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数据库

数据库中的两级映像/三级模式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与逻辑独立性 数据库语言 数据库管理员

2018-03-06 19:12 706 查看
从系统角度看,数据库系统的内部通常采用三级模式结构



外模式(子模式或用户模式):介于模式和应用之间,是特定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面向具体的应用程序,定义在模式之上,但独立于存储模式和存储设备。通常,外模式是模式的子集。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一个外模式被多个应用所使用,但是一个应用程序只能使用一个外模式。
模式(逻辑模式):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总体逻辑结构描述,是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模式是数据库的中心与关键
内模式(存储模式或物理模式):内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定义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内模式依赖于全局逻辑结构,但它独立于数据库的用户视图(即外模式),也独立于具体的存储设备。
二级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定义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每一个外模式都有一个对应的外模式-模式映像,建立外模式中的数据对象与模式中的数据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外模式-模式映像可以保证外模式的相对稳定性。
                 模式-内模式映像:定义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数据库中的模式-内模式映像是唯一的。模式-内模式可以保证模式,进而保证外模式的相对稳定性。
二级映像保证了数据库外模式的相对稳定性,从而从底层保证了应用程序的稳定性。

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逻辑独立性与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之间的相互独立性。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时,通过修改外模式-模式映像,保持外模式不变,从而使得建立在外模式上的应用程序也可以不变。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之间的相互独立性。当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改变时,通过修改模式-内模式映像,保持模式不变。由于外模式是定义在模式上的,模式不变,则外模式不需要改变,从而使得建立在外模式上的应用程序也可以不变。
数据库语言:数据定义语言(DDL):用于定义数据库模式
                    数据操纵语言:用于表达数据库的查询和更新
                    数据控制语言(DCL):用于定义用户对数据对象的访问权限
数据库管理员(DBA):1.决定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和数据的逻辑结构
                                     2.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进而存取celue
                                     3.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
                                     4.数据库系统的日常维护

                                     5.数据库的重组的重构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