pre”过滤器逻辑时,往往进行了鉴权、限流、日志输出等功能,以及请求头的更改、协议的转换;
转发之后收到响应之后,会执行所有“post”过滤器的逻辑,在这里可以响应数据进行了修改,比如响应头、协议的转换等。

在上面的处理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讲请求和路由进行匹配,这时候就需要用到predicate,它是决定了一个请求走哪一个路由

predicate简介

Predicate来自于java8的接口。Predicate 接受一个输入参数,返回一个布尔值结果。该接口包含多种默认方法来将Predicate组合成其他复杂的逻辑(比如:与,或,非)。可以用于接口请求参数校验、判断新老数据是否有变化需要进行更新操作。add–与、or–或、negate–非。

Spring Cloud Gateway内置了许多Predict,这些Predict的源码在org.springframework.cloud.gateway.handler.predicate包中,如果读者有兴趣可以阅读一下。现在列举各种Predicate如下图:

predicate实战

①创建一个工程,在工程的pom文件引入spring cloud gateway 的起步依赖spring-cloud-starter-gateway,spring cloud版本和spring boot版本
After Route Predicate Factory
AfterRoutePredicateFactory,可配置一个时间,当请求的时间在配置时间之后,才交给 router去处理。否则则报错,不通过路由。

在工程的application.yml配置如下:

server:
port: 8081
spring:
profiles:
active: after_route

---
spring:
cloud:
gateway:
routes:
- id: after_route
uri: http://httpbin.org:80/get
predicates:
- After=2017-01-20T17:42:47.789-07:00[America/Denver]
profiles: after_route

在上面的配置文件中,配置了服务的端口为8081,

配置spring.profiles.active:after_route指定了程序的spring的启动文件为after_route文件。

在application.yml再建一个配置文件,语法是三个横线,在此配置文件中通过spring.profiles来配置文件名,和spring.profiles.active一致,

然后配置spring cloud gateway 相关的配置,id标签配置的是router的id,每个router都需要一个唯一的id,uri配置的是将请求路由到哪里,本案例全部路由到http://httpbin.org:80/get。

predicates:
After=2017-01-20T17:42:47.789-07:00[America/Denver] 会被解析成PredicateDefinition对象 (name =After ,args= 2017-01-20T17:42:47.789-07:00[America/Denver])。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predicates的After这个配置,遵循的契约大于配置的思想,它实际被AfterRoutePredicateFactory这个类所处理,这个After就是指定了它的Gateway web handler类为AfterRoutePredicateFactory,同理,其他类型的predicate也遵循这个规则。

当请求的时间在这个配置的时间之后,请求会被路由到http://httpbin.org:80/get。

启动工程,在浏览器上访问http://localhost:8081/,会显示http://httpbin.org:80/get返回的结果,此时gateway路由到了配置的uri。如果我们将配置的时间设置到当前时之后,浏览器会显示404,此时证明没有路由到配置的uri.

跟时间相关的predicates还有Before Route Predicate Factory、Between Route Predicate Factory,读者可以自行查阅官方文档,再次不再演示。
③Header Route Predicate Factory
Header Route Predicate Factory需要2个参数,一个是header名,另外一个header值,该值可以是一个正则表达式。当此断言匹配了请求的header名和值时,断言通过,进入到router的规则中去。
④Cookie Route Predicate Factory
Cookie Route Predicate Factory需要2个参数,一个时cookie名字,另一个时值,可以为正则表达式。它用于匹配请求中,带有该名称的cookie和cookie匹配正则表达式的请求。
⑤Host Route Predicate Factory
Host Route Predicate Factory需要一个参数即hostname,它可以使用. * 等去匹配host。这个参数会匹配请求头中的host的值,一致,则请求正确转发。
⑤Method Route Predicate Factory
Method Route Predicate Factory 需要一个参数,即请求的类型。比如GET类型的请求都转发到此路由。
⑥Path Route Predicate Factory
Path Route Predicate Factory 需要一个参数: 一个spel表达式,应用匹配路径。
⑦Query Route Predicate Factory
Query Route Predicate Factory 需要2个参数:一个参数名和一个参数值的正则表达式。

小结
本篇https://blog.csdn.net/forezp/article/details/84926662文章中,
首先介绍了Spring Cloud Gateway的工作流程和原理,
然后介绍了gateway框架内置的predict及其分类,
最后以案例的形式重点讲解了几个重要的Predict。
Predict作为断言,它决定了请求会被路由到哪个router 中。
在断言之后,请求会被进入到filter过滤器的逻辑,
下篇文章将会为大家介绍Spring Cloud Gateway过滤器相关的内容。

