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数据结构算法

考研数据结构---线性表---顺序表

2019-07-04 12:09 363 查看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a1137608040/article/details/94599986

线性表的逻辑结构

定义:线性表示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n(n>=0)个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

除了第一个元素外,每个元素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前驱,出最后一个元素外,每个元素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后继

物理结构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使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比如C语言里面的数组依次存储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顺序存储的线性表也叫顺序表

顺序表需要的三个部分

  1. 存储空间的起始位置
  2. 顺序表最大存储容量
  3. 顺序表当前的长度

顺序表的数据结构

1.静态建表

typedef int Elementype;
typedef struct {
Elementype data[MaxSize];		//存储的元素
int length;					   //当前的长度
}SqList;				//用于类型的定义    相当于int 可以用Elementype什么的

2.顺序表的插入

//整体返回的是bool类型,第一个参数是Sqlist类型定义的地址,第二个参数是要插入的位置,第三个是插入的元素
bool ListInsert(SqList &l, int i, Elementype e)
{
if (i<1 || i>l.length + 1)	//判断i的范围小于1和大于顺序表当前长跳出
return false;
if (l.length >= MaxSize)		//保证顺序表的长度小于申请的长度
return false;
for (int j = l.length; j >= i; j--)		//将第i个元素及以后的元素后移
{
l.data[j] = l.data[j - 1];
}
l.data[i - 1] = e;				//在位置i处放入元素e
l.length++;					//线性表的长度加1
return true;
}

顺序表的删除

//第一个参数是SqList的地址相当于把顺序表的表头传入,第二个参数是删除第i的元素,第三个参数是删除的元素
bool ListDelete(SqList &l, int i, Elementype &e)
{
if (i<1 || i>l.length)
return false;
e = l.data[i - 1];				//将被删除的元素赋值给e
for (int j = i; j < l.length; j++)			//将第i个位置之后的元素前移
{
l.data[j - 1] = l.data[j];
}
l.length--;				//将顺序表的长度减1
return true;
}
  1. 顺序表的优点:
    存储密度大,不需要为表中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增加额外存储空间,随机存储,可以快速存取表中任意位置的元素.
  2. 顺序表的缺点:
    插入和删除操作需要移动大量元素,对存储空间要求高,会产生存储空间的“碎片”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