4.filter

与zuul不同的是,filter除了分为“pre”和“post”两种方式的filter外,在Spring Cloud Gateway中,filter从作用范围可分为另外两种,一种是针对于单个路由的gateway filter,它在配置文件中的写法同predict类似;另外一种是针对于所有路由的global gateway filer。现在从作用范围划分的维度来讲解这两种filter。

4.1 gateway filter

过滤器允许以某种方式修改传入的HTTP请求或传出的HTTP响应。过滤器可以限定作用在某些特定请求路径上。 Spring Cloud Gateway包含许多内置的GatewayFilter工厂。

GatewayFilter工厂

同上一篇介绍的Predicate工厂类似,都是在配置文件application.yml中配置,遵循了约定大于配置的思想,只需要在配置文件配置GatewayFilter Factory的名称,而不需要写全部的类名,比如AddRequestHeaderGatewayFilterFactory只需要在配置文件中写AddRequestHeader,而不是全部类名。在配置文件中配置的GatewayFilter Factory最终都会相应的过滤器工厂类处理。

常见的过滤器工厂
AddRequestHeader GatewayFilter Factory
RewritePath GatewayFilter Factory

自定义过滤器

在spring Cloud Gateway中,过滤器需要实现GatewayFilter和Ordered2个接口。写一个RequestTimeFilter,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RequestTimeFilter implements GatewayFilter, Ordered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g log = LogFactory.getLog(GatewayFilter.class);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REQUEST_TIME_BEGIN = "requestTimeBegin";

@Override
public Mono<Void> filter(ServerWebExchange exchange, GatewayFilterChain chain) {

exchange.getAttributes().put(REQUEST_TIME_BEGIN,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return chain.filter(exchange).then(
Mono.fromRunnable(() -> {
Long startTime = exchange.getAttribute(REQUEST_TIME_BEGIN);
if (startTime != null) {
log.info(exchange.getRequest().getURI().getRawPath() + ": "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startTime) + "ms");
}
})
);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Order() {
return 0;
}
}

在上面的代码中,Ordered中的int getOrder()方法是来给过滤器设定优先级别的,值越大则优先级越低。
还有有一个filterI(exchange,chain)方法,在该方法中,先记录了请求的开始时间,并保存在ServerWebExchange中,此处是一个“pre”类型的过滤器,然后再chain.filter的内部类中的run()方法中相当于"post"过滤器,在此处打印了请求所消耗的时间。

然后将该过滤器注册到router中,代码如下:

@Bean
public RouteLocator customerRouteLocator(RouteLocatorBuilder builder) {
// @formatter:off
return builder.routes()
.route(r -> r.path("/customer/**")
.filters(f -> f.filter(new RequestTimeFilter())
.addResponseHeader("X-Response-Default-Foo", "Default-Bar"))
.uri("http://httpbin.org:80/get")
.order(0)
.id("customer_filter_router")
)
.build();
// @formatter:on
}

重启程序,通过curl命令模拟请求:

curl localhost:8081/customer/123

在程序的控制台输出一下的请求信息的日志:

2018-11-16 15:02:20.177  INFO 20488 --- [ctor-http-nio-3] o.s.cloud.gateway.filter.GatewayFilter   : /customer/123: 152ms

自定义过滤器工厂

在上面的自定义过滤器中,有没有办法自定义过滤器工厂类呢?
这样就可以在配置文件中配置过滤器了。

现在需要实现一个过滤器工厂,在打印时间的时候,可以设置参数来决定是否打印请参数。查看GatewayFilterFactory的源码,可以发现GatewayFilterfactory的层级如下:


过滤器工厂的顶级接口是GatewayFilterFactory,我们可以直接继承它的两个抽象类
来简化开发AbstractGatewayFilterFactory和AbstractNameValueGatewayFilterFactory,

这两个抽象类的区别就是前者接收一个参数(像StripPrefix和我们创建的这种),后者接收两个参数(像AddResponseHeader)。

现在需要将请求的日志打印出来,需要使用一个参数,这时可以参照RedirectToGatewayFilterFactory的写法。

public class RequestTimeGatewayFilterFactory extends AbstractGatewayFilterFactory<RequestTimeGatewayFilterFactory.Config>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g log = LogFactory.getLog(GatewayFilter.class);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REQUEST_TIME_BEGIN = "requestTimeBegin";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KEY = "withParams";
@Override
public List<String> shortcutFieldOrder() {
return Arrays.asList(KEY);
}

public RequestTimeGatewayFilterFactory() {
super(Config.class);
}

@Override
public GatewayFilter apply(Config config) {
return (exchange, chain) -> {
exchange.getAttributes().put(REQUEST_TIME_BEGIN,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return chain.filter(exchange).then(
Mono.fromRunnable(() -> {
Long startTime = exchange.getAttribute(REQUEST_TIME_BEGIN);
if (startTime != null) {
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exchange.getRequest().getURI().getRawPath())
.append(": ")
.append(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startTime)
.append("ms");
if (config.isWithParams()) {
sb.append(" params:").append(exchange.getRequest().getQueryParams());
}
log.info(sb.toString());
}
})
);
};
}

public static class Config {

private boolean withParams;

public boolean isWithParams() {
return withParams;
}

public void setWithParams(boolean withParams) {
this.withParams = withParams;
}

}
}

在上面的代码中 apply(Config config)方法内创建了一个GatewayFilter的匿名类,具体的实现逻辑跟之前一样,只不过加了是否打印请求参数的逻辑,而这个逻辑的开关是config.isWithParams()。静态内部类类Config就是为了接收那个boolean类型的参数服务的,里边的变量名可以随意写,但是要重写List shortcutFieldOrder()这个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类的构造器中一定要调用下父类的构造器把Config类型传过去,否则会报ClassCastException

最后,需要在工程的启动文件Application类中,向Srping Ioc容器注册RequestTimeGatewayFilterFactory类的Bean。

@Bean
public RequestTimeGatewayFilterFactory elapsedGatewayFilterFactory() {
return new RequestTimeGatewayFilterFactory();
}

然后可以在配置文件中配置如下

spring:
profiles:
active: elapse_route

---
spring:
cloud:
gateway:
routes:
- id: elapse_route
uri: http://httpbin.org:80/get
filters:
- RequestTime=false
predicates:
- After=2017-01-20T17:42:47.789-07:00[America/Denver]
profiles: elapse_route

启动工程,在浏览器上访问localhost:8081?name=forezp,可以在控制台上看到,日志输出了请求消耗的时间和请求参数。

global filter

Spring Cloud Gateway根据作用范围划分为GatewayFilter和GlobalFilter,二者区别如下:

GatewayFilter : 需要通过spring.cloud.routes.filters 配置在具体路由下,只作用在当前路由上或通过spring.cloud.default-filters配置在全局,作用在所有路由上

GlobalFilter : 全局过滤器,不需要在配置文件中配置,作用在所有的路由上,最终通过GatewayFilterAdapter包装成GatewayFilterChain可识别的过滤器,它为请求业务以及路由的URI转换为真实业务服务的请求地址的核心过滤器,不需要配置,系统初始化时加载,并作用在每个路由上。

Spring Cloud Gateway框架内置的GlobalFilter如下:

上图中每一个GlobalFilter都作用在每一个router上,能够满足大多数的需求。但是如果遇到业务上的定制,可能需要编写满足自己需求的GlobalFilter。在下面的案例中将讲述如何编写自己GlobalFilter,该GlobalFilter会校验请求中是否包含了请求参数“token”,如何不包含请求参数“token”则不转发路由,否则执行正常的逻辑。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TokenFilter implements GlobalFilter, Ordered {

Logger logger=LoggerFactory.getLogger( TokenFilter.class );
@Override
public Mono<Void> filter(ServerWebExchange exchange, GatewayFilterChain chain) {
String token = exchange.getRequest().getQueryParams().getFirst("token");
if (token == null || token.isEmpty()) {
logger.info( "token is empty..." );
exchange.getResponse().setStatusCode(HttpStatus.UNAUTHORIZED);
return exchange.getResponse().setComplete();
}
return chain.filter(exchange);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Order() {
return -100;
}
}

在上面的TokenFilter需要实现GlobalFilter和Ordered接口,这和实现GatewayFilter很类似。然后根据ServerWebExchange获取ServerHttpRequest,然后根据ServerHttpRequest中是否含有参数token,如果没有则完成请求,终止转发,否则执行正常的逻辑。

然后需要将TokenFilter在工程的启动类中注入到Spring Ioc容器中,代码如下:

@Bean
public TokenFilter tokenFilter(){
return new TokenFilter();
}

启动工程,使用curl命令请求:

 curl localhost:8081/customer/123

可以看到请没有被转发,请求被终止,并在控制台打印了如下日志:

2018-11-16 15:30:13.543  INFO 19372 --- [ctor-http-nio-2] gateway.TokenFilter                      : token is empty...

上面的日志显示了请求进入了没有传“token”的逻辑。

小结:
本篇文章https://blog.csdn.net/forezp/article/details/85057268
讲述了Spring Cloud Gateway中的过滤器,包括GatewayFilter和GlobalFilter。从官方文档的内置过滤器讲起,然后讲解自定义GatewayFilter、GatewayFilterFactory以及自定义的GlobalFilter。